吕浩
- 作品数:66 被引量:273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尺骨鹰嘴截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15例C型肱骨髁间骨折全部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16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骨折及截骨处均全部骨性愈合。根据Mayo法评分为65—100分,平均87.33分,其中优(90—100分)7例,良(75—89分)6例,可(60~74分)2例,优良率为86.67%。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显露充分,平行双钢板内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是目前手术治疗成人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术式。
- 田大胜荆珏华钱军许新忠吕浩游木荣陈磊
-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双钢板骨折内固定术
- 肩袖损伤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困境的质性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导致肩袖损伤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困境的主题因素,为制定合理化的疼痛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2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骨关节外科行关节镜肩袖损伤修复手术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扎根理论进行情境观察,并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对访谈内容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总结,提炼主题。结果肩袖损伤围术期疼痛管理困境的主题因素包括五个方面:手术后的负面情绪、对功能锻炼存在矛盾心理、对止痛药物副作用的担心、对家庭和医护支持的认知不足以及不正确的自我管理现象。结论加强肩袖损伤患者围术期宣教,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消除负面情绪,注重疼痛过程的管理,实施正确的自我管理措施,对围术期疼痛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 刘子琴程文丹吕浩王娟
- 关键词:肩袖损伤骨科护理疼痛管理
- 体位复位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体位复位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28例,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所有患者的骨折椎体均获得愈合,未发现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体位复位联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田大胜荆珏华申才良钱军许新忠吕浩
- 关键词:体位复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胸腰椎疾病28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65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24例,椎体血管瘤(VH)4例。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即刻消失,术后次日即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28例患者均恢复发病前生活方式,无疼痛;影像学检查,病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疾病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 周云荆珏华章洪喜唐迎九田大胜钱军陈磊游木荣吕浩许新忠詹俊锋张积森汤健江曙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腰背痛
- 掌侧锁定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比较采用掌侧锁定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4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16岁。分为2组,即内固定术组(采用掌侧锁定板)和外固定支架术组。回顾分析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板内固定术和采用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外固定支架术(其中11例结合克式针内固定)治疗情况。通过术后不同时期(术后2~3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X射线片测量、关节活动度、握持力量等进行比较;对患者主观功能评估使用上肢、肩、腕伤残(DASH)评分。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8~18个月)。结果放射学评价方面,内固定术组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掌倾角恢复好,桡骨长度丢失情况内固定术组好于外固定支架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内固定术组握力和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恢复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DASH评分,内固定术组为7.9±6.1,外固定支架术组为14.1±5.4。内固定术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外固定支架术组再手术1例,第二掌骨骨折1例,术后钉道感染2例。结论相比较来说,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更好。
- 吕浩荆珏华周云叶曙明詹俊峰
- 关键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外固定支架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6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多数患者可正常自行行走。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优53例,良18例,尚可4例,优良率为94.7%。结论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 陈磊荆珏华周云田大胜吕浩钱军许新忠
- 关键词:股骨骨折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
- 漂浮体位治疗三踝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漂浮体位治疗三踝骨折的优势及对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11月至2013年6月手术治疗的61例三踝骨折患者,其中平卧位手术组(A组)28例,漂浮体位手术组(B组)33例,对两组手术时间、骨...
- 詹俊锋李军周云吕浩荆珏华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 颈椎内固定对相邻节段椎间盘及椎间关节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颈椎间植骨内固定相邻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5具成人尸体颈椎(C2~T1)标本用于试验。固定T1,施加作用力于C2,实验按顺序分为A、B1、C1、D1、B2、C2、D2 7组,测试各组在前屈、后伸两种状态下相邻节段C3~4椎间盘、椎间关节应力。结果各组相邻节段椎间盘、椎间关节应力随固定强度和节段增加而增加,即D2组>C2组>B2组>A组、D2组>D1组、C2组>C1组、B2组>B1组,其中C2、D2两组与A组、C2组与B2组、D2组与C2组、D2组与D1组、C2组与C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间植骨内固定后相邻节段椎间盘、椎间关节应力增加;固定强度及节段越大影响越大。
- 田大胜荆珏华申才良钱军许新忠吕浩
- 关键词:颈椎相邻节段生物力学内固定椎间盘
- 双重建锁定钛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28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双重建锁定钛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肱骨髁间粉碎骨折行后路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重建锁定钛板固定术治疗,按照AO分型,C1型3例,C2型9例,C3型16例 开放骨折5例(Gustilo I型3例,Ⅱ型2例).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截骨处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6周,无骨折块分离移位.肘关节功能评价按照Aitken和 Rorabeek标准,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4例.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2°.结论:双重建锁定钛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具有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的特点.
- 许新忠荆珏华汤健田大胜钱军吕浩张积森
-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
- 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采用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术后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13例钢板治疗的股骨干骨折失败患者病史资料及X射线片,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2.3岁,分析内固定失败的原因。结果术后在3.6~10.0个月出现内固定失败,其中9例术后接骨板断裂,2例螺钉断裂,1例螺钉松动拔出,1例钢板弯曲。内固定技术与理念理解错误8例,钢板对侧缺少骨皮质支撑5例,钢板放置偏前侧3例,术后负重过早4例。结论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失败与内固定技术及理念掌握、钢板放置位置及对侧皮质完整、科学合理的康复指导等有关,其中内固定技术及理念掌握为重点。
- 詹俊锋周云吕浩李军荆珏华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钢板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