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久来

作品数:267 被引量:2,049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8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6篇医药卫生
  • 7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3篇儿童
  • 67篇脑性
  • 65篇脑性瘫
  • 65篇脑性瘫痪
  • 36篇脑瘫
  • 34篇小儿
  • 28篇病毒
  • 25篇人巨细胞病毒
  • 25篇巨细胞
  • 23篇康复
  • 22篇智商
  • 21篇疗效
  • 20篇患儿
  • 19篇细胞
  • 18篇引导式教育
  • 16篇痉挛
  • 16篇基因
  • 15篇干预
  • 10篇独生
  • 10篇独生子

机构

  • 22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2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省立医院
  • 7篇杭州市红十字...
  • 5篇合肥市妇幼保...
  • 4篇安徽省立儿童...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安徽省医学科...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安徽省荣军康...
  • 3篇济南市儿童医...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巢湖职业技术...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佳木斯大学康...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郑州大学第五...
  • 2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267篇唐久来
  • 138篇吴德
  • 55篇杨李
  • 41篇许晓燕
  • 24篇杨世炳
  • 17篇刘维民
  • 16篇卜笑松
  • 16篇唐茂志
  • 14篇胡允文
  • 14篇周翔
  • 13篇段军
  • 13篇余世成
  • 13篇金岚
  • 12篇王明丽
  • 11篇吕复莉
  • 11篇朱静
  • 10篇史百芬
  • 10篇胡勇
  • 9篇李京培
  • 9篇李晓捷

传媒

  • 36篇安徽医学
  • 30篇实用儿科临床...
  • 19篇中华实用儿科...
  • 1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0篇中国优生与遗...
  • 9篇中国康复医学...
  • 8篇国际儿科学杂...
  • 8篇中国优生优育...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第十四届全国...
  • 3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18篇2016
  • 14篇2015
  • 13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23篇2011
  • 20篇2010
  • 11篇2009
  • 22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2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脑性瘫痪鼠模型的对比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现阶段主要围绕宫内窘迫,围生期缺氧缺血,胆红素脑病以及生后感染因素来构建脑性瘫痪模型,脑损伤后遗症不明显,联合损伤构建模式被逐渐认识。目的:采用孕后期宫内感染及缺氧联合序贯缺氧缺血构建脑性瘫痪大鼠模型,对这些模型鼠进行评估,比较存在优势。方法:孕鼠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16d行腹腔脂多糖注射并缺氧2.5h,对照组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隔日1次,直至分娩,所生幼鼠与其母鼠属同一组。实验1组幼鼠生后7d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生后14和28d分别行体质量、爬梯、mNSS评分、旷场实验和病理切片。结果与结论:实验1组动物体质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爬梯掉下来的次数及MN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28d爬行距离最短,各项检测均提示生长发育迟缓,肌力肌张力不稳定,正常反射出现较迟(P<0.05),病理切片提示灰质神经元排列紊乱,白质层变薄,炎性细胞浸润。实验2组幼鼠脑损伤程度较实验1组轻,后遗症状不明显。提示孕后期脂多糖注射及缺氧合并生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可以制备大鼠脑性瘫痪模型并能稳定至生后4周。
贺媛媛栾佐唐久来杨印祥郝庆飞杜庆安卢雅彬宁浩勇
关键词:脑损伤脑性瘫痪行为学
引导式教育加丹参和施普善治疗婴幼儿脑瘫的研究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加活血化淤和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婴幼儿脑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脑瘫66例应用引导式教育治疗,71例应用引导式教育加活血化淤和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并进行一年的随访.结果:单用引导式教育治疗...
唐久来周翔吴建贤杨世炳吴德孟蔚春
关键词:活血化淤婴幼儿引导式教育施普善丹参
城市学龄儿童智商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家庭因素对城市学龄儿童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的影响。[方法]在合肥市某一中学、小学中,采用双盲法,按年龄和性别分层,随机抽取10-14岁180名健康儿童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
刘维民唐久来吴德许晓燕周翔杨世炳
关键词:学龄儿童智商家庭因素
文献传递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生活能力配比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独生于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社会生活能力.并研究影响社会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取样加1:1条件配对法确定样本.用左启华的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合肥市204名独生子女和204名非独生子女进行了社会生...
杨世炳唐久来吴德刘维民许晓燕周翔
关键词:社会生活能力非独生子女
文献传递
孕早期丙戊酸钠暴露对孤独症谱系障碍仔鼠神经免疫系统的影响
朱静唐久来
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研究
我们对合肥市2200名4-14岁儿童做了影响体格发育的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研究结果。证明:遗传因素中,体格发育的遗传度(双生子法)身高是0.705,体重是0.494。亲子代体格发育的相关性身高是0.41,体重是0.31...
唐久来卞修凡郭晓东胡允文余世成唐茂志王忠仁史东辉张翠萍
文献传递
小儿脑性瘫痪影响因素与临床类型的关系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影响因素与临床类型的关系,为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和选择临床治疗措施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入院治疗的394例的脑瘫病例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临床类型构成比不相同,依次为痉挛型294例(74.62%)、肌张力低下型55例(13.96%)、混合型32例(8.12%)、不随意运动型12例(3.05%)、共济失调型1例(0.25%),无强直型脑瘫。年龄段变化与脑瘫临床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痉挛性脑瘫为参照,不随意运动型中黄疸,肌张力低下型中孕期出血、早产儿、产后窒息、剖宫产分娩及孕期不适当用药,混合型中孕期接触有毒物质、羊水多、早产儿、低体质量儿、黄疸等相关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脑瘫影响因素与小儿脑瘫临床分型之间有相关性,研究小儿脑瘫不同临床分型的影响因素对预防小儿脑瘫的发生、临床康复治疗、减轻伤残有重要意义。
张超芮芳唐久来吴德魏巍段军倪坤
关键词:脑性瘫痪儿童影响因素
黄芪注射液治疗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I)感染致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治疗组,每组20只。建立HSV—I感染致病毒性脑炎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率,检测小鼠血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一氧化氮(No)水平,电镜下观察小鼠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电镜下HSV—I感染后小鼠脑细胞胞质水肿明显,核仁固缩,核内结构破坏,多数线粒体呈空泡样改变,脊突破坏,髓鞘严重松解,核仁内可见病毒颗粒;IL-1β、IFN-γ、NO水平及小鼠的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均〈0.01)。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小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死亡率及IL-1β、NO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而IFN-γ继续上升(P均〈0.01)。结论早期应用黄芪注射液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应答,影响IL-1β、IFN-γ和NO等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杨世炳唐久来
关键词:I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黄芪注射液
引导式教育结合Frenkel体操对性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索引导式教育结合 Frenkel 体操对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疗效。方法:脑性瘫痪患儿11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引导式教育结合 Frenkel 体操治疗组,常规组采用我科常规平衡训练方法,治疗组采用引导式教育结合 Fr...
杨李吴德唐久来金岚李晓燕
文献传递
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脑功能及其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探讨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脑功能与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肌电组、脑电组与联合组4个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肌电组、脑电组及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肌电、脑电及脑电+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集患儿脑电波(θ波、β波、θ/β波、α波、SMR波与α/SMR波),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治疗后1年,采用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估患儿精细运动,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FMFM评分和GMFM评分分组效应、时间效应以及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θ波分组、时间与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波、θ/β波值、α波、SMR波分组、时间与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α波/SMR波值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和时间交互效应交互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儿童上肢精细运动功能与下肢粗大运动功能,改善脑功能。
陈晓霞杨李唐久来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肌电生物反馈痉挛型脑瘫儿童脑功能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