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注射
  • 1篇对心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型心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抽吸
  • 1篇药物支架

机构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孙梦涵
  • 2篇张佑生
  • 2篇贾玉卿
  • 2篇周旭晨
  • 2篇尹达
  • 2篇王少鹏
  • 1篇张波
  • 1篇朱皓
  • 1篇王俊杰
  • 1篇崔哈申
  • 1篇黄榕翀
  • 1篇黄蓉翀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PCI治疗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A组,78例)和常规PCI及静脉滴注替罗非班组(B组,10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染色分级、术后24 h ST回落>70%的比率、大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及随访3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减少(21.14%比5.67%,P=0.011),心肌染色分级提高(1.12±0.47比2.03±0.32,P=0.021),术后24 h ST回落幅度>70%的比率增加(85%比94%,P=0.003),围术期大出血发生率减少(9%比4%,P=0.03),30 d随访期间的严重不良心脏事件明显降低。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常规PCI能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环的再灌注,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
尹达朱皓周旭晨黄榕翀张波王少鹏张佑生贾玉卿孙梦涵崔哈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替罗非班
无聚合物涂层紫杉醇药物支架与聚合物涂层雷帕霉素药物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通过对应用YINYI及Firebird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24个月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率的观察,评价垠艺TM微盲孔载药支架在直接PCI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
孙梦涵
关键词:药物支架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姑息性PCI治疗高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0例被引量:2
2011年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是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表现形式,远期预后差.目前其治疗方法主要为介入干预和药物保守治疗,然而如何选择仍然争议较多.高龄是冠心病介入治疗远期死亡率和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高龄冠心病患者PCI围术期风险更高.高龄也是抗凝治疗发生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大多数患者难以耐受长期药物强化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仅对"罪犯病变"进行姑息性PCI,对高龄(年龄〉80岁)急性NSTEM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尹达周旭晨朱翀黄蓉翀王少鹏王俊杰张佑生贾玉卿孙梦涵
关键词:高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