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煜龙
- 作品数:18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食管癌辅助化疗期间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器件发生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1年南京鼓楼医院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并采用辅助化疗的7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7年12月。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辅助化疗期间发生血液系统和非血液系统并发症与短期和长期病死率之间的联系。结果在738例患者中,73例(9.9%)患者因辅助化疗产生并发症需要急诊住院治疗,血液系统并发症可导致术后90d病死率升高(HR=5.63,95%CI:1.26~24.81),在肿瘤分期为0~Ⅱ期的腺癌、无论切缘是否有残留的患者中尤为明显,食管腺癌术后5年疾病相关病死率显著升高(HR=3.21,95%CI:1.05~10.33)。在预计预后较差组(肿瘤分期Ⅲ~Ⅳ期)发生非血液系统并发症术后5年病死率较高(HR=2.34,95%CI:1.17~4.89)。其他亚组患者发生血液系统或非血液系统并发症并不影响5年病死率。结论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发生相关并发症可能对患者近期及远期病死率产生不利影响。
- 史敏科宣煜龙陈保俊曹彬
- 关键词:食管癌辅助化疗并发症
- 低射血分数二尖瓣病变患者62例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术前射血分数严重降低的瓣膜病患者行瓣膜手术存在较大的争议.有研究认为较低的射血分数是不良的预后因素[1].Brown等[2]提出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行二尖瓣置换来治疗这类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Murtuza等[3]用这种方法对患有缺血性及先天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二尖瓣病变的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近年来,左心室重构技术与二尖瓣手术联合被用以治疗伴有严重二尖瓣反流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那么,术后患者心室的重构及症状的改善究竟是源于左心室重构还是单纯二尖瓣手术并不清楚.我们采用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的手术方式治疗二尖瓣病变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宣煜龙潘俊王东进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病变射血分数左心室重构二尖瓣手术二尖瓣置换
-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疗效,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61例行孙氏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3例,女8例;年龄(54±12)岁.统计分析患者手术、术后及随访资料.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229±46) min,主动脉阻断(147±37) min,单侧选择性脑灌(35 ±9) min.术后二次开胸止血5例(8.2%),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4.9%),因肺部感染行气管切开3例(4.9%),脊髓损伤2例(3.3%),胸部切口愈合不良和右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各1例(1.6%).术后30天内死亡5例,死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多器官衰竭、肺部感染和腹主动脉夹层破裂各1例.余患者痊愈出院.患者均随访,术后随访(5.1±0.7)年,术后1年生存率91.8%,5年生存率83.6%.结论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效果确切,术后中、远期生存率高,二次手术率低.
- 潘俊宣煜龙陈小芳王强周庆范阜东王东进
- 关键词:主动脉心脏外科手术随访
- 薄层CT扫描在区分多发性肺癌和肺磨玻璃结节成分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薄层CT扫描区分多发性肺癌和肺磨玻璃结节(GGO)成分,并评估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 254例Ⅰ期肺癌行手术切除患者,其中312例(9.6%)为多发性肺癌,所有患者根据GGO大小、薄层CT上的肿瘤实性成分比值(CTR)分为磨玻璃成分为主(GD)(0≤CTR <0.5)、实性成分为主(SD)(0.5≤CTR <1.0)、纯实性(PS)(CTR=1.0)。根据影像学结果将多发性肺癌患者分为6组:GD+GD组、GD+SD组、GD+PS组、SD+SD组、SD+PS组和PS+PS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比临床Ⅰ期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312例多发性肺癌患者中,251例(80.4%)切除了2个以上肿瘤同时病理诊断为多发性肺部肿瘤。其中GD+GD患者90例(28.8%),GD+SD患者70例(22.4%),GD+PS患者66例(21.2%),SD+SD患者16例(5.1%),SD+PS患者27例(8.7%),PS+PS患者43例(13.8%)。多变量分析显示,PS+PS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整体生存率分别为GD+GD组96.7%,GD+SD组98.6%,GD+PS组84.8%,SD+SD组93.8%,SD+PS组77.8%,PS+PS组41.9%。PS+PS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剩余2 942例Ⅰ期肺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为78.2%,与PS+PS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其他组与剩余患者相比预后类似甚至更好。结论在多发性肺癌患者中,PS+PS组患者生存率更低,这可能促进T分期更新,多发肺癌患者GGO影像学形态及其类型对预后评估极其重要。
- 宣煜龙史敏科
-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预后
- 涤纶片加固成形根部重建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保留主动脉瓣的涤纶片加固成形根部重建的临床效果与中、远期生存率。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98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了保留主动脉瓣的涤纶片加固成形根部重建,对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术前主动脉瓣反流程度为2.3±0.5。体外循环(217.8±43.1)min,主动脉阻断(142.7±37.4)min,住ICU(11.1±5.7)天,住院(14.3±3.2)天。围手术期死亡8例(8.2%),死因均与主动脉瓣无关,二次开胸的比例为3.1%。随访(19.3±7.6)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90.8%,术后3年免于主动脉瓣原因再次手术的概率97.9%,最后一次随访中患者主动脉瓣反流程度0.5±0.3。结论尽管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重建术依然存在一些风险,但是临床效果满意。
- 宣煜龙潘俊周庆薛云星王东进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瓣膜保留主动脉瓣
- 肺癌手术患者出院后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究肺癌术后患者出现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5年在本中心接受肺癌手术患者及出院后出现静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多变量分析患者出院后出现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7154例117例(1.6%)术后发生静脉栓塞,其中51例(43.6%)在出院后发生静脉栓塞。全肺切除术患者出院后静脉栓塞发生率为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3倍(2.03%对0-64%,P<0.01),开放手术较腔镜下手术患者出院后静脉中栓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6%对0.53%.P<0.01),手术时间较长(>75%患者)静脉栓塞发生率也较高。高龄、肥胖、全肺切除术、手术时间较长是术后发生静脉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静脉栓塞主要发生在出院后,且大部分患者未接受正规的预防治疗。对存在静脉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尤其是老年肥胖患者,出院后需进行预防治疗。
- 宣煜龙曹彬陈保俊王涛史敏科周勇
- 关键词:肺癌手术静脉栓塞
- 一种心脏手术用拉钩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脏手术用拉钩,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心脏手术用拉钩,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延伸出的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所述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呈弧形或直线形,所述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沿所述手柄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该心脏...
- 于明港王东进徐灿李庆国周庆潘俊王强曹海龙言翊光崔辉敏陈从涛薛云星刘畅宣煜龙
- 文献传递
- 妊娠期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临床处理策略被引量:1
- 2016年
- 妊娠与非妊娠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预后无明显差异,但术后胎儿生存率较低。孕妇和胎儿出现不良预后主要与体外循环密切相关。对孕妇实施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时,术前使用药物调整患者心功能,围手术期监测胎儿生命体征,良好管理体外循环,争取在心脏手术前娩出胎儿,尽量选择在孕中期的3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均可有效改善孕妇及胎儿预后。
- 宣煜龙潘俊周庆王强王东进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妊娠期胎儿预后围手术期监测药物调整
- 肺叶切除并肺动脉成形治疗巨大肺动静脉瘘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者 男,50岁。断续咯血10年余,气喘1月余。查体:血胝100/70mmHg(1mmHg=0.133kPa),右季肋区可闻及连续性杂音。
- 宣煜龙潘俊曹彬王东进
- 关键词:肺动静脉瘘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连续性咯血
- 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行心脏手术中远期临床效果分析
- 目的:严重的心衰被认为是心脏移植的主要手术适应证,但是随着需要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数量增加及供体器官的短缺,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正在考虑使用传统手术治疗心衰患者,尽管这样做风险可能很高。本次研究中我们希望通过对LVEF≤...
- 宣煜龙王东进潘俊周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