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良伟

作品数:30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8篇肿瘤
  • 8篇晚期
  • 7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7篇化疗
  • 6篇肺癌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免疫
  • 4篇顺铂
  • 4篇疗效
  • 4篇基因
  • 4篇吉西他滨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紫杉
  • 3篇联合化疗

机构

  • 20篇大连市中心医...
  • 15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大连市第三人...
  • 3篇大连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华夏医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尹良伟
  • 11篇马海英
  • 9篇王颖
  • 6篇高文斌
  • 6篇杜晓红
  • 6篇王苏平
  • 5篇李志民
  • 4篇祝艳华
  • 4篇于环
  • 2篇王贺双
  • 2篇王丽双
  • 2篇张利
  • 2篇王怀瑾
  • 2篇刘基巍
  • 1篇郭旭
  • 1篇于克达
  • 1篇于晓旻
  • 1篇刘宇
  • 1篇戚晓军
  • 1篇孙月吉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剂量表阿霉素持续静点化疗的心脏毒性评价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大剂量表阿霉素持续静脉点滴化疗的心脏毒性和安全性。方法  16 4例无心脏疾患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按照病理分期应用常规剂量和方法化疗 (Ⅱ期 ,对照组 )和大剂量表阿霉素持续静点化疗 (Ⅲ期 ,观察组 ) ,连续 6个周期 ,第 2、4、6周期末分别检查心肌酶、心电图、心功能评价和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射血分数。观察组表阿霉素 (EPI -ADM)应用 80mg m2 ,持续 2 4h静脉滴注。结果 化疗第 2周期末 ,心脏毒性反应几乎未发生。第 4周期末开始 ,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并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而增加。化疗停药后患者的心脏毒性逐渐下降 ,心功能恢复。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的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是 ,两组间未见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大剂量表阿霉素持续静脉点滴化疗的心脏毒性与常规使用方法相当 ,安全性较好。
刘克成高文斌赵杨尹良伟
关键词:表阿霉素持续静点毒副反应心脏
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或伊立替康及拓扑替康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比较依托泊苷(Vp-16)、伊立替康(CPT-11)和拓扑替康(TPT)分别联合顺铂(DDP)组成的EP、IP和TP方案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81例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7例,分别接受EP、IP或TP方案化疗>3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EP组患者近期有效率(RR)为66.67%(18/27),IP组为74.07%(20/27),TP组为62.96%(17/27)。EP和I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766;EP和T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IP和T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9。EP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8.89%(24/27),IP组为88.89%(24/27),TP组为85.19%(2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TP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IP组,χ2=5.494,P=0.018;TP组Ⅲ~Ⅳ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EP组,χ2=3.668,P=0.050;IP组Ⅲ~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χ2=4.688,P=0.023。结论:IP和TP方案一线治疗SCLC与EP方案疗效相当,IP方案有相对较高的迟发性腹泻发生,TP方案有较高的血液毒性,这些毒副作用通过对症处理可控制。
尹良伟马海英王颖杜晓红
关键词: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评价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予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口服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评价近期疗效、生存期、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CR1例、PR11例、SD18例、PD12例,有效率为28.57、临床受益率为71.43、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1年生存率为45.23;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者占61.90;药物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皮疹及腹泻。结论:吉非替尼应用于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二线或三线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尹良伟马海英李志民刘基巍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蛇莲胶囊辅助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蛇莲胶囊辅助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肝癌患者进行连续2个周期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化疗采用FAM方案,治疗组(60例)同时口服蛇莲胶囊辅助治疗,对照组(60例)服用肝泰乐,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卡氏评分、临床症状、甲胎蛋白(AFP)、NK细胞、T细胞亚群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卡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缓解率(88.3%)优于对照组(66.7%,P<0.05);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蛇莲胶囊可有效的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高文斌韩金娣杜敏尹良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
BDNF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移植脑损伤大鼠移植细胞存活率和Trkβ、Erk1/2、Ras及Trx的表达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BDNF/NSCs)移植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后,对移植细胞存活数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Feeney法制备TBI模型,于造模后72 h,随机分为两组:BDNF/NSCs移植组及NSCs移植组,将3μL(1×108/m L)BDNF/NSCs或NSCs直接移植于脑损伤区。分别于移植后1、2、3和4周取脑组织,冻存或制备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移植细胞存活数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Erk1/2、Ras蛋白的表达;通过RT-PCR技术检测脑损伤区及周围组织中Trx、Trkβ基因的表达。结果 BDNF/NSCs组和NSCs组细胞存活数随移植时间延长而减少,在移植后的不同时间点,BDNF/NSCs组移植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NSCs组(P<0.05);BDNF/NSCs组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移植细胞的p-Erk1/2、Ras蛋白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NSCs组(P<0.05);与NSCs组比较,BDNF/NSCs组损伤灶及周围脑组织中Trx、Trkβ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 BDNF基因转染NSCs移植大鼠TBI后,能够明显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率,上调Trkβ、p-Erk1/2、Ras及Trx的表达。BDNF与其受体Trkβ结合后,可能通过Ras/Raf/Erk途径激活其下游的Trx基因从而激活细胞的抗氧化作用,进而减少移植细胞的氧化损伤,提高移植细胞在脑组织损伤区的存活率。
尹良伟王禹兹陈涛张舒珊初海鹰孔力马海英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化疗后进展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化疗后进展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化疗后进展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单纯化疗+阿帕替尼治疗,2组均治疗16周。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3.33%、95.24%,均高于对照组的14.29%、80.95%(χ^(2)=4.200,P=0.040;χ^(2)=4.086,P=0.043);治疗16周后,2组患者TNF-α、IL-6、VEGF水平与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蛋白尿、高血压、乏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腹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胃癌化疗后进展患者采取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效果确切,可提升近期治疗效果,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减轻炎性反应,降低患者肿瘤损伤程度,虽然高血压、尿蛋白、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症状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白德伟尹良伟
关键词:胃癌晚期化疗安全性
黏蛋白1基因转染DC对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的免疫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 1,MUC1)基因转染D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培养健康成人DC,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 DNA3.1-MUC1转染DC,ELISA法检测转染后DC分泌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能力,LDH释放法检测基因转染后DC诱导特异性CTL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应用MUC1基因转染DC、空质粒转染DC、及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治疗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观测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转染pc DNA3.1-MUC1的DC分泌IL-12、TNF-α的能力较转染空质粒DC明显增强[IL-12:(202.52±29.61)vs(10.83±1.02)pg/ml;TNF-α:(349.07±79.42)vs(9.26±1.52)pg/ml,均P<0.01];转染pc DNA3.1-MUC1的DC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效靶比为10∶1、5∶1和2.5∶1时的杀伤率分别达到56.2%、38.9%和25.8%,显著高于对照组CTL(均P<0.01)。MUC1基因转染DC对乳腺癌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空质粒转染DC组(P<0.05)。结论:MUC1基因转染DC可以诱导特异性CTL,对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尹良伟马海英张利王贺双刘宇于环祝艳华伍建林
关键词:MUC1基因乳腺癌免疫效应
对2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2例PP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此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本研究中的2例PPL患者均为女性,其年龄分别为68岁、53岁,其发病均呈亚急性,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痛、咳痰带血、胸闷,其血常规、血清LDH、CEA、NSE检查结果均正常,其中有1例患者的CY211指数略高。2例患者进行肺CT检查时分别发现有右肺上叶实变、左肺门结节影伴左肺下叶阻塞性炎症,在进行纤支镜检查时分别发现有右上支气管黏膜内小结节、左下叶支气管开口处肿物致管腔闭塞,其病情分别经皮肺穿刺活检、纤支镜活检病理检查得到确诊。结论:PPL是原发于肺内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结外淋巴瘤的一种罕见类型,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肺CT表现呈多样性,易被误诊,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证据。目前,PPL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一般认为局限性低度恶性的PPL应首选外科手术切除疗法,高度恶性PPL应首选以化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此病患者的预后主要与其病情的病理类型有关。
祝艳华于晓旻尹良伟王苏平杜华昆王颖于环
关键词:原发性肺淋巴瘤
低剂量吉西他滨每周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吉西他滨每周疗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4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常规治疗(常规组)采用吉西他滨1200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给药;低剂量每周疗法(试验组)采用吉西他滨600mg/m2,静脉滴注,第1、8、15、22天给药。2组均28d为1个疗程,连续至少2个疗程。第2疗程末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化疗有效率常规组23.8%(10/42),试验组28.6%(12/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多数为Ⅰ~Ⅱ级轻度反应,血WBC计数下降、Hb含量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功损害(ALT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下降、肾功能损害(BUN升高)、皮肤反应以及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吉西他滨每周疗法是治疗NSCLC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连镇高文斌徐波尹良伟
关键词:吉西他滨低剂量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入组的42例患者均为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
尹良伟
关键词:吉非替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小细胞肺癌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