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颖

作品数:16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重点医学人才基金南通市指令性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脊髓
  • 4篇腰椎
  • 4篇内固定
  • 4篇颈椎
  • 4篇脊髓损伤
  • 3篇嗅鞘细胞
  • 3篇融合术
  • 3篇生物相容
  • 3篇生物相容性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细胞
  • 2篇腰椎退变
  • 2篇腰椎退变性
  • 2篇腰椎退变性疾...
  • 2篇手术
  • 2篇枢椎
  • 2篇疼痛
  • 2篇退变
  • 2篇退变性

机构

  • 16篇南通大学第二...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6篇崔志明
  • 16篇崔颖
  • 15篇徐冠华
  • 14篇孙郁雨
  • 13篇王玲玲
  • 11篇李卫东
  • 11篇保国锋
  • 9篇朱乐银
  • 7篇储惊蛰
  • 4篇周许辉
  • 3篇贾连顺
  • 2篇黄镇
  • 1篇保国峰
  • 1篇崔道然
  • 1篇孙敏
  • 1篇朱志康
  • 1篇张金波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8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360°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2010年
[目的]探讨颈椎一期前-后-前入路360°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11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首先采用仰卧位,经颈椎前路摘除脱位椎间的椎间盘和其他致压物;然后变换体位为俯卧位,经后路手术切开撬拨复位,采用侧块螺钉固定脱位椎节并植骨融合;最后将患者重新置仰卧位,经颈椎前路彻底清除残留的椎间盘和上下终板,常规髂骨块植骨及自锁钛板内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8~32个月,平均17.6个月。颈椎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落,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无1例出现神经损伤加重,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0.8级。[结论]颈椎一期360°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以完全恢复颈椎序列,解除颈髓压迫,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不易造成脊髓损伤加重,可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崔志明徐冠华贾连顺周许辉李卫东保国锋孙郁雨王玲玲朱乐银崔颖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内固定
老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0岁以上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3例患者,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为跌倒和低处坠落,占47.6%,是老年颈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引起老年人颈脊髓损伤的暴力相对较轻,脊髓损伤相对较重,完全性脊髓损伤11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52例。损伤类型中颈椎过伸性损伤和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31例,占全部颈脊髓损伤的49.2%,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59.6%。11例患者在受伤后3个月内死亡,9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仅10例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跌倒和低处坠落伤是老年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多为颈椎过伸性损伤和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预后相对较差,早期手术结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朱乐银崔志明徐冠华贾连顺周许辉崔颖孙郁雨储惊蛰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老年
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发设计一种用于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的融合器及植入的配套工具。方法根据国人腰椎关节突关节的解剖学测量和影像学资料的分析,设计一种用于关节突关节融合的融合器,该融合器由同种骨植入材料制成,其构造由一圆柱体中心嵌入一椭圆体。植入该融合器需要配套工具,包括定位器、工作通道、钻头和植入器。结果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结构简单,与关节面接触面积大,植入后不易移位。配套工具既可以满足开放手术需求,也可以满足微创经皮手术的要求,可以将融合器植入关节突关节面合适的位置,手术器械操作简单,植入精度高。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及其配套工具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医疗器械。
崔志明张金波保国锋崔道然李卫东徐冠华孙郁雨王玲玲朱乐银崔颖
关键词: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器器械
后路椎间融合联合椎间盘电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两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及PLIF联合腰椎间盘电热凝纤维环成形术(IDETA)治疗两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两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采用PLIF治疗两节段中较重的节段,根据另一节段是否行IDETA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采用JOA及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8.2个月。术前JOA和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和VAS评分术后不同阶段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联合IDETA治疗两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崔志明李卫东徐冠华崔颖保国锋孙郁雨朱乐银王玲玲储惊蛰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脊柱融合术椎弓根内固定
儿童枢椎泪滴样骨折一例
2010年
患儿,男,12岁,课间休息时被同学从身后环勒住颈部后立感颈部疼痛,不能活动,6d后症状无缓解,并出现吞咽困难,至我院就诊,查体示枕颈部压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四肢肌张力、肌力及深浅感觉均正常,查颈椎X线片示“颈2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可能。颈2不稳”(图1),MRI示“颈2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可能大,颈2椎体轻度滑脱,颈椎前方软组织明显增厚,T2加权信号增高”(图2)。诊断为“枢椎泪滴样骨折”收住入院,予Glisson带牵引2周,
徐冠华崔志明李卫东保国锋孙郁雨王玲玲朱乐银崔颖
关键词:撕脱骨折泪滴枢椎儿童颈部疼痛颈部活动
多肽自组装纳米纤维凝胶与大鼠嗅鞘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研究自组装纳米纤维凝胶材料异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IKVAV)多肽与大鼠嗅鞘细胞(OECs)的生物相容性。将培养纯化的大鼠OECs种植于自组装制成IKVAV多肽纳米纤维凝胶表面(二维培养)和纤维凝胶内部(三维培养),倒置显微镜和免疫荧光镜下观察OECs的黏附、增殖情况,并采用MTT法和S-100阳性细胞计数、胞体面积、细胞周长的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检测支架对细胞的毒性来评价细胞的活力。OECs接种到IKVAV凝胶后,大多数OECs能在凝胶中生长良好,MTT检测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OECs的数目、周长与面积与多聚赖氨酸(PLL)组无显著性差异。证实自组装IKVAV多肽纳米纤维凝胶与大鼠OECs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朱乐银崔志明徐冠华朱志康黄镇保国峰孙郁雨王玲玲崔颖
关键词:嗅鞘细胞纳米纤维生物相容性
后路椎间盘镜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2010年
崔志明李卫东保国锋徐冠华孙郁雨朱乐银王玲玲崔颖
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微创手术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评估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微创手术系统局部"开窗"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2月~2009年6月本院52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26例接受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微创手术系统辅助下椎管减压术,26例接受开放椎管减压术。结果微创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10min和35~120min,平均76min和80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230mL和80~320mL,平均110mL和150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随访7.2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微创组优良率为92.3%,开放组优良率为9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微创手术系统辅助下局部"开窗"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可以获得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组织损伤轻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李卫东崔志明徐冠华保国锋孙郁雨王玲玲朱乐银崔颖储惊蛰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
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下单侧椎弓根钉置入与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被引量:7
2011年
背景: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能够恢复椎间隙高度、维持腰椎生理前凸、提供腰椎的即刻稳定性及取得较高的椎间骨性融合率。目的:验证运用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通道微创系统行单侧椎弓根钉置入并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适应证及有效性。方法:在3.0cm的微创切口内放置MAST QUADRANT可扩张管,应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2例。结果与结论:患者置入内固过程中未发生硬膜囊撕裂、神经根和大血管等副损伤。随访3个月以上。置入3个月后JOA评分明显高于置入前(P<0.01),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置入前(P<0.01)。X射线片显示椎间隙骨密度均逐渐增加,未发现椎间融合器移位、假关节、内固定松脱或折断等并发症,亦无炎症、过敏等不良反应。
孙郁雨崔志明保国锋李卫东徐冠华王玲玲崔颖储惊蛰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椎弓根内固定腰椎腰椎退变性疾病
复合支架材料在脊髓组织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在作为种子细胞载体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合成与制备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互补特性的支架材料组合成的复合材料支架,能够改善单一材料的不足,并保留原材料的特点。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1998年以来采用复合支架移植修复损伤脊髓的研究,寻求适合脊髓组织工程的新型复合材料及其适用标准。方法:分别以"支架、脊髓损伤","scaffold、spinal cord injury"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VIP)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1998-01/2009-12有关文章。纳入有关脊髓组织工程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目的无关和内容重复者。保留32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理想的复合生物材料支架除了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高孔隙率及机械强度外,还要具有合适的刚度、渗透性、膨胀性、降解速率以及轴突引导作用。现有的单一材料支架很难同时具备这些性能,因此对不同材料的复合搭配是解决此难题的可行方法。不论用哪些材料,所制成的复合支架都要具有生物相容性,这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影响神经轴突再生的能力和结构;对不同大小分子的渗透性是评估营养物质进入支架和代谢废物排出的关键性能;要清楚支架在脊髓水环境中的膨胀程度,使其保持在合适的位置而不压迫再生的神经。目前还在寻找这样一种完全合适的支架来治疗脊髓损伤。
崔颖崔志明
关键词:复合材料脊髓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