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病理
  • 4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
  • 3篇临床及病理
  • 3篇恶性
  • 3篇病理分析
  • 2篇肉瘤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1篇低度
  • 1篇低度恶性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多形性低度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周上皮样
  • 1篇血管周上皮样...
  • 1篇异位胃黏膜

机构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常筱颖
  • 6篇杨向红
  • 5篇李丹
  • 3篇高霭峰
  • 1篇徐灿
  • 1篇田保玲
  • 1篇李洪秋
  • 1篇王晓斌
  • 1篇戴朝六
  • 1篇赵阳
  • 1篇黄瑛
  • 1篇李心元
  • 1篇苏洋
  • 1篇杨威
  • 1篇刘卓刚
  • 1篇王恩波
  • 1篇赵群
  • 1篇齐亚飞
  • 1篇陈云云
  • 1篇李红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针穿刺涂片分类法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被引量:1
2018年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女性常见癌症的第6位。
陈云云齐亚飞常筱颖黄瑛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活组织检查针吸
Castleman病26例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 增加对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预后的了解,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经病理诊断的26例CD患者的临床特征、病例特点、治疗方案、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6,年龄6~77岁。临床分类局灶型CD(LCD)20例(76.9 %),多中心型CD(MCD)6例(23.1 %),2例存在反应性浆细胞增多,1例出现自身免疫紊乱,1例出现弥漫性肺间质改变。病理分类:透明血管型(HV)型24例(92.3 %),浆细胞型(PC)型2例(7.7 %)。手术完全切除19例(73 %)均为LCD,部分切除3例(11.5 %),化疗4例(15.4 %),方案采用COP、CHOP及ECHOP。随访至2008年10月,26例均生存,平均生存期已达到5年。结论 CD为临床少见疾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无年龄差别。多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首发,淋巴结肿大单发多见,多发者多同时伴有全身症状。病理为诊断金标准。HV型较PC型多见。PC型可同时伴有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并可合并自身免疫紊乱。LCD型经手术治疗后多可痊愈。MCD型可应用化疗,以COP为主的化疗多可使淋巴结明显减小,但对浆细胞增多等改变不明显。
王慧涵杨威常筱颖王晓斌刘卓刚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点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特点,探讨基底细胞/肌上皮标记物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84例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的乳腺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分为5组:A组(ER+/C-erbB-2-),B组(ER+/C-erbB-2+),C组(ER-/C-erbB-2+),D组[ER-/C-erbB-2-且表达至少一种基底细胞和(或)肌上皮标记物],E组(ER-/C-erbB-2-且不表达基底细胞和肌上皮标记物)。对比观察D组与其它4组形态学差异,同时观察A、B、C3组基底细胞标记阳性与阴性病例间形态上的差异。结果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学表现:癌细胞弥漫分布,可被纤维分隔,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中央常见大片瘢痕状无细胞区。细胞异型性明显,胞核大且多呈空泡样,有大核仁。结论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学表现异型性明显。
常筱颖李丹杨向红
关键词:乳腺癌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免疫组化方法
小儿异位胃黏膜致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处理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儿异位胃黏膜(EGM)导致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存在EGM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EGM患儿共55例,男44例,女儿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4.5岁。EGM患儿最后诊断梅克尔憩室40例,肠重复畸形儿例,回肠异位胃黏膜症4例。ECT扫描诊断对伴有中等出血的EGM检出尤为优越。EGM伴少量出血和中等出血患儿行单孔腹腔镜探查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常规开腹探查(P〈0.05),而大量出血者,两种术式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SJLEGM致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多样,出血量不一;腹腔镜探查是少量出血和中等量出血首选的治疗方式。
李洪秋李红常筱颖王恩波李心元赵群
关键词:异位胃黏膜消化道出血肠套叠
肝间叶性错构瘤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肝间叶性错构瘤(mesenchymal hamartoma of liver,MHL)为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常为2周岁以内,偶尔可发生于成人。由于此病罕见,容易误诊,现结合我院2004~2010年收治的6例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等。
李丹杨向红常筱颖
关键词:肝间叶性错构瘤病理分析肝脏良性肿瘤LIVER发病年龄
女性生殖道髓系肉瘤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结合文献对2例罕见生殖道髓系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认为该肿瘤仅凭形态学易误诊为淋巴瘤、小细胞癌、PNET等。细胞分化程度不等,幼稚嗜酸性粒细胞的出现是诊断线索,免疫组化是正确诊断的主要依据。
李丹杨向红常筱颖
关键词:髓系肉瘤粒细胞肉瘤生殖道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对4例PEComa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胞浆透明或嗜酸的瘤细胞为梭形、上皮样,呈巢状、腺泡状排列,其间见丰富的薄壁血管。HMB45 SMA均阳性表达。结论:子宫PEComa是一种较少见的间叶性肿瘤,易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特征性的联合表达HMB45 SMA。子宫PEComa目前尚无确切的恶性诊断标准,属于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
李丹常筱颖杨向红高霭峰
关键词: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子宫平滑肌瘤
混合型肝癌伴肉瘤样变1例报告被引量:5
2019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因“持续性右上腹痛10d”于2015年12月21日入本院治疗。既往乙型肝炎病史10年,未行抗病毒治疗。体格检查:中上腹明显压痛以及肝区扣击痛。生化检查:AFP 2804.00ng/ml,AFP异质体L3 325.80ng/ml,CEA3.85ng/ml,CA19-9<0.6U/ml;HBsAg阳性,HBV DNA 6.55×10^3IU/ml。超声示:肝右后叶实性肿物,中高回声伴散在液性区,CDFI可检出血流信号。肝CT+增强扫描示:肝右后叶混杂稍低密度占位,边界不清,增强扫描见不均匀强化,考虑恶性(图1)。肝MRI示:右后叶混杂型信号影,以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内可见斑片状短T1稍长T2信号,考虑肝癌伴出血(图2)。行肝切除术(肝右后叶及右侧尾状叶切除),保证切缘>1cm,0.6g氟尿嘧啶植入剂放置于肝断面。
曾勇超戴朝六赵阳常筱颖苏洋
关键词:肝肿瘤肉瘤病例报告
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科2003年1月至2011年5月间病理诊断为睾丸精原细胞瘤68例,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3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经复查,确认66例为睾丸精原细胞瘤,5例为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这5例患者年龄平均53岁,均为临床I期,无隐睾史,不伴其他生殖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示CK、波形蛋白、OCT3/4、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等均阴性,PAS糖原染色亦阴性;1例示CDll7散在阳性,其余4例CDll7阴性。术后】1个月至6年无1例复发或转移。66例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平均年龄37岁,约12%伴隐睾,约11%是临床Ⅱ期。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PLAP和OCT3/4全部阳性,69.6%(32/46)CDll7阳性。随访时间1至9年,随访的28例I期患者中,有2例复发,1例死亡,Ⅱ期3例患者中1例死亡。结论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不同于精原细胞瘤,是一少见的、独特的有低转移潜能的临床病理类型,由于它很少发生转移或肉瘤样分化,并具有良好的预后,在睾丸切除术后,可不需进一步处理,为避免过度治疗,正确的组织学诊断非常重要。
田保玲高霭峰徐灿常筱颖杨向红徐振群苏庆华
关键词: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
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54、56岁,发生部位2例在腭部,1例在腮腺下极。术前被误诊为多形性腺癌及腺样囊性癌。组织学检查:细胞较一致,呈小叶状、乳头状、筛状、小管状排列、具有多样性,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GFAP阴性表达,CK、vimentin、S-100、CEA呈阳性表达。结论涎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发病率低,为低度恶性肿瘤,应注意与其它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
李丹常筱颖杨向红高霭峰
关键词:涎腺肿瘤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