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敏 作品数:93 被引量:37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疗效观察 2000年 我们于1998年5月~1999年12月间采用伊曲 康唑治疗念珠性阴道炎65例,并以益康唑栓阴道内放置做对照,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门诊,患者以外阴瘙痒或白色豆渣样白带增多就诊。检查:所有病例白带增多,呈乳白色豆渣样或凝胶样,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上附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色糜烂面,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大量假菌丝及孢子。患者无肝病及糖尿病史,无妊娠。 张春敏 王荣梅关键词:念珠菌阴道炎 药物治疗 伊曲康唑 抗真菌药 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与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性研究 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疼痛综合征,一旦形成,病人将长期遭受疼痛的折磨,苦不堪言,严重时甚至有自杀倾向。目前,老年是惟一公认的PHN的危险因素,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PHN的发病率必然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 张冬云 张丽 张春敏 魏国 张春红 史永俭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神经电生理学 药物治疗 尖锐湿疣患者IFN-γ及IL-4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IFN-γ、IL-4细胞因子水平在尖锐湿疣(C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了C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FN-γ、IL-4的mRNA表达。结果:CA患者IFN-γmRNA及IL-4mRNA均有所表达,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短病程组IFN-γ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健康对照及长病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长病程组IL-4mRNA表达增加,与健康对照及短病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长病程组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下降,Th2型细胞因子呈优势表达。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可能是CA长期不愈的机制之一。 张春敏 魏国 史永俭 冯进波关键词:IL-4 IFN-Γ 病程 细胞因子水平 MRNA表达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的病因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2003年 张春敏 庞力 侯建新关键词:尖锐湿疣 假性湿疣 病因 组织病理学 病原体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简称Treg细胞)与Th17细胞在寻常型银屑病(PV)中的表达。方法:3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FOXP3^+Treg细胞及Th17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PV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和FOXP3^+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3.68±1.22)%和(0.53±0.19)%,低于正常对照组的(6.63±1.00)%和(0.76±0.14)%(P<0.05)。Th17细胞比例为(2.20±0.78)%,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65±0.22)%(P<0.05)。PV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表达与FOXP3^+Treg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3,P<0.05),而Treg细胞的表达与Th17细胞的表达呈负相关(r=-0.522,P<0.05);Treg细胞和Th17细胞二者与PASI评分无相关性,与病程亦无相关性。结论:Treg细胞表达的减少及Th17细胞应答的增强,可能是导致PV免疫失衡的重要原因。 张玉丽 王逸飞 张春敏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FOXP3 PASI评分 流式细胞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异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7例特异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西药组单纯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天1次。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合并加味当归饮加减治疗,疗程4周。并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10、12(IL-4、IL-10、IL-12)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愈显率56%(14/25例),西药组为22.7%(5/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L-4、10水平升高,IL-12水平降低(均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3种细胞因子水平恢复正常,西药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史永俭 张春敏 马冬梅 刘瑛 张冬云 张春红 魏国 孟丽亚关键词:特应性皮炎 细胞因子 中西医结合 祛银汤治疗血热证银屑病临床观察及其对外周血OPN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祛银汤治疗血热证型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清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共入选24例血热证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观察其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OPN和VEGF的表达。结果祛银汤治疗8周后有效率为79.17%;治疗后PASI评分和各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OPN和VEGF表达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OPN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4,P<0.05)。结论血热证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OPN和VEGF异常表达,祛银汤可纠正外周血中异常的OPN和VEGF表达水平。 张春红 杜锡贤 张春敏关键词:银屑病 血热证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1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01年 王频 史永俭 张春敏关键词:化妆品 接触性皮炎 获得性丛状血管瘤1例 2019年 1病历摘要患者女,62岁。因左侧腋下及背部出现红色丘疹、斑片伴针刺感2年,于2017年6月20日至我科就诊。患者2年前左侧腋下及背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皮损逐渐扩大,其上及周围出现簇集分布的粟粒大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常伴针刺样疼痛,遂就诊于我科。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可,精神、睡眠及食欲均正常。 刘琳 魏国 刘瑛 张春敏关键词:血管瘤 丛状 获得性 骨膜增生厚皮症1例 2010年 骨膜增生厚皮症(pachydermoperiostosi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现将本科诊断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手足指趾皮肤增粗肥厚6年、面部及头皮皮肤增厚起褶1年于2008年4月就诊。患者6年前发现手足指趾较同龄人粗大,但无全身反应,病情进展缓慢。近1年来,面部皮肤明显增厚,额部及颊部出现横行粗大皱纹,上眼睑增厚下垂,睁眼困难,手足指趾粗大明显,四肢肿胀并疼痛无力,活动受限,掌趾皮肤增厚多汗, 张春敏 魏国 宋惠玲 马冬梅 张冬云关键词:骨膜增生厚皮症 皮肤增厚 面部皮肤 全身反应 指趾 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