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水金

作品数:139 被引量:553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8篇水稻
  • 76篇杂交
  • 58篇杂交水稻
  • 33篇高产
  • 31篇选育
  • 25篇制种
  • 21篇栽培
  • 20篇栽培技术
  • 19篇杂交稻
  • 16篇不育
  • 16篇不育系
  • 15篇育种
  • 15篇制种技术
  • 14篇宜优673
  • 14篇高产栽培
  • 14篇高产栽培技术
  • 11篇杂交水稻新组...
  • 11篇水稻新组合
  • 10篇高产制种
  • 10篇高产制种技术

机构

  • 138篇福建省农业科...
  • 25篇福州国家水稻...
  • 3篇建宁县农业局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三明市烟草公...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福建省种子总...
  • 1篇长汀县汀洲医...
  • 1篇邵武市水稻原...

作者

  • 139篇张水金
  • 90篇涂诗航
  • 89篇黄庭旭
  • 78篇董瑞霞
  • 72篇杨东
  • 71篇游晴如
  • 70篇郑家团
  • 49篇周鹏
  • 30篇王洪飞
  • 27篇郑轶
  • 25篇王乌齐
  • 24篇谢华安
  • 24篇王志赋
  • 19篇马宏敏
  • 19篇董练飞
  • 17篇谢鸿光
  • 11篇肖承和
  • 8篇朱永生
  • 7篇张建福
  • 7篇黄俊明

传媒

  • 41篇福建稻麦科技
  • 20篇福建农业学报
  • 14篇杂交水稻
  • 6篇福建农业科技
  • 6篇现代农业科技
  • 4篇江西农业学报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稻米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福建经济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2010农业...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3篇2012
  • 10篇2011
  • 14篇2010
  • 7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923选育与应用
王乌齐谢华安黄庭旭张海峰郑家团杨东张水金马宏敏
特优923是以龙特甫A与自选恢复系福恢92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晚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穗大粒多、生育期适宜、株叶型较理想、中抗稻瘟病、耐寒性中强、较抗倒伏、适应性强等特性,适合在平原、丘陵、山区作中晚稻种植,也可在...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水稻特优923选育
抗病、育性稳定的淡叶色水稻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育性稳定的淡叶色水稻两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1)温汤去雄法杂交;(2)初筛获得淡叶色水稻单株;(3)品种筛选。该发明克服了现有两系不育系具有育性不稳定、抗稻瘟病性不佳的缺点,依...
周鹏涂诗航董瑞霞王洪飞陈春霞张水金游晴如郑家团黄庭旭郑菲艳
文献传递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天优673’的选育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引起植物遗传性的变异,快速地选育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开展了航天育种新方法研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673’,它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等特点。并用恢复系‘福恢673’与不育系‘天丰A’配组育成了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673’,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在福建省2年区试中,平均产量7.0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5.3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5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9%,福建省区试稻瘟病室内鉴定2年均表现抗(R),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成功育成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
杨东王志赋李传国涂诗航黄达彪梁世胡董瑞霞张水金黄庭旭谢华安
关键词:杂交稻航天育种
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633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介绍了Ⅱ优633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3a制种实践,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应抓好几个环节:选好基地、确定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科学赶粉、去杂保纯、适时收割等。
董练飞游晴如杨东张水金涂诗航周鹏黄俊明董瑞霞王志赋
关键词:杂交水稻亲本特征特性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谢华安王乌齐陈炳焕黄庭旭肖承和杨惠杰郑家团杨东张水金马宏敏
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1996年用明恢86干种子通过卫星搭载后,经不同生态地点的种植,穿梭选择,定向培育,选育而成的恢复系;Ⅱ优航1号是用Ⅱ-32A与恢复系航1号选配成的中晚稻杂优新组合,株高100~110cm,...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水稻II优航1号选育
宜优673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6
2006年
张水金黄庭旭游晴如杨东涂诗航马宏敏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杂交晚稻三系不育系强恢复系
便携式水稻脱粒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水稻脱粒机,包括卧式放置的筒形机壳、安装在机壳内腔的脱粒装置以及固设在机壳外部用于驱动脱粒装置运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机壳包括横截面呈弧形的下筒壁和罩设于下筒壁上开口上且能活动启闭下筒壁上开口的上筒壁...
周鹏董练飞陈春霞涂诗航郑菲艳王洪飞董瑞霞张水金郑家团
文献传递
籼型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恒达A的选育被引量:4
2014年
恒达A是以D62B为母本、IR58025B为父本的杂交后代F2选株与龙特甫B进行复交选育的保持系再与珍汕97A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25)。该不育系不育性彻底,异交率高,穗大粒多,分蘖力强,配合力好。本文介绍了不育系恒达A的选育过程、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配制杂交水稻新品种的表现。
游晴如杨东董瑞霞黄庭旭郑家团王乌齐涂诗航张水金周鹏王洪飞王志赋谢华安
关键词: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
含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被引量:24
2009年
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携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亲本材料CBB23进行回交转育和农艺性状改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检测目的基因,快速获得了12份具有Xa23基因的恢复系稳定材料。采用白叶枯病菌株的专化强毒菌系P6对该12份材料进行室内接种鉴定,筛选出1份高抗白叶枯病的抗性新恢复系材料。应用3个不同的不育系对该恢复系进行测交,结果表明该恢复系具有良好的恢复性及产量潜力。
郑家团涂诗航张建福郑轶赵开军张水金谢华安
关键词: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恢复系
早籼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聚两优919丰产稳产性分析与综合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2017—2019年福建省早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通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等分析方法,研究聚两优919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综合表现。结果表明,聚两优919在2017—2018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771.13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增产3.74%。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998.55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增产4.00%。2年区域试验平均变异系数为13.85%,低于对照品种T78优2155(14.38%);平均高稳系数为81.25%,高于对照品种(77.84%);平均适应度为68.9%,明显高于对照品种(41.7%)。全生育期2年区域试验平均128.3 d,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早熟0.6 d,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由此说明,聚两优919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抗病性、稻米品质和主要农艺性状等综合性状优良,适宜福建省作早稻种植,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廖留英王洪飞丁信良董瑞霞丁源游晴如林霖陈春霞张水金黄庭旭
关键词:丰产性稳产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