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国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2H指数: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微创手术术前定位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8
- 2011年
- 脊柱微创手术的优势是切口小,而准确的术前体表定位对于脊柱微创手术十分重要,如果定位不准确,就势必造成切口延长,从而增加损伤。
- 贺石生张海龙顾昕张立国顾广飞丁悦贾建波周旭
-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手术术前定位器腰椎体表定位
- 椎间孔镜YESS技术和TESSYS技术入路应用解剖研究
- 目的 通过在尸体上模拟椎间孔镜后外侧穿刺,进行椎间孔解剖,测量比较穿刺与神经根的关系,对后外侧入路手术进行应用解剖研究.方法 在15具尸体腰椎部分别用YESS(Yeung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 贺石生顾昕张立国张海龙顾广飞丁悦贾建波
- 关键词:椎间孔
- 股骨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分析并比较总结股骨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资料与手术疗效。<br> 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6月经Recon钉及髋动力螺钉治疗的76例股骨近端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骨...
- 蔡新宇楼列名茅凌洲朱裕昌李少华李振华吴卫平史永振张立国
-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髋动力螺钉临床疗效
- 颈椎髓外硬膜内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两例被引量:1
- 2011年
-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23岁。因“右侧颈肩部疼痛30d,加重3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0~36.7℃,步态不稳,颈椎活动稍受限,右上肢C6支配区感觉减退,右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腕屈肌肌力Ⅲ级;右手握力Ⅳ级,
- 张海龙贺石生侯铁胜蔡郑东张立国
- 关键词: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椎管
- 股骨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分析并比较总结股骨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资料与手术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6月经Recon钉及髋动力螺钉治疗的76例股骨近端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按Evans-Jensen...
- 蔡新宇楼列名茅凌洲朱裕昌李少华李振华吴卫平史永振张立国
- 锁骨钩钢板与喙锁螺钉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型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 目的评价及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喙锁螺钉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位后分别应用喙锁螺钉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适度限制肩关节活动,随访观察至骨折愈...
- 顾昕张立国史永振楼列名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采用锁骨远端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plate,LCP)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锁骨远端前外侧LCP治疗11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资料,男9例,女2例;年龄23-43岁,平均37.2岁;左侧5例,右侧6例;损伤至手术时间为24-72h,平均48h。骨折复位后将LCP置于锁骨远端上方,首先采用锁定螺钉固定锁骨远端,可根据骨折的长度选择3-6枚2.5mm的锁定螺钉,然后用3.5mm锁定螺钉固定骨折近端,无需修复喙锁韧带。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merican Shoulder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12个月,平均10-3个月。X线片示锁骨骨折均愈合,其中10例在术后6个月内骨折愈合,1例在术后9个月骨折愈合。11例患者ASES评分为84-91分,平均89.1分,与健侧肩关节的功能评分相近。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钢板周围骨折和肩袖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锁骨远端前外侧LCP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可以稳定锁骨远端,避免骨折不愈合和经肩关节固定锁骨远端的并发症。
- 蔡晓冰张立国竺伟伏青松贾建波顾广飞蔡郑东
-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器
- 旋转平台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的旋转安放及相关研究
- 目的通过对旋转平台TKA术中胫骨假体自行确定的旋转中立位与胫骨结节内侧缘、胫骨结节中内1/3等解剖标志点相互位置关系的比较,为国人TKA术中胫骨假体的正确旋转放置提供参考。方法3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收入本研...
- 陶坤蔡明张立国李少华蔡郑东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被引量:5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42例微创通道下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加MIS—TLIF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48~79岁,平均61.7岁。病变节段为L3-4例,L4~5 26例,L5—S1 12例;其中间歇性跛行伴单侧下肢症状24例,伴双侧下肢症状1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的情况。患者术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对腰痛及下肢痛进行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情况及Bridwell方法评价腰椎融合情况;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20~170min,平均150.4min;术中出血50-400ml,平均147.1ml,无输血病例;术后住院天数5~18d,平均8.8d;术中1例出现硬膜囊撕裂,1例骨质疏松患者行椎间融合时融合器打入上位椎体中,术后3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随访6~1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为7.3±1.0,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9±0.8和2.0±0.8,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改善(t=25.319和29.334,P〈0.01);术前下肢痛VAS评分为7.9±0.7,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0±0.5和1.0±0.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改善(t=49.584和41.885,P〈0.01);ODI评分术前为75%±6%,术后3个月随访时为16%±6%,末次随访时为1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75和56.323,P〈0.01)。末次随访时,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标准,I级和Ⅱ级为40例(95.3%),无螺钉断裂及松动发生;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其中优16例,良22例,可4例。结论MIS—TLIF手术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法�
- 顾广飞张海龙贺石生顾昕张立国丁悦贾建波周旭
- 关键词:椎管狭窄微创性腰椎不稳
- 高粘度骨水泥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联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及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OVCF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均行PVP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采用普通骨水泥,术后随访1年以上,比较术前、术后3 d、术后1年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中后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的矫正情况。统计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20个月,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和伤椎Cobb角、前缘、中线及后缘平均高度压缩率均得到明显矫正,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共13例(11.21%)发生骨水泥渗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椎体周壁破坏、骨水泥注入量是导致高粘度骨水泥PVP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OR=1.897~2.433,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联合PVP在恢复OVCF患者椎体生理结构及强度、缓解疼痛症状方面临床效果显著,骨水泥渗漏率较低;但骨水泥注入量较多以及术前合并椎体周壁破损的OVCF患者,术后仍难免会出现骨水泥渗漏,应引起临床重视。
- 李文俊张立国刘葛君吴兴
- 关键词:骨水泥渗漏高粘度骨质疏松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