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红
- 作品数:31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及其对脑氧摄取率和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CH)的安全性及对脑氧摄取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全麻下行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手术,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硝酸甘油组(N组),每组20例。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法,手术开始前10 min实施控制性降压。D组给予DEX负荷剂量1.0μg·kg^(-1)泵注10 min,然后以0.2~0.6μg·kg^(-1)·h^(-1)维持;N组给予硝酸甘油20μg·kg^(-1)泵注10 min,然后以0~3μg·^(-1)·min维持;目标使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基础值下降20%~25%。记录2组患者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并于不同时点抽取2组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_2)及脑氧摄取率(CERO_2);采集2组患者不同时点颈静脉血行炎症因子(IL-6、TLR4、TNF-α)测定。结果:2组控制性降压15 min时的MAP低于基础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组在控制性降压15min及停止控制性降压15 min时的HR较其基础值和N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组切皮后、关键步骤及手术结束即刻Da-jvO_2和CER0_2均低于N组(P<0.05);两组中TNF-α、TLR4均从T2时间点开始升高,在T6时点升至最高点,T7时点开始下降,T3、T4、T6、T7时间点与同组T1时间点比较升高且有显著性P<0.05);2组中IL-6从T2时间点开始升高,在T7时间点升至最高点,T3、T4、T6、T7与同组T1时间点比较升高且有显著性(P<0.05),D组在T4、T6、T7各时间点的IL-6、TLR4和TNF-α的含量均低于N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POCD例数低于N组。结论:DEX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是安全有效的,患者降压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心率平行降低,较硝酸甘油组效果更为理想。DEX控制性降压可降低患者血浆中TLR4、IL-6、TNF-α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DEX控�
- 戴旭程江霞秦汉余海李霞彭晓红
-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炎症因子脑氧摄取率
-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麻醉诱导期无正压辅助通气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麻醉诱导期无正压辅助通气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手术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常规正压辅助通气)、无正压辅助通气组(N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 + NM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无正压辅助通气)。记录三组入室时(T0)、气管插管成功即刻(T1)、插管后3 min(T2)时的PaO2.HR.MAP,以及麻醉诱导期(T0、T2)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反流误吸的情况。检测三组T0、T1、T2时外周血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NM组T1、T2时HR.MAP及血清E、N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NM组、Dex + NM组T0、T2时反流误吸发生率较低(P < 0. 05)。与NM组比较:Dex + NM组T1、T2时HR较慢,MAP较低(均P < 0.05),且T1,T2时血清E、NE浓度较低(P < 0.05)。与C组、NM组比较,Dex + NM组T0、T2时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0、T1、T2时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麻醉诱导时,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联合无正压辅助通气,可使患者配合完成氧储备过程,减轻气管插管反应,降低反流误吸风险。
- 宋辉琼彭晓红陈畅
- 关键词:麻醉诱导老年急性肠梗阻
- 右美托咪定联用青蒿琥酯调控PERK/ATF4/CHOP信号通路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联合青蒿琥酯(ART)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对照组、Dex组(30μg/kg)、ART组(100 mg/kg)、联合用药组(30μg/kg Dex+100 mg/kg ART)、尼莫地平组(200 mg/kg),每组10只。除Sham组外其余5组建立缺血再灌注肺损伤(IR)模型,Sham组只开胸不结扎。实验结束后取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氧分压(PaO_(2));试剂盒检测肺组织氧化还原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酶(MPO)以及肺组织和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HE检测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凋亡率、PaCO_(2)及MDA含量、MPO活性、TNF⁃α、IL⁃1β、IL⁃18含量及PERK、ATF4、CHOP蛋白表达升高,PaO_(2)、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ART组、Dex组、联合用药组及尼莫地平组细胞凋亡率、PaCO_(2)、MDA含量、MPO活性、TNF⁃α、IL⁃1β、IL⁃18含量、PERK、ATF4、CHOP表达降低,PaO_(2)、血清SOD活性升高,且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的改变优于单一用药(P<0.05)。结论Dex联合ART能够保护IR大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可能通过抑制PERK/ATF4/CHOP信号通路而实现。
- 徐乾梁威李鹏彭晓红余丹
- 关键词: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青蒿琥酯
- BIS监测下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老年髋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瑞马唑仑组(R组)、瑞玛唑仑复合丙泊酚组(RP组)各30例。P组静脉注射1.5 mg/kg丙泊酚,R组静脉注射0.15 mg/kg瑞马唑仑,RP组依次静脉注射0.1 mg/kg瑞马唑仑和0.5 mg/kg丙泊酚。比较3组麻醉效果、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组和RP组麻醉诱导时间短于R组,RP组和R组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恢复时间短于P组,P组和RP组外科医生满意度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RP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量表测试正确率较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RP组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注射痛发生率低于P组,P组和PR组体动发生率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监测下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髋关节脱位患者手法复位麻醉中安全有效,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循环波动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 宋辉琼余晖彭晓红程江霞
-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丙泊酚
-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老年患者镇痛的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临床上主要见于老年患者,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是OVCFs患者常用手术方式之一。PKP微创、手术时间短,多用于老年甚或高龄患者,目前主要选择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但局部麻醉下患者常见明显的术中疼痛,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尤其在手术套件穿刺进入骨质结构时,多数患者常因疼痛剧烈或明显的酸胀不适,不符合舒适化医疗理念。竖脊肌平面(ESP)阻滞是躯干阻滞中较新的一种区域阻滞方法,具有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本研究拟采用双侧ESP阻滞下行胸腰段的PKP,并对ESP阻滞方法进行改良,评价超声引导ESP阻滞用于PKP老年患者镇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 黄志夏维彭晓红
- 关键词:骨质结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竖脊肌局部麻醉老年患者超声引导
- 不同体温管理策略对脊柱外科内固定术患者血脑屏障结构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评价不同体温管理策略对脊柱外科内固定术患者血脑屏障(BBB)结构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择期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脊柱外科内固定术患者96例,年龄44~78岁,体重45~104 kg,ASA分级Ⅰ~Ⅲ级,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3组(n=32):液体加温组(WBI组)、多模式加温组(AW组)和多模式加温联合选择性脑降温组(SBC组)。WBI组患者采用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将术中静脉输注液体加热至37℃;AW组患者采用液体加温联合体表加温毯,保持加温直至手术结束,加温毯目标温度设在38℃;SBC组患者采用AW组患者相同加温方案,并联合使用设定温度为4℃的电子冰帽进行选择性脑降温。术毕时抽取患者肘正中静脉血样,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鉴定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并于荧光显微镜下计数;术后第1天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浓度;分别在术前1和术后7 d时采用视觉词语学习测试、数字符号测试、连线试验和Stroop色词命名测试进行POCD发生评估。记录气管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总住院时间、热舒适度评分、PACU寒颤、躁动及术后发热的发生情况;术后第7天采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WBI组比较,AW组和SBC组患者POCD发生率、PACU寒颤发生率、气管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和血清CRP浓度降低,热舒适度评分和QoR-40评分升高(P<0.05);与AW组比较,SBC组外周血BMECs计数降低(P<0.05)。结论多模式加温不明显损伤脊柱外科内固定术患者BBB结构,可降低POCD发生;多模式加温联合选择性脑降温可改善BBB结构完整性,但未降低POCD发生。
- 余晖宋辉琼秦汉彭晓红
- 关键词:体温脊柱
- 全身麻醉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下巨大肩袖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下巨大肩袖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肩关节镜下巨大肩袖修复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0.4%罗哌卡因15 mL),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手术入室、切皮、插管、拔管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BIS)指标变化以及术中45、60、75、90 min时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并比较2组患者单位时间内阿片类药物消耗量、苏醒时间、满意度、焦虑程度、术后按压镇痛泵次数及术后30 min、6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指标结果。结果实验组切皮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拔管时的BIS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45、60、75、90 min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苏醒时间、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单位时间消耗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0 min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关节镜下巨大肩袖修复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使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使手术视野更清晰,并减少全身麻醉药尤其是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好。
- 李宜戴旭余晖秦汉彭晓红
- 关键词:全身麻醉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焦虑评分满意度
- 不同剂量的佳苏仑在全麻后催醒时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佳苏仑在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时的心血管副作用、旨在找到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时心血管副作用最小的合适剂量。方法 :80例ASAⅠ~Ⅱ全麻病人分成A ,B两组 ,A组将佳苏仑 10 0mg注入莫非氏管静脉输入 ,B组将佳苏仑释释至 10ml缓慢静脉推注 2ml,观察苏醒情况、如无苏醒 ,5min后再重复注射、每次 1ml至苏醒。监测用药前、后 1,3,5 ,7,9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的变化并观察神志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用佳苏伦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效果显著 ,但A组用药量大 ,心血管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佳苏仑有良好的催醒和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作用 ,但如用量过大会产生兴奋、谵妄、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肺水肿及室颤的危险。B组采用小剂量分次给药 ,催醒和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作用好且副作用少 ,较为可取。
- 彭晓红李荣春
- 关键词:佳苏仑催醒心血管副作用全麻
- 丙泊酚对滋养层细胞VEGF/MMP-9通路及细胞活力、侵袭能力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滋养层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取人类绒毛外滋养层细胞株HTR8-SVneo细胞,用不同浓度丙泊酚(0~200μmol/L)处理72 h,检测细胞活力、MMP-9、VEGF表达水平;取100μmol/L丙泊酚处理8~72 h,检测细胞活力、MMP-9、VEGF表达水平。将HTR8-SVneo细胞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100μmol/L处理24 h)、ad-VEGF组(转染VEGF过表达序列腺病毒载体)、ad-NC组(转染不含ad-VEGF序列的腺病毒空载体)、丙泊酚+ad-VEGF组(丙泊酚处理+转染ad-VEGF);MMT法检测细胞活力;改良版基底膜基质Boyden室测定细胞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MMP-9阳性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微血管密度生成标志物CD34阳性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侵袭相关蛋白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苹果酸脱氢酶(MDH)、细胞骨架相关蛋白(prefoldin 1)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丙泊酚处理72 h及100μmol/L丙泊酚处理不同时间,可剂量及时间依赖性降低HTR8-SVneo细胞活力及MMP-9、VEGF表达。过表达VEGF可提高HTR8-SVneo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促进VEGF/MMP-9通路蛋白及侵袭相关蛋白表达(均P<0.05),且ad-VEGF具有逆转丙泊酚抑制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均P<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抑制VEGF/MMP-9通路蛋白表达,进而抑制滋养层细胞增殖活力及侵袭能力。
- 李鹏陈丹丹蔡琳李思彭晓红
- 关键词:丙泊酚滋养层细胞细胞活力基质金属蛋白酶-9
- 肋缘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多点注射神经阻滞在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在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8~88岁,ASAⅠ~Ⅲ级,随机分成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全麻后T组在超声引导下用0.33%罗哌卡因行区域阻滞,每侧肋缘下腹横平面2针6点法联合腹直肌鞘1针2点法注射,双侧容量共60mL;C组全麻不阻滞。记录患者腹壁穿刺前后1、3、5、10min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术后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T组穿刺前后1min的HR和MAP无明显变化(均P>0.05);C组穿刺前后1min的HR和MA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T组患者各时间段术后VAS评分均较C组低(均P<0.05);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T组少于C组(P<0.05)。结论全麻下腹横平面联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用于胃癌根治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 黄志张志发王维彭晓红
- 关键词: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