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荣春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镇痛
  • 3篇手术
  • 3篇椎间盘
  • 3篇吗啡
  • 2篇腰椎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术后
  • 2篇疼痛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利多卡因
  • 2篇罗哌卡因
  • 2篇麻醉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局部麻醉
  • 2篇局部麻醉
  • 2篇病人
  • 1篇心血管副作用
  • 1篇腰椎间孔
  • 1篇腰椎间盘

机构

  • 10篇武汉市第四医...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荣春
  • 4篇张定宇
  • 2篇张雅琴
  • 2篇项红兵
  • 2篇彭晓红
  • 1篇余海
  • 1篇秦汉
  • 1篇项红兵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民政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06
  • 2篇2002
  • 4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疼痛源镇痛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阿片治疗严重疼痛因其容易出现中枢性副作用而受限。最近提出作用于疼痛源的镇痛新方法,探讨近年来疼痛源镇痛研究和应用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1-01/2005-12相关疼痛治疗和神经系统的文献,检索词“Pain,therapy,nervesystem”,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疼痛、治疗和神经系统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疼痛与治疗。②疼痛和神经系统。排除标准: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镇痛。②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8篇关于疼痛治疗和神经系统的文献,纳入2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3篇文献对疼痛治疗和神经系统进行评价。资料综合:疼痛源镇痛方法包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受体相关镇痛、以外周受损组织中携带阿片肽的免疫细胞为靶点镇痛和在外周损伤部位基因转染增加阿片肽产生的基因镇痛。急性伤害性、炎症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外周初级感觉传入神经元的激活。炎症促进了初级传入神经元中阿片受体的增加,实际上阿片受体正常偶联是发生在轴突还是仅仅发生在神经末梢还不清楚,最后,炎性组织中内源性阿片配体的分泌可能在外周阿片受体中产生相加和协同作用。通过基因治疗来增加损伤组织中阿片肽的合成和释放,被称为外周转阿片肽基因镇痛。结论:疼痛源镇痛是肯定可行的,但其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荣春项红兵
关键词:疼痛治疗学吗啡基因神经系统
两种不同剂量吗啡复合液用于老年危重病人术后硬膜外腔持续恒注镇痛的疗效观察
2001年
目的 :观察术后病人应用吗啡行硬膜外腔持续恒注镇痛 (CEIA)以探讨其镇痛效果、副作用。方法 :72例ASAI Ⅱ级中下腹手术病人 ,按不同吗啡复合液将其分为两组 :Ⅰ组吗啡 10mg加生理盐水至 5 0ml,Ⅱ组 0 .12 5 %布比卡因 + 0 .2 5 %利多卡因 +吗啡 4mg,加生理盐水至 5 0ml。在注药后 2 4小时内分别观察下列指标 :心率、血压、呼吸频率、VAS以及恶心呕吐、瘙痒等副作用。结果 :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恶心呕吐、瘙痒等副作用在两组病人中差异无显著意义 ,但Ⅱ组有 4例病人血压呈一过性下降 ,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第Ⅰ组病例在注药后第 4h、8h、2 4h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第Ⅱ组。结论 :术后CEIA使用 10mg吗啡剂组 。
李荣春项红兵
关键词:术后镇痛吗啡
腰椎间孔镜手术半年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半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武汉市第四医院接受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4例,根据术后半年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2例)和未复发组(912例),将男性、年龄≥60岁、体重指数(BMI)≥25 kg/m^(2)、椎间盘脱出、高血压、糖尿病、腰骶部移行椎(LSTV)、腰椎Modic改变、纤维环损伤、术后活动评分≥3作为术后半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前及术后收集患者的这些临床情况,然后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赋值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半年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病例复发率4.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纤维环损伤、LSTV、术后活动评分≥3、腰椎Modic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半年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BMI≥25 kg/m^(2)组复发高于BMI<25 kg/m^(2)组[比值比(OR)=3.355,P<0.05]、纤维环损伤组高于纤维环无损伤组(OR=2.588,P<0.05)、腰椎Modic改变组高于腰椎无Modic改变组(OR=2.525,P<0.05)、术后活动评分≥3组高于术后活动评分<3组(OR=2.047,P<0.05)。结论BMI≥25 kg/m^(2)、纤维环损伤、腰椎Modic改变、术后活动评分≥3是术后半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
丁得方胡梦莹李荣春周外平
关键词:复发
罗哌卡因、吗啡、可乐定和氟哌利多不同配伍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02年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以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更佳.本研究拟对不同配伍的罗哌卡因、吗啡、可乐定和氟哌利多用于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彭晓红张定宇李荣春余海秦汉
关键词:罗哌卡因吗啡氟哌利多配伍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潘库溴铵用于静脉局部麻醉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了解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 -潘库溴铵静脉局部麻醉能否降低利多卡因的剂量。方法 :80例前臂和手部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 )分成二组 ,用 0 .6ml/kg的 0 .2 5 %利多卡因 (1.5mg/kg)混合 1μg/kg芬太尼 -0 .5mg潘库溴铵或者 0 .5 %利多卡因 (3mg/kg)进行静脉局部麻醉。每 5min 1次 ,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至手术开始 ;手术结束 ,松开止血带后 ,每 5min 1次 ,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恢复时间 ;记录术后镇痛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两组间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有明显差异 ,A组明显快于B组 (P<0 .0 5 ) ;松开止血带后 ,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 ,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镇痛时间 ,两组间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0 .2 5 %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 -潘库溴铵具有 0 .5 %利多卡因相同的静脉局部麻醉效果 ,可减少局麻药剂量和潜在系统毒性。
李荣春张定宇张雅琴
关键词:利多卡因芬太尼潘库溴铵静脉局部麻醉
不同剂量的佳苏仑在全麻后催醒时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佳苏仑在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时的心血管副作用、旨在找到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时心血管副作用最小的合适剂量。方法 :80例ASAⅠ~Ⅱ全麻病人分成A ,B两组 ,A组将佳苏仑 10 0mg注入莫非氏管静脉输入 ,B组将佳苏仑释释至 10ml缓慢静脉推注 2ml,观察苏醒情况、如无苏醒 ,5min后再重复注射、每次 1ml至苏醒。监测用药前、后 1,3,5 ,7,9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的变化并观察神志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用佳苏伦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效果显著 ,但A组用药量大 ,心血管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佳苏仑有良好的催醒和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作用 ,但如用量过大会产生兴奋、谵妄、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肺水肿及室颤的危险。B组采用小剂量分次给药 ,催醒和逆转全麻后呼吸抑制作用好且副作用少 ,较为可取。
彭晓红李荣春
关键词:佳苏仑催醒心血管副作用全麻
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小针刀对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23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小针刀对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老年CS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4 w、8 w症状、体征评分、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颈椎疼痛程度、活动度及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4、8 w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4、8 w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4、8 w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4、8 w颈椎疼痛程度、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4、8 w颈椎屈伸、旋转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小针刀治疗老年CSR,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疼痛程度,同时能有效提高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及功能,且有一定安全性。
丁得方陈思宇李荣春
关键词:小针刀疼痛程度
0.2%罗哌卡因静脉局麻在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了解0.2%罗哌卡因静脉局部麻醉能否取得0.5%利多卡因相同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前臂和手部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分成2组,随机选择0.2%罗哌卡因1.2 mg/kg或者0.5%利多卡因3mg/kg(容量均为0.6ml/kg)进行静脉局部麻醉,每5min一次,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手术结束,松开止血带后,每5min一次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恢复时间;记录术后镇痛时间。结果:2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无明显差异,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罗哌因组和利多卡因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镇痛时间,罗哌卡因较利多卡因有明显延长(P<0.01);罗哌卡因组1例、利多卡因组12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0.2%罗哌卡因具有0.5%利多卡因相同的静脉局部麻醉效果,而且提供了更长的术后镇痛。
张定宇李荣春张雅琴
关键词:罗哌卡因利多卡因静脉局部麻醉手外科
下终板直接法联合环锯在L5S1椎间盘突出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2022年
由于L_(5)S_(1)节段椎板间隙宽、椎间孔相对狭窄、椎间盘高度小及髂嵴高等特点,多数研究认为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interlamina endoscopic discectomy,PIED)处理L_(5)S_(1)节段椎间盘突出更有优势[1,2],但PIED的学习曲线长[3],神经组织损伤的风险高[4],因此降低学习曲线和减少手术的风险一直是PIED改进的方向。
丁得方周外平李荣春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内镜手术环锯终板椎间盘高度
脊柱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23例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李荣春张定宇项红兵
关键词:脊柱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