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梅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徐州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WEB的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网络的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方法运用WEB技术实现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网络化。结果建成了一个基于WEB的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方便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结论网络化管理是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唐鹤云 胡峻峰 隋美蓉 赵杰 时梅林关键词:WEB 构建医学院校开放性实验室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介绍了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内涵以及开放形式,并探讨了对开放性实验室网络平台的建设构想。 时梅林关键词:实验教学 网络平台 基于着色Petri网的交换式局域网仿真 2009年 利用CPN-Tools建模辅助工具建立了基于着色Petri网的交换式局域网模型,通过模型的仿真运行得出了网络流量和网络延时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构件组成为交换机、工作站、服务器。 时梅林 张宜军关键词:交换式局域网 着色PETRI网 仿真 沉默BRG1基因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胶质瘤细胞BRG1基因表达对其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化学合成BRG1 siRNA,脂质体介导转染胶质瘤U251和U87细胞。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RG1、cyclin家族、CDK抑制剂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染BRG1 siRNA可以有效减少胶质瘤U251和U87细胞BRG1表达,细胞增殖下降,G1期细胞增加。BRG1沉默后cyclin D1和cyclin B1表达降低,CDK抑制剂p21和p27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沉默胶质瘤细胞BRG1表达影响细胞周期蛋白使细胞停滞在G1期,最终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时梅林 梅鹏金 范月超 李中林 白津 徐凯 郑骏年关键词:胶质瘤 增殖 细胞周期 BRG1在人类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BR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评估BRG1在437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437例乳腺癌组织中,BRG1阴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和52.4%;BRG1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级、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G1高表达提示患者5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低(P=0.000,P=0.000)。结论BRG1高表达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BRG1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标记物。 时梅林 白津 梅鹏金 郑骏年关键词:乳腺癌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超声图像定量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2009年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量化方法。方法对手术确诊的良、恶性乳腺肿瘤各10例的原始超声图像的灰度特征进行提取,利用M atlab 7.0图像处理函数及算法编程计算两组图像的4个灰度特征参数(灰度均值M、灰度标准差V、扭曲度S、熵H),对比分析各参数在2组样本之间的差异。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超声图像的灰度均值M、灰度标准差V、扭曲度S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0.30±11.77 vs 82.64±5.35、27.49±4.67 vs 31.89±3.38、0.20±0.05 vs 0.85±0.22。结论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能量化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的特征,M、V、S具有作为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量化指标的价值。 时梅林 张世坤 隋美蓉 侯秀敏关键词:乳腺肿瘤 超声诊断 图像定量分析 灰度特征 BRG1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研究BRG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评估BRG1在120例良性胶质瘤组织(I^II级)、70例恶性胶质瘤组织(III–IV级)、8例正常脑组织和8例癌旁组织中的染色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RG1在正常脑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5%(2/8),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5%(2/8),在良性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8%(97/120),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为82.9%(58/70)。在癌旁组织与良性胶质瘤之间、癌旁组织与恶性胶质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是在良性和恶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BRG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也没有相关性。结论:BRG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和癌旁组织,并与胶质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BRG1在胶质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时梅林 白津 梅鹏金 郑骏年关键词:脑胶质瘤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BRG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沉默BRG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化学合成BRG1小干扰RNA(siRNA)和Control siRNA(si—Ctr1),脂质体介导转染乳腺癌MDA—MB-231和BT-549细胞,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观察沉默BRG1基因对2种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变化,Western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及MMP-2蛋白表达。结果转染BRG1 siRNA可以有效减少乳腺癌MDA—MB-231和BT-549细胞BRG1的表达,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BRG1沉默后TIMP-2表达升高,MMP-2表达下降且酶活性降低。结论BRG1沉默后通过上调TIMP-2抑制MMP-2的表达,破坏TIMP-2/MMP-2平衡,最终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时梅林 白津 梅鹏金 郑骏年关键词:乳腺癌 迁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论科学精神与医学研究 2012年 批判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构成了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医学研究的阶段性、专业性以及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研究更应注重科学精神。医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医学科学精神,大力提倡医学科学精神的培养,才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时梅林BRG1基因对胶质瘤细胞转移潜能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沉默BRG1基因对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化学合成BRG1siRNA和对照siRNA(si-Ctrl),脂质体介导转染胶质瘤U251和U87细胞,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观察沉默BRG1基因对两种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实验检测MMP-2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IMP-2和MMP2蛋白表达。结果:Transwell迁移实验中,转染BRG1siRNA组U251细胞穿越Transwell小室的细胞个数为23.13±1.20,与对照组96.38±9.67相比,减少了76%,P=0.000 1;U87穿越细胞个数为37.33±2.31,对照组为233.31±19.37,减少了84%,P<0.001。侵袭实验中,转染BRG1siRNA组U251细胞穿越Transwell小室的细胞个数为26.27±1.05,与对照组97.30±9.35比较,减少了73%,P=0.000 1;U87穿越细胞个数为32.83±2.42,对照组为234.50±15.67,减少了86%,P<0.001。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质印迹法显示,BRG1沉默后TIMP-2表达升高,MMP-2表达下降;明胶酶谱实验显示,BRG1沉默后MMP-2酶活性降低。结论:BRG1基因沉默通过上调TIMP-2抑制MMP-2的表达,破坏TIMP-2/MMP-2平衡,最终抑制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时梅林 梅鹏金 范月超 李中林 白津 徐凯 郑骏年关键词:脑肿瘤 迁移 MMP-2 TIM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