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儿童
  • 6篇细胞
  • 6篇淋巴
  • 5篇病理
  • 4篇临床病理
  • 4篇淋巴瘤
  • 4篇病理分析
  • 4篇伯基特淋巴瘤
  • 3篇组织化学
  • 3篇细胞瘤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基因
  • 2篇胆道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皮肤
  • 2篇染色

机构

  • 16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作者

  • 16篇杨文萍
  • 16篇曾华
  • 15篇黄慧
  • 13篇徐红艳
  • 12篇曾松涛
  • 12篇吴艳
  • 10篇熊枫
  • 7篇张守华
  • 3篇黄金狮
  • 2篇林媛媛
  • 2篇陶强
  • 2篇刘志强
  • 1篇谭梅军
  • 1篇邓庆强
  • 1篇周俊霖
  • 1篇范小菊
  • 1篇陈快
  • 1篇雷俊
  • 1篇钟梅慧
  • 1篇陶俊峰

传媒

  • 7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ICH)患儿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NICH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结果22例NICH患儿男14例,女8例,就诊平均年龄4.2岁。发病部位:头面部5例、颈部3例、躯体6例、上肢5例、下肢3例。组织学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或小叶状结构,血管内皮细胞核突出血管腔内,呈现“钉突样”,结节中央通常可见1条或多条管壁厚薄不一的引流血管;小叶间为纤维组织间隔和纤维脂肪间隔,纤维组织中通常可见异常的动脉和静脉结构,小叶边缘可见淋巴管样的结构;3例可见血栓。免疫组织化学均表达CD34(22/22)、CD31(22/22)、平滑肌肌动蛋白(22/22)、波形蛋白(22/22),D2-40表达位于结节边缘,所有病例不表达Glutl。结论NICH属于良性病变,预后较好,病理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杨文萍徐红艳曾松涛傅荣华曾华谭梅军吴艳熊枫黄慧钟梅慧张守华周俊霖
关键词:血管瘤儿童
液基细胞学沉降法在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液基细胞学在非妇科疾病中广泛应用,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其在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通过各种染色方法观察细胞类型和细胞成分,可为肺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524例肺泡灌洗液标本检查结果,现对液基细胞学沉降法操作体会介绍如下。
熊枫黄慧黄志娜曾华杨文萍章高平
关键词:肺泡灌洗液儿童液基细胞学
胆道梗阻大鼠的肝脏病理变化及动态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SD大鼠胆道梗阻的动物模型,并对该动物模型的肝脏病理变化及肝功能等各项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方法将纯系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胆总管结扎,然后关腹。对照组打开腹部后游离胆总管然后关腹。动态观察胆总管结扎后第1d、3d、7d、14d,21d的肝功能、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梗阻性黄疸大鼠在14d内随着时间延长,血清胆红素逐渐上升,肝内小胆管增生逐步增加,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14d后血清胆红素逐渐下降,增生小胆管减少,亦未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结论大鼠梗阻性黄疸在14d内的肝脏病理及肝功能变化与人类相似,但在14d后出现恢复,与人类梗阻性黄疸病变过程不同。
雷俊陶强杨文萍徐红艳黄慧邓庆强曾华张守华
关键词:胆道梗阻肝脏
儿童睾丸间质细胞瘤1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儿男童,7岁,因左侧睾丸无痛性肿大6个月余,近日明显增大入院。彩超示睾丸下极有一大小2 cm×2 cm低回声光团,边界清,不规则,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畸胎瘤可能;CT示睾丸内占位性肿物,密度稍高。查体:左侧睾丸肿大,大小2 cm×2 cm,无触痛,透光实验阴性,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术前血清AFP 1.4 ng/ml,HCG 0 mIU/ml。术前因考虑为畸胎瘤,未行内分泌检查,术后检查结果显示血清硫酸去氢表雄酮31.8μg/dl;雄烯二酮0.374 ng/ml,睾酮6.64 ng/dl;17-羟基孕酮0.24 ng/ml,孕酮0.27 ng/ml,皮质醇8.02μg/dl。
徐红艳吴艳曾华曾松涛黄慧杨文萍
关键词:睾丸肿瘤间质细胞瘤儿童病例报道
婴儿肝脏孤立性绒毛膜癌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儿男,3个月。发现右上腹部肿块20余天,初期发热,最高达38℃,伴咳嗽、渐进性贫血。曾进行过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体检:患儿体瘦,面色蜡黄,心肺未及异常。右上腹可触及一包块,直径约10cm大小,质硬,表面结节感。脾未触及。彩超:右中腹实性包块。CT:肝母细胞瘤。
杨文萍吴艳张守华黄金狮曾松涛曾华黄慧
关键词:绒毛膜癌上腹部肿块肝脏婴儿肝母细胞瘤面色蜡黄
伯基特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是起源于生发中心或生发中心后B细胞,与c-Myc基因和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高度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致瘤机制,充分了解其发病机制将有望为BL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现对BL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黄慧曾华杨文萍
关键词:伯基特淋巴瘤发病机制
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皮肤转移1例
2016年
患儿男婴,1个月5天。因家属无意间发现其右大腿包块入院。腹部B超发现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直径3cm;肝实质内散在低回声结节;右大腿实质性肿块,2.5cm×0.8cm大小。血生化检查:AFP1000ng/ml,HCG0.8μg/L,NSE35.851ng/ml。
徐红艳曾华吴艳黄慧张守华曾松涛杨文萍
关键词: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病例报道
儿童肠道息肉样肿物81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肠道息肉样肿物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方法对813例肠道息肉样肿物组织行HE染色,部分病例行免疫组化、EBER原位杂交和c-myc基因检测,并对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813例患儿中男童605例,女童208例;发病年龄0.5-14岁,平均5.45岁,中位年龄5岁;发病部位:直肠586例,结肠191例,回盲部12例,回肠8例,多部位16例。病理类型:幼年性息肉788例,幼年性息肉病5例,Peutz-Jeghers息肉7例,伯基特淋巴瘤6例,炎性息肉3例,肠源性囊肿2例,幼年性息肉与炎性息肉并存和绒毛状腺瘤各1例。结论儿童肠道息肉以男童多见,病理类型以幼年性息肉为主。息肉类型与发病部位有一定的关系,对息肉进行病理分型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黄慧刘艾辉曾松涛杨文萍吴艳徐红艳曾华熊枫
关键词:伯基特淋巴瘤儿童幼年性息肉
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在胆道闭锁肝纤维化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SMA,CK19)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BA患儿肝脏上皮间质转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4例BA患儿(实验组)及13例胆总管囊肿患儿(对照组)的肝组织标本进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检测,分析其表达差异及其与肝纤维化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SMA、CK19抗体不同表达等级的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在BA患儿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总体高于胆总管囊肿患儿,提示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可能参与BA患儿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吴艳杨文萍张守华徐红艳曾松涛黄慧熊枫曾华
关键词:胆道闭锁肝硬化免疫组织化学
21号染色体内AML1基因扩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
黄慧熊枫刘志强林媛媛徐红艳曾华吴艳曾松涛杨文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