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传刚

作品数:151 被引量:23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3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9篇吸虫
  • 98篇血吸虫
  • 60篇虫病
  • 58篇吸虫病
  • 56篇日本血吸虫
  • 55篇血吸虫病
  • 19篇藐小棘隙吸虫
  • 18篇日本血吸虫病
  • 15篇吡喹酮
  • 15篇流行病
  • 15篇基因
  • 14篇钉螺
  • 14篇小鼠
  • 14篇流行病学
  • 14篇虫卵
  • 13篇免疫
  • 11篇家畜
  • 9篇宿主
  • 8篇血吸虫虫卵
  • 7篇尾蚴

机构

  • 8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8篇安徽省血吸虫...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安徽省动物疫...
  • 4篇南京大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位育中学
  • 3篇云南省动物疫...
  • 3篇四川省动物疫...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宁夏大学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皖南医学院
  • 2篇新疆畜牧科学...
  • 2篇韶关学院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151篇朱传刚
  • 68篇林矫矫
  • 62篇陆珂
  • 56篇李浩
  • 49篇汪天平
  • 49篇吕大兵
  • 44篇肖祥
  • 35篇石耀军
  • 34篇洪炀
  • 30篇方国仁
  • 26篇吴维铎
  • 24篇傅志强
  • 22篇张世清
  • 22篇许瑞
  • 19篇张功华
  • 18篇刘金明
  • 16篇杨艺
  • 15篇赵登云
  • 14篇何家昶
  • 14篇葛继华

传媒

  • 28篇热带病与寄生...
  • 18篇中国血吸虫病...
  • 9篇中国动物传染...
  • 8篇实用寄生虫病...
  • 7篇中国寄生虫病...
  • 4篇国际医学寄生...
  • 4篇中国兽医科学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安徽预防医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上海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Zoolog...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兽医寄生...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2篇2014
  • 9篇2013
  • 14篇2012
  • 14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鸭具有作为血吸虫转运宿主的可能性
2012年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Shistosomia japonicum)卵通过家鸭消化系统后的孵化能力,将人工感染血吸虫尾蚴45 d的小鼠剖杀,取肝脏和小肠制成匀浆,并进行虫卵计数,将带有虫卵的肝脏及小肠匀浆液分别灌喂家鸭,观测不同时间收集鸭粪的毛蚴孵出情况。结果显示,经过家鸭体内2 h后,粪便中孵化率达到峰值,相对孵化率分别为0.61%和4.066%;7 h后,没有虫卵能孵化出毛蚴。同一批次的虫卵所孵化的毛蚴中,大约经过4 h后其孵化率达到峰值。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虫卵通过家鸭消化系统后仍有部分依然保持孵化能力,家鸭具有可能作为血吸虫的转运宿主,拥有传播血吸虫有效虫卵的能力。
沈立成杨艺陆珂李浩石耀军朱传刚王海生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对钉螺及植被分布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本文通过分析和县陈桥洲及铜陵铁锚洲钉螺和植被分布情况,以及对三峡建坝后两洲滩水位变化规律的预测,认为水位变化对钉螺分布范围及滩貌结构影响可能较小,但人畜上滩活动机会和受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葛继华何家昶汪天平张世清吕大兵吴维铎张功华方国仁肖祥朱传刚
关键词:水位钉螺分布植被
吡喹酮新型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杀虫效果与虫体的消亡规律被引量:1
2010年
张磊汪勇沛平宪卿朱传刚林娇娇冉多良
关键词:杀虫效果吡喹酮注射剂小鼠消亡虫体
弓形虫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弓形虫病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所述试纸条包括依照样品流动方向依次排列的样品垫、胶体金结合垫、检测线、质控线和吸水材料,其中,检测线中包括弓形虫特异性抗原。本发明提供的弓形虫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能够简单...
朱传刚王钊哲许瑞林矫矫陈兆国洪炀陆珂李浩吴思敏李嘉静江嘉欣
文献传递
藐小棘隙吸虫尾蚴直接感染终宿主的研究
1994年
本实验为藐小棘隙吸虫尾蚴直接经口感染终宿主人、犬的可行性研究。9只幼犬分别喂以不同数量的尾蚴(4500~88000),并于感染后3.5h~34d分别解剖。结果:实验犬藐小棘隙吸虫感染率为100%,获虫率4.01%;感染后3.5b,部分尾蚴在胃中发育成囊蚴;8b,脱囊蚴虫在小肠内发现;13d,蚴虫发育成熟,虫卵在大便中检获。两自愿者分别感染尾蚴8400条和1500条,于感染后第15d、16d自粪中检获虫卵。提示人、畜生饮含有藐小棘隙吸虫尾蚴的水可致感染。
肖祥吕大兵汪天平朱传刚
关键词:藐小棘隙吸虫尾蚴传染源
刚地弓形虫表面抗原1、2 B细胞表位基因的融合表达和鉴定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以下简称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2 B细胞表位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对其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编码弓形虫表面抗原的SAG基因序列,分析SAG1和SAG2基因的B细胞表位,设计并合成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和SAG2蛋白的B细胞表位基因,将目的基因与p ET-28a(+)表达质粒连接,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挑取完整单个菌落于含卡那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菌液进行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菌液振荡培养至吸光度(A450值)为0.6~0.8时,加入终浓度为1 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得到带有His标签的融合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对蛋白的可溶性进行分析。使用His亲和层析柱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将带有His标签的纯化重组蛋白进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ELISA分析免疫反应性。结果构建的p ET28a(+)-SAG重组质粒,菌液经PCR、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在909 bp处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与预期相符,经测序表明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SAG相对分子质量(Mr)约50 000,为可溶性表达,与预期结果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可以与弓形虫感染小鼠阳性血清1∶100发生特异性结合。ELISA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稀释度为1∶1,阳性血清稀释度为1∶50时,阳性反应最明显,A450值为1.037 9。不同稀释倍数的重组蛋白r SAG与不同浓度的小鼠弓形虫阳性血清均可发生反应,并能很好的区分阴性和阳性血清。结论构建了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和SAG2蛋白的B细胞表位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重组蛋白rSAG为可溶性表达,并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
王钊哲许瑞洪炀林矫矫陆珂陆珂李浩陈兆国石耀军江嘉欣李嘉静朱传刚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抗原表位免疫反应性
藐小棘隙吸虫不经中间宿主完成囊蚴期发育的发现
1994年
本文观察了藐小棘隙虫尾蚴在天然及实验室条件下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显示该尾蚴不仅可在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的鱼鳃中发育成囊蚴,还能在英终宿主犬的胃液中以及生理盐水等实验条件下完成囊蚴期发育。这一发现解释了藐小棘隙吸虫尾蚴经口直接感染终宿主(人、犬、猫)的原因。
肖祥吕大兵汪天平朱传刚徐伏牛
关键词:藐小棘隙吸虫尾蚴生长发育囊蚴
倒置式集卵直孵器
一种涉及蠕虫卵收集并直接孵化的医疗检测器具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血吸虫病人、病畜的检测器具,并能通过简单的操作而直接检测寄生虫存在的倒置式集卵直孵器。该装置由漏斗形下盖、孵化杯和圆形上盖组成,该分离的三部件相互依次紧密...
朱传刚朱文玉周扬帆林矫矫石耀军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抗原表位与霍乱毒素B亚基融合蛋白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的表达被引量:1
2019年
PCR扩增日本血吸虫28 000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8GST)的主要抗原表位与霍乱毒素B亚基(CTB)的融合基因, CTB-Sj28GST经SalⅠ和Sph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转移质粒pFastBac,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CTB-Sj28GST,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进行基因的同源重组,提取重组病毒,用M13通用引物以及CTB-Sj28GST引物PCR鉴定阳性后转染草地贪夜蛾细胞(Sf9),收集亲代重组病毒反复感染Sf9细胞进行病毒扩增, PCR鉴定重组病毒。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出现病变时,用抗Sj28GST多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鉴定病毒感染细胞裂解液,分析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研究结果表明, Sj28GST含有4个抗原表位,长189 bp,与CTB融合后长519 bp。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CTB-Sj28GST的PCR及序列鉴定与预期一致。Sf9转染细胞获得的重组病毒经PCR鉴定,获得与预期一致的519 bp片段。IFA鉴定表明,重组病毒感染的Sf9细胞呈现绿色荧光,未感染的对照细胞无绿色荧光。Western blotting鉴定在约Mr22 000处有特异性的蛋白条带,与预期目的蛋白大小一致。该重组蛋白能被抗Sj28GST多克隆抗体识别。
徐玉梅曹士德朱传刚张世清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杆状病毒
含日本血吸虫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日本血吸虫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所述基因是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II基因。本发明还公开了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II的制备方法及上述重组表达载体的应用。本发明的含日本血吸虫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
朱传刚汪勇沛张磊林矫矫陆珂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