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手术
  • 7篇外科
  • 7篇老年
  • 6篇肿瘤
  • 5篇术后
  • 5篇外科手术
  • 5篇老年人
  • 4篇预后
  • 4篇原发性
  • 4篇外营养
  • 4篇胃癌
  • 4篇腹部
  • 4篇肠外
  • 4篇肠外营养
  • 3篇直肠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恶性
  • 3篇腹部手术
  • 3篇肠癌

机构

  • 2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朱捷
  • 11篇程爱群
  • 7篇翁永强
  • 5篇陆琪
  • 5篇陈颢斌
  • 4篇李翔
  • 3篇李蔚萍
  • 3篇葛睿
  • 3篇秦朝晖
  • 3篇王校红
  • 2篇方仲雄
  • 2篇黄春锦
  • 2篇丁皓
  • 2篇罗恩钊
  • 2篇钱敏
  • 2篇张益军
  • 2篇沈达明
  • 1篇张群华
  • 1篇陆孝禹
  • 1篇杜卫东

传媒

  • 6篇老年医学与保...
  • 3篇腹部外科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大肠肛门病外...
  • 1篇国外医药(合...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四例报告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认识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 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资料。结果  3例为缺乏分化特征型 ,1例为向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 4例均手术切除 ,其中2例进行术后化疗。结论 免疫组化检查可病理确诊 。
陈颢斌翁永强程爱群朱捷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GISTS外科手术
EOS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EOS)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将进展期胃癌患者86例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常规手术组,每组43例。新辅助治疗组术前予以EOS方案化疗: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4h;第1天,表柔比星60mg/m^2静脉滴注30—60min;第1-14天,每天2次口服替吉奥胶囊80mg/m^2;每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进行化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常规手术组直接行外科手术。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有效率为54%,其中CR23例(54%)。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脱发等。化疗后有39例(91%)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33例(85%)达到R0切除。对照组中有32例(74%)接受了手术治疗,R0切除率为66%。新辅助化疗组手术切除率和R0切除率均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蛄论EOS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良好,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和R0切除率。
王校红丁皓朱捷陆琪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的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4
2006年
程爱群朱捷
关键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大肠型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结果 大肠型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块及大便性状与习惯改变为主。病变主要位于盲肠 (9例 )和升结肠 (8例 )。 2 1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临床分期ⅠE 期 7例 ,ⅡE 期 8例 ,ⅢE 期 6例。术前误诊率 81.0 %。手术切除率 81.0 %。 5年生存率 32 .6 %。结论 手术切除是本病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主要手段。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加术后化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临床分期、根治手术。
程爱群翁永强李翔朱捷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恶性淋巴瘤
高龄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探讨高龄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例 70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4 7例 (81.0 % )术前有重要器官病变 ,主要是心血管疾病 39例 (6 7.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8例 (31.0 % ) ,糖尿病 15例 (2 5 .9% )。术后并发症主要在心血管系统 18例 (31.0 % ) ,呼吸系统 2 3例 (39.7% ) ,伤口裂开 2例。无吻合口瘘、伤口或腹腔感染发生。结论 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肺疾病 ,其次原因是急诊手术、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年龄大、营养免疫状况低下。应根据老年生理病理的特点和器官功能的状态 ,术前全面评估和准备 。
程爱群李翔翁永强朱捷罗恩钊
关键词:腹部手术老年人围手术期
提高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的临床对照实验
2003年
目的探讨一种改善老年人胃肠道大手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90名接受胃肠道切除术的老年病人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名。对照组术后给予基本的肠外营养;白蛋白(ALB)组每日另增加人体白蛋白10g,共用5天;白蛋白加乌司他丁(ALB+UTI)组则在此基础上,从手术前1天起加用乌司他丁10万IUbid,连用5天。分别测定各组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第1、3、5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白蛋白(Alb)水平,并相比较。结果手术前、后各组的ALT水平差异不大。术后第1天各组的Alb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和ALB组的P值<0.01,ALB+UTI组的P值<0.05;术后第3、5天ALB+UTI组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LT组,P值均<0.05。结论胃肠道大手术后老年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有较明显的下降,术后补充小剂量白蛋白的疗效不明显,而在围手术期合用乌司他丁可使老年人术后低白蛋白血症有较明显的改善。
钱敏朱捷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血清白蛋白胃肠外营养老年人
腹部手术后低磷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观察腹部手术后低磷血症的发生率及补磷对术后低磷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6 0例重症监护病房 (ICU)中腹部大、中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磷等生化指标 ,了解术后低磷血症的发生率 ;并观察术前不同饮食情况对术后血磷水平的影响。 43例术后低磷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补磷组及对照组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钙、磷等生化指标 ,白细胞介素 2 (IL 2 )水平 ,握力以及术后 10d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情况。结果 手术后患者的平均血磷浓度有较明显下降 (P <0 .0 5 ) ,术后低磷血症的发生率为 71.7%。术前饮食不良患者血磷浓度下降尤为明显。补磷组患者的血磷、白细胞介素 2及握力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P <0 .0 5 )。结论 腹部大、中手术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血磷下降 ,术前饮食不良者尤为明显 ;补磷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术后低磷血症患者的预后情况。
方仲雄朱捷
关键词:低磷血症肠外营养预后腹部手术
POSSUM评分预测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的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POSSUM评分在预测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8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以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并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结果以POSSUM评分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1)为(61.2±19.8)%,实际发生率为59.2%,O/E值(观测值/预测值)为0.97。根据R1值高低分成4组,各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676),低危组(<40%)O/E值为1.8,而极高危组(≥80%)O/E值为0.54。随着Rl值的升高,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有上升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SSUM评分预测死亡率(R2)为(17.4±9.9)%,P-POSSUM评分预测死亡率(R3)为(7.6±6.0)%,而实际死亡率为2.6%,O/E值分别是0.15和0.34。结论 POSSUM评分适用于预测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但同时存在低估和高估风险的可能。POSSUM评分和P-POSSUM评分都存在高估死亡率的风险。
丁皓陆琪朱捷王校红
关键词:POSSUM胃肿瘤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52
2004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1~2002年外科收治的年龄超过或等于70岁的45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胞胀或不适(74.3%),以及消瘦(53.3%)和食欲下降(47.1%)。临床Ⅲ、Ⅳ期患者占63.9%。413例患者予以手术治疗,胃切除316例(76.5%),其中根治性切除231例(73.1%),姑息性切除85例(26.9%)。并存有重要器官慢性病变238例(52.7%),出现术后并发症194例(47.0%)。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32.9%,其中胃切除患者为43.0%,根治性切除患者为57.9%,姑息性切除患者为2.7%。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多为临床Ⅲ、Ⅳ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提高早期诊断率;适宜的手术治疗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应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程爱群李翔朱捷葛睿杜卫东秦朝晖
关键词:老年胃癌外科治疗围手术期
186例老年大肠癌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附290例非老年大肠癌对照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比较、分析我院自1990年至1997年收治的老年(≥60岁)与非老年大肠癌术后患者在11个临床观察项目中的构成比及五年生存率的差异,并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老年大肠癌术后的独立预后指标。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构成比上:老年组中有肠癌家族史的比例较低,合并其他器官疾病的比例较高,右半结肠肿瘤较多,Dukes分期较晚,手术根治率低,术后并发症较多,与非老年组相比上述差异明显(P值均小于0.05)。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总的五年生存率差异并不明显(P=0.43),但老年组中DukesC、D期患者、姑息性手术后或坚持综合治疗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非老年组为高(P值小于0.05)。肿瘤分期、手术方法、综合治疗是影响老年大肠癌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性别、有无家族史或合并疾病、CEA水平、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术后并发症的有无及术后化疗对老年大肠癌的预后影响不明显。结论初步发现老年大肠癌具有家族史的比例较低、合并病较多、肿瘤发生位置上移、病期较晚、手术根治率低及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但如能及早发现肿瘤、积极采取适当的手术方法并辅以综合治疗措施,其预后较好。
朱捷钱敏周俊文王少林
关键词:老年人大肠癌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