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9篇外科
  • 7篇外科手术
  • 6篇老年
  • 4篇乳腺
  • 4篇肿瘤
  • 4篇腺癌
  • 4篇高龄
  • 3篇乳腺癌
  • 3篇老年人
  • 3篇腹部
  • 3篇病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手术期处理
  • 2篇术后
  • 2篇切口
  • 2篇外营养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机构

  • 16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作者

  • 17篇李翔
  • 12篇程爱群
  • 6篇唐健雄
  • 6篇翁永强
  • 5篇李蔚萍
  • 4篇朱捷
  • 3篇周轶群
  • 3篇罗恩钊
  • 3篇葛睿
  • 3篇陆琪
  • 3篇任玮
  • 2篇胡天华
  • 2篇袁祖荣
  • 2篇许怀宏
  • 1篇张立凡
  • 1篇苗华栋
  • 1篇殷于磊
  • 1篇梁志强
  • 1篇何苡
  • 1篇倪国兴

传媒

  • 3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肿瘤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间质瘤8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GIST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食管1例,胃部45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23例,结肠3例,直肠3例,盆腔和后腹膜9例。行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术7例;1例直肠GIST经肛门切除;79例行开腹手术,其中8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行局部切除或活检,71例完整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55例获随访,13例术后复发,其中10例出现肝脏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是GIST治疗的首选,对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胃肠间质瘤病人需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陆琪李蔚萍程爱群李翔王巍唐健雄袁祖荣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靶向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大肠型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结果 大肠型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块及大便性状与习惯改变为主。病变主要位于盲肠 (9例 )和升结肠 (8例 )。 2 1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临床分期ⅠE 期 7例 ,ⅡE 期 8例 ,ⅢE 期 6例。术前误诊率 81.0 %。手术切除率 81.0 %。 5年生存率 32 .6 %。结论 手术切除是本病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主要手段。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加术后化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临床分期、根治手术。
程爱群翁永强李翔朱捷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恶性淋巴瘤
肺癌剖胸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肺癌外科手术切除率和治疗效果,本文对48例肺癌剖胸病人的本前X线、纤史镜、CT检查所见及剖胸探查结果和肺癌病理类型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着重指出传统的X线和纤支镜检查对来前判定中央型肺癌能否切除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并指出高质量的CT检查对中央型肺癌是否适于外科手术具有指导意义。推荐才剖胸肺癌病人应用选择肺动脉括管、皮下埋藏化疗系技术,定期经肺动脉化疗,以弥补单纯开胸探查之不足,为晚期肺癌的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
唐志德梁志强何苡李殿清马春茂李翔倪国兴
关键词:剖胸探查中央型肺癌外科手术药物疗法
不同成像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比较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评价 B超 ,钼靶和磁共振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 48位女性乳腺肿块病人的 B超 ,钼靶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和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B超、钼靶和磁共振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6 6 .7% ,5 6 .8%和 92 .6 %。 B超对 <1.0 cm病灶易漏诊 ,钼靶则易误诊 .对恶性病变 ,〈40岁的妇女 B超诊断符合率 10 0 % ,而 >40岁的钼靶符合率优于 B超。结论  B超和钼靶检查简便、价廉、诊断准确率也较高 ,目前仍为乳腺肿块诊断的主要手段。对 B超、钼靶难于确诊的病例 ,宜进一步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任玮李翔周轶群沈晓咏
关键词:乳腺肿瘤B超磁共振成像
扶正祛邪法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3
2003年
为观察扶正祛邪法对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疗效 ,将 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化疗期间接受中医治疗 ,对照组常规处理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 ,比较两组患者在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免疫功能、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在白细胞抑制、恶心呕吐、部分细胞免疫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在心肌损害、肝肾功能及淋巴转移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的中医治疗可部分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毒副作用 ,提高其免疫功能。
翁永强唐汉钧程爱群唐健雄陈玉英李翔
关键词:扶正祛邪法乳腺癌患者化疗毒副作用中医治疗
运用整形外科技术预防普外科术后疤痕畸形的初步经验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观察将整形外科技术运用到普外科手术中预防疤痕畸形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 102例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研究组)的切口设计、软组织处理和切口缝合中运用整形外科技术,术后 6 个月起随访,并根据自行设计的疤痕临床评估表对术后疤痕进行评分。随机抽取同期 102 例采用传统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研究组疤痕评估的优良率达92.2%,对照组为3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运用整形外科技术可预防普外科手术后疤痕畸形的形成,满足患者求美的愿望,符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模式。
任玮周轶群李翔袁祖荣
关键词:疤痕整形外科技术术后畸形普外科手术切口缝合
添加谷氨酰胺双肽的低热量肠外营养在高龄腹部手术病人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添加谷氨酰胺 (Gln)双肽的低热量肠外营养 (PN)在高龄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4 0例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所有病人术后第 1~ 6天接受等热量 83.6kJ/ (kg·d)、等氮 0 .16 g/(kg·d)的PN支持 ,研究组病人另增加 0 .3g/ (kg·d)的Gln双肽。术前及术后第 1、7天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IgG、IgA和IgM ,并进行淋巴细胞计数 (LCC)。计算术后第 1、4、7天氮平衡。  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值均较术前下降 ,对照组下降明显 (P <0 .0 5 ) ;术后LCC均较术前升高 ,尤以研究组升高显著 (P <0 .0 1)。累积氮平衡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结论 :添加Gln双肽的低热量肠外营养在高龄腹部手术病人中使用安全 ,具有改善氮平衡。
程爱群翁永强李翔李蔚萍俞文鸿罗恩钊
关键词:谷氨酰胺双肽肠外营养高龄腹部手术
磁共振在乳腺肿瘤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0年
任玮苗华栋唐健雄许怀宏李翔周轶群
关键词:乳腺癌核磁共振法NMR
腹壁切口疝临床分析(附130例报告)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30例腹壁切口疝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年龄 6 2 .8岁 ,女性占 5 8.5 %。术后一年内发病占 5 6 .2 % ,五年后发病占 2 6 .9%。纵型切口占 85 .4 % ,下腹部切口占 6 6 .9%。切口二期愈合者为 4 4 .6 %。 5 6例合成材料修补手术复发率为 7.1 %。结论 伤口二期愈合、腹内压升高、肥胖和糖尿病、老年人、女性、纵型切口、下腹部切口等是腹壁切口疝的致病因素 ;避免伤口感染 ,防治腹内压升高 ,促进伤口愈合 ,保证缝合质量是预防切口疝关键 ;大切口疝需使用合成材料修补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
李翔程爱群钱敏唐健雄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病因外科手术修补术
高龄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探讨高龄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例 70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4 7例 (81.0 % )术前有重要器官病变 ,主要是心血管疾病 39例 (6 7.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8例 (31.0 % ) ,糖尿病 15例 (2 5 .9% )。术后并发症主要在心血管系统 18例 (31.0 % ) ,呼吸系统 2 3例 (39.7% ) ,伤口裂开 2例。无吻合口瘘、伤口或腹腔感染发生。结论 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肺疾病 ,其次原因是急诊手术、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年龄大、营养免疫状况低下。应根据老年生理病理的特点和器官功能的状态 ,术前全面评估和准备 。
程爱群李翔翁永强朱捷罗恩钊
关键词:腹部手术老年人围手术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