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一兵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河段
  • 2篇航道
  • 1篇蓄水
  • 1篇蓄水前后
  • 1篇整治工程
  • 1篇三峡大坝
  • 1篇三峡工程
  • 1篇输沙
  • 1篇水沙
  • 1篇水沙变化
  • 1篇水沙变化分析
  • 1篇水位
  • 1篇通航
  • 1篇通航安全
  • 1篇通航净空
  • 1篇通航净空尺度
  • 1篇通航水域
  • 1篇推移质
  • 1篇推移质运动
  • 1篇桥跨

机构

  • 6篇交通运输部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交通建设...

作者

  • 6篇李一兵
  • 2篇刘鹏飞
  • 1篇王丽铮
  • 1篇杨云平
  • 1篇马殿光
  • 1篇张明进
  • 1篇刘万利
  • 1篇朱玉德
  • 1篇胡旭跃
  • 1篇张明
  • 1篇张华庆
  • 1篇王常红
  • 1篇张波
  • 1篇陈辉
  • 1篇方宁
  • 1篇金雁
  • 1篇黄煜辉
  • 1篇胡翩
  • 1篇陈体前
  • 1篇李亚俊

传媒

  • 2篇水道港口
  • 1篇交通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桥梁通航安全影响论证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被引量:11
2014年
在桥梁通航安全影响论证中,桥梁选址、通航净空尺度及桥跨布置是最重要的论证内容。在桥梁通航安全影响论证时,经常因对引用的标准产生理解偏差,从而得出不同的论证结论。根据多年参与桥梁通航论证研究报告编写、审查以及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的体会,对目前桥梁通航安全影响论证中常见的安全距离计算、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确定、桥梁通航净空宽度的确定以及通航孔的桥跨及桥墩布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解读现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其基本原则为:既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又不生搬硬套。在满足代表船型的船舶或船队通航安全的前提下,需要根据桥梁跨越航道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李一兵何文辉
关键词:桥梁通航水域通航净空尺度桥跨布置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监利站水沙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随着三峡水库的蓄水运用,清水下泄使坝下游河床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刷,江湖关系发生改变,引起水沙特性的改变。对收集到的三峡蓄水前后监利站实测水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峡蓄水运用后监利站年平均流量减小,年内汛期流量削减,枯季流量增大,其中主汛期6~9月份平均流量建库后较建库前减少了6%~15%,主汛后10月份和11月份流量减小幅度分别为12%与15%,枯水期1~4月流量平均增幅6%~13.3%,年内流量变幅减小,同流量条件下水位降低。蓄水后监利河段含沙量显著减少,减少率最多达到74.6%。悬沙中值粒径和床沙中值粒径均增大,河床呈粗化趋势。
刘鹏飞李一兵
关键词:水沙变化荆江河段三峡工程
中越红河跨国航运复航关键技术研究
王益良陈辉张波王常红王丽铮金雁田朝明李一兵李亚俊谢玲玲方宁张明陈体前胡翩黎国森黄煜辉王永成马殿光
项目针对红河河口港建设工程和中越红河界河航运开发工程的实际需要,采用现场查勘、调研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及物理模型试验等研究手段,开展并完成了中越红河跨国航运合作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港口布局和码头结构型式研究以及航道通航条件...
关键词:
关键词:码头结构
三峡大坝下游河道枯水位与航道水深资源利用关系研究
航运功能是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航运开发程度与河道冲淤及枯水位密切相关.长江中下游航道素有"黄金水道"的美誉,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纽带,研究其河道枯水位变化及航道水深提升空间具有重要价值.2003-2...
杨云平张明进李一兵张华庆刘怀汉
关键词:航道开发
长江长河段系统治理技术研究
刘万利李一兵朱玉德李旺生张明进张华庆平克军李青云黄颖白静
该项目共有四个专题,分别为:长江下游江心洲~乌江长河段河床演变宏观分析研究;长江中下游典型长河段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长江中下游典型长河段航道整治目标河型、治理时机选择及整治思路研究;长江中游界牌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效果分析...
关键词:
关键词:航道整治工程
弯曲河段推移质运动方式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在天然连续弯曲河段的概化模型上进行推移质输沙试验,分析不同弯道段推移质泥沙运动的特点,绘制了泥沙运动轨迹图.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连续弯道中,推移质泥沙运动轨迹不同,凹岸来沙和凸岸来沙向下游输移时呈现不同的特点.连续弯道的前、后两弯的形态和过渡段的河床形态影响泥沙运动路线,决定泥沙输移方式.
刘鹏飞李一兵胡旭跃
关键词:弯曲河段连续弯道推移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