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虹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慢性
  • 4篇结肠
  • 3篇胃炎
  • 3篇消化道
  • 3篇疗效
  • 3篇内镜
  • 3篇镜检
  • 3篇溃疡
  • 3篇化道
  • 2篇阳性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内窥镜
  • 2篇内窥镜检
  • 2篇内窥镜检查

机构

  • 12篇肇庆市第二人...

作者

  • 12篇李国虹
  • 4篇陈其铭
  • 1篇沈均南
  • 1篇李景隆
  • 1篇王小燕
  • 1篇黄伟建
  • 1篇沓世念
  • 1篇黄志伟
  • 1篇余惠兰
  • 1篇陈月华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成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肇庆医学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下注射雷尼替丁及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1999年
我们在急诊内镜下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在出血灶周围注射雷尼替丁.出血灶表面局部喷洒高浓度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有很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李国虹陈其铭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凝血酶雷尼替丁内镜下注射急诊内镜局部喷洒
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观察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HP的杀灭效果。方法 :内镜确诊HP阳性的慢性糜烂性胃炎 90例。治疗组 5 0例口服胃乃安胶囊 ,每次 4粒 ,每日 3次。饭前半时服。对照组 40例口服复方氢氧化铝片 ,每次 2片 ,每日 3次 ,饭前半时服。两组病人均服药 6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2 % ,对照组有效率 6 7.5 % ,两组对比 ,x2 =2 3.87,P <0 .0 1,显著差异。HP阴转 :治疗组 5 8% ,对照组 2 7.5 % ,两组对比 ,x2 =8.37,P <0 .0 1,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胃乃安胶囊治疗HP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好 ,安全 。
李国虹邱筱影陈其铭
关键词:慢性糜烂性胃炎HP阳性胃乃安胶囊疗效观察
下消化道出血的150例纤维结肠镜检查
1999年
本文总结了作者操作的150例下消化道出血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部分病例的诊断经手术后证实。分析了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组成及出血特征。对部分患者进行了X线与内镜的对比,
李国虹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纤维结肠镜检查X线内镜病例病因
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5 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 ( 3 3例 ) ,用中医辩证论治加西药雷尼替丁。对照组 ( 2 2例 ) ,用阿莫西林 +雷尼替丁。结果 :溃疡愈合率 ,中西医结合组为 88% ,对照组为 64 % ,(χ2 =4.5 ,P <0 .0 5 ) ;H P清除率 ,中西医结合组为 75 % ,对照组为 5 0 % ,( χ2 =3 .87,P <0 .0 5 )。中西医结合组中溃疡愈合 ,HP根除的 2 5例患者 ,6个月以后胃镜复查 ,溃疡无复发 ,H P均阴性。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 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 ,且副作用少。
李国虹陈其铭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
100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检查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利用内镜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组成.方法对1000例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的患者,在距首次出血72h以内进行内镜检查.男603例,女397例,年龄16岁~87岁,平均年龄40.9岁.部分病例诊断经手术或内镜活检后确诊.所有患者均作Hp检测.结果食管癌14例,食管炎10例,食管溃疡8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52例,责门粘膜撕裂症11例胃溃疡189例,胃癌102例,胃炎91例,出血性胃炎50例,残胃炎25例,胃异位胰腺2例,胃底血管畸形5例,吻合口溃疡1且例十二指肠溃疡227例,复合性溃疡45例,出血性十二指肠炎31例,肠蛔虫症7例,十二指肠憩室5例,十二指肠脉瘤样息肉6例,荨麻诊6例,肝胆胰疾病17例(胰头癌3例,胆管胆囊结石8例,肝癌4例,肝脓疡2例).不明69例.镜检阳性率93.1%.Hp阳性率62.1%.结论出血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慢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胃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其他.消化性溃疡为出血首位病因.
李国虹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食管肿瘤胃炎
慢性心衰患者的胃粘膜特点
1998年
目的利用内镜了解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特点.探讨老年人对内镜检查的适应能力.方法肺原性心脏病15例,高血压心脏病1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2例.男28例,女12例,60岁~70岁30例,70岁以上10例、入院生命体征稳定后即行内镜检查.个别精神紧张者术前肌注要定,不用解痉药物.在观察十二指肠球部、胃以后,在距幽门口2cm~3cm处活检2块,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均做病理活检.取同期住院相同年龄但无心衰患者的40例内镜检查对比.结果心衰组食管静脉曲张4例,食管癌1例,出血性胃炎10例,萎缩性胃类9例,急性胃溃疡7例,慢性胃溃疡2例,胃癌5例,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各回例.无正常胃粘膜相,无心衰组正常胃粘膜10例.心衰组Hp阳性26例,65%.无心衰组Hp阳性16例,40%.心衰组并发症10%,无心衰组并发症2.5%,作相应处理均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胃粘膜屏障功能极差,易上消化道出血.正常胃粘膜少,发生胃癌的倾向较高.内镜检查准确,仍较安全.
李国虹
关键词:充血性胃疾病十二指肠疾病内窥镜检查
灌肠加中药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被引量:2
2002年
为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将临床、内镜和病理确诊为UC患者51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用柳氮磺吡啶(SASP)3g粉碎后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加温至36℃左右,灌肠,每晚1次,连用6周。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加用中药。近期痊愈率治疗组66.7%,对照组38.1%(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1.4%(P<0.05)。6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5.0%,对照组25.0%(P<0.05)。结果表明,灌肠加中药口服治疗UC,疗效佳,副作用小。
李国虹邱筱影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柳氮磺吡啶中药UCSASP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02年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内镜确诊为UC患者51例。对照组 21例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3g粉碎后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加温至37℃左右,灌肠,每晚1次,连用 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中医辨证分:温热下注大肠,寒热错杂、肝旺脾虚三型,分别按证型用中药。结果治疗组近期痊愈率为66.7%,对照组近期痊愈率为38.1%,x^2=4.07,P<0.05 ,差异有显著性。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1.4%,x^2=4.48,P<0.05,差异显著。6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5%,对照组25%,P<0.05,差异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佳,副作用小。
李国虹邱筱影王小燕
乙肝患者HBV前S1抗原与HBV-DNA相关性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e抗原(HBeAg)、HBV-DNA含量的相关性,以评价Pre-S1Ag检测在乙型肝炎诊疗中的价值。方法:临床采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标本315例,以ELISA法检测Pre-S1Ag和HBeAg,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并分析Pre-S1Ag、HBeAg和HBV-DNA的关系。结果:Pre-S1Ag与HBeAg、HBV-DNA之间存在关联性(χ2分别为85.2、159.22,P<0.01)。HBeAg阴性组(e抗体为阳性)Pre-S1Ag的阳性率为37.0%,HBV-DNA的阳性率为43.2%。HBV-DNA阳性(≥500copies/mL)患者Pre-S1Ag阳性率为84.2%,HBeAg阳性率为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患者Pre-S1Ag阳性率随HBV-DN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re-S1Ag灵敏度、准确度、优势比(84.2%、85.7%、39.1)优于HBeAg(52.6%、69.2%、18.7),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相近(88.0%vs 94.4%,91.4%vs 93.4%,7.01 vs9.39)。结论:Pre-S1Ag较HBe Ag能更敏感、更准确地反映HBV复制情况,与HBV-DNA的相关程度更高,在乙型肝炎诊疗中有较高价值。
黄志伟沓世念李国虹沈均南黄伟建陈其铭
关键词:PRE-S1抗原HBEAGHBV-DNA
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慢性结肠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慢性结肠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住院确诊慢性结肠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使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药物停留时间长短、灌肠液外溢次数、大便性状改变及便意的时间。结果:实验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便意、药物停留时间明显延长,药液外溢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患者耐受性及舒适度明显提高。
陈月华余惠兰李国虹陈业令
关键词:保留灌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