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妍淳

作品数:27 被引量:128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9篇耐药
  • 9篇杆菌
  • 8篇鲍曼不动杆菌
  • 8篇不动杆菌
  • 6篇耐药性
  • 6篇克雷伯菌
  • 6篇降钙素
  • 6篇降钙素原
  • 5篇毒力
  • 5篇预后
  • 5篇肺炎克雷伯
  • 5篇肺炎克雷伯菌
  • 4篇血流感染
  • 4篇药敏
  • 4篇原菌分布
  • 4篇病原菌
  • 4篇病原菌分布
  • 3篇血培养
  • 3篇血清
  • 3篇血清降钙素原

机构

  • 27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海河医...

作者

  • 27篇胡志东
  • 27篇李妍淳
  • 17篇田彬
  • 7篇李金
  • 6篇余倩
  • 6篇李静
  • 5篇李静
  • 4篇岳娜
  • 4篇徐海茹
  • 4篇刘学欣
  • 4篇蔡鲜
  • 3篇何翠娥
  • 3篇柴艳芬
  • 3篇李真玉
  • 2篇陆坤
  • 1篇刘刚
  • 1篇杨华
  • 1篇符磊

传媒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全国临床免疫...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荚膜型和毒力基因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CAK)与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HAK)、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HMVKP)与普通肺炎克雷伯菌(CKP)主要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的差异,并探讨毒力因子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分离于临床血流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菌41株,利用拉丝试验检测高黏液(HMV)表型,PCR方法及基因测序检测主要荚膜型和毒力基因,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菌株耐药性检测。结果 17株(41.5%)拉丝试验阳性;主要荚膜分型K1型8株(19.5%),K2型5株(12.2%),K57型3株(7.3%),3类荚膜血清型共占39.0%;黏液表型编码基因A(rmp A)阳性19株(46.3%),其中16株HMV表型阳性;20株菌需氧菌素基因aerobactin阳性,其中19株rmp A阳性。CAK与HAK的HMV表型(65%/19%)、rmp A(70%/2.38%)、aerobactin(70%/28.6%)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VKP与CKP的荚膜血清型K1(35.29%/8.33%)、毒力基因rmp A(94.12%/12.5%)和aerobactin(94.12%/16.67%)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P耐药情况较HMVKP严重。非产ESBL菌株较产ESBL菌株的HMV表型、高毒力荚膜型K1/K2/K57及毒力基因rmp A和aerobactin的阳性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毒力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主要见于CAK,且HMV表型菌株携带更多的毒力因子,这类菌株大多为非产ESBL的敏感株。
余倩李静李妍淳田彬胡志东
关键词:毒力肺炎克雷伯菌黏液
2014-2020年天津某院真菌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2014—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真菌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为真菌血症临床诊断和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真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WHONET 5.6软件对血培养分离的酵母样真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年间共分离出酵母样真菌401株,分离率较高的为近平滑念珠菌(199株,49.63%)、白念珠菌(62株,15.46%)、热带念珠菌(37株,9.23%)和光滑念珠菌(37株,9.23%)。真菌血症患者以男性(63.34%)居多,≥65岁老年人占56.11%。酵母样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不同菌种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不同。结论近平滑念珠菌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真菌血症患者分离率最高的真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红酵母属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相对较低。了解医院真菌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对真菌血症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李妍淳田彬岳娜胡志东
关键词:真菌血症血培养酵母样真菌耐药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及毒力因子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的耐药机制及毒力特点进行分析。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CRKP 20株,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乙二胺四乙酸( EDTA)双纸片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查,采用PCR方法、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结果20株CRKP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均≥80.0%,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敏感,敏感率≥70.0%。检出碳青霉烯酶KPC和NDM基因,分别为7株(35.0%)和8株(40.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以SHV基因检出率最高,为16株(80.0%),DHA质粒介导的产AmpC酶基因检出2株(10.0%)。8株(40.0%)和13株(65.0%)分别存在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K35和OmpK36缺失。耐药基因组合方式以携带碳青霉烯酶,同时携带 ESBLs 和/或合并膜孔蛋白变异为主,占70%(14/20);其次是携带ESBLs和/或合并膜孔蛋白变异,占30.0%(4/20)。检出荚膜血清K1型3株、K57型1株,4株均为产KPC基因菌株。 rmpA基因阳性8株(40.0%),均产碳青霉烯酶,其中5株产KPC,2株产NDM,1株同时产KPC和NDM基因。 aerobactin基因阳性6株(30.0%),4株产KPC基因。 FimH-1基因20株(100.0%)均阳性。结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分离的CRKP主要耐药机制是携带KPC和NDM基因,ESBLs合并膜孔蛋白缺失也是导致耐药的重要原因,且产KPC基因的荚膜血清型菌株分离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余倩胡志东田彬李妍淳李静徐海茹
关键词:克雷伯菌多药细菌荚膜
3种方法评估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体外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3种药敏方法在判定菌株对替加环素不敏感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Vitek 2 Compact系统测定的对替加环素不敏感菌株110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59株,鲍曼不动杆菌51株。纸片扩散法及MIC Test Strip(MTS)法进行复核检测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结果:以MTS法为参考方法,Vitek 2法检测菌株与MTS法的一致率,MTS法采用EUCAST折点优于FDA折点,并且误差率较FDA折点低。Vitek2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与MTS法的一致率高于纸片法,而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一致率低于纸片法。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Vitek 2 MIC50较MTS MIC50高一个稀释度。CRAB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MTS法/FDA折点),CSAB的中介率为77.8%,未发现耐药株。结论:Vitek 2法与纸片法均不能作为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的常规方法,应采用MTS法或肉汤稀释法对不敏感菌株进行复核。
余倩胡志东李静李妍淳李金
关键词:替加环素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微生物敏感性实验体外
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意义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意义。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67例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50例、SIRS组(非细菌性)17例,同时收集非SIRS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根据28d预后将脓毒症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两个亚组。于入院第1天、第4天晨时取血,动态观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等炎性指标变化,同时记录当日最高体温。结果脓毒症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PCT高于SIRS组及对照组[6.68μg/L(1.16~12.46μg/L)比0.22μg/L(0.05~0.54μg/L)比0.05μg/L(0.05~0.27μg/L),P〈0.05];死亡组15例患者血清PCT高于生存组35例患者[11.89μg/L(10.00~28.67μg/L)比2.44μg/L(1.11~10.00μg/L),P〈0.05];脓毒症组患者血清PCT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11,P=0.000);PCT的受试者特征操作曲线下面积高于CRP、WBC、N、ESR;生存组血清PCT呈下降趋势直至正常,死亡组无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血清PCT是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一个较好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其他炎性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能够反映疾病预后。
李真玉柴艳芬胡志东李妍淳
关键词:脓毒症C反应蛋白质预后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在区分不同病原体引起血流感染的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区分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血流感染及鉴别诊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31例同时送检血培养及PC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ROC曲线确定降钙素原的Cut-off值,采用秩和检验比较PCT在血培养阴性与阳性组间、不同病原体组间结果有无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CNS血流感染组与血培养污染组间结果有无差异。结果:PCT区分血培养阴性与阳性、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CNS血流感染与血培养污染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1 ng/m L、16.45ng/m L、1.34 ng/m L。PCT在血培养阴性与阳性组、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组、革兰氏阴性菌与真菌组以及CNS血流感染组与血培养污染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定量检测对预判血流感染、区分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或真菌血流感染及鉴别诊断CNS引起的血流感染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蔡鲜胡志东余倩李妍淳李金徐海茹
关键词:降钙素原血流感染污染
血流感染患者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毒力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检测来自血流感染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及高黏液性状,比较不同来源、不同表型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差异.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分离于临床血流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菌41株,利用拉丝...
余倩李静李妍淳田彬胡志东
2013年医院腹腔感染患者腹腔引流液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腹腔感染患者腹腔引流液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腹腔感染患者腹腔引流液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法、微量肉汤稀释(MIC)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9例送检腹腔引流液中,有170例(51.7%)分离出病原菌20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2株(39.6%),革兰阴性菌113株(54.6%),真菌12株(5.8%);分离率最高的前5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6株(22.2%)、肠球菌属细菌40株(19.3%)、肺炎克雷伯菌13株(6.3%)、铜绿假单胞菌13株(6.3%)、表皮葡萄球菌12株(5.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分别为50.0%与7.7%。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0.8%、81.8%。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7%、23.1%、3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77.8%、81.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分别分离出64株(31.0%)、143株(69.0%),ICU中排在首位的是大肠埃希菌(20.3%)。结论:腹腔引流液主要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肠球菌属;细菌耐药趋势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增长与传播。
刘学欣何翠娥李妍淳田彬胡志东
关键词:腹腔感染腹腔引流液细菌耐药
血流感染患者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毒力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检测来自血流感染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及高黏液性状,比较不同来源、不同表型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分离于临床血流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菌41株,利用拉丝试验...
余倩李静李妍淳田彬胡志东
文献传递
血流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及毒力因子研究
蔡鲜胡志东李静李妍淳田彬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