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崇智

作品数:91 被引量:558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4篇耐药
  • 37篇耐药性
  • 31篇抗菌
  • 25篇细菌
  • 18篇沙星
  • 16篇体外抗菌
  • 15篇体外
  • 15篇耐药性监测
  • 14篇内酰胺酶
  • 14篇抗菌活性
  • 13篇活性
  • 12篇细菌耐药
  • 12篇菌药
  • 12篇抗菌药
  • 11篇药物
  • 11篇细菌性
  • 11篇细菌性感染
  • 11篇抗生素
  • 10篇氧氟沙星
  • 10篇药性分析

机构

  • 7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7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汕头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第二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三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重庆市急救医...
  • 1篇开滦总医院
  • 1篇自贡市第四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91篇李崇智
  • 50篇黄文祥
  • 44篇郑行萍
  • 28篇刘成伟
  • 25篇贾蓓
  • 25篇刘鸿渝
  • 23篇王其南
  • 21篇卓超
  • 15篇蒋玉富
  • 13篇余登高
  • 12篇袁喆
  • 11篇肖永红
  • 10篇杜继昭
  • 10篇钱元恕
  • 8篇朱卫民
  • 8篇辛小娟
  • 7篇陈海
  • 5篇赵启全
  • 5篇史芳静
  • 5篇杨均均

传媒

  • 4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4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中国新药与临...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抗感染化...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第二届全国细...

年份

  • 3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院3年细菌的耐药监测研究
目的分析我院3年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根据CLSI标准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年临床分离的4916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2.7%,革兰阴性菌占77.3%...
毛静贾蓓黄文祥李崇智刘成伟
关键词: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
文献传递
395株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分析我院2010—2012年临床分离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CLSI标准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近3年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肠球菌395株,其中粪肠球菌180株、屎肠球菌178株、鹑鸡肠球菌23株、鸟肠球菌13株和1株酪黄肠球菌。分离出的肠球菌主要来源于尿液(31.9%)、分泌物(27.3%)和引流液(10.9%)。在受试抗菌药物中,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79.9%),其次为高浓度庆大霉素(70.1%),氨苄西林(63.5%),环丙沙星(61%)以及呋喃妥因(24.4%)。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则较低(分别为1.3%、1.3%和0.9%),分离出2株同时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屎肠球菌、3株耐万古霉素的鹑鸡肠球菌和3株耐替考拉宁的鹑鸡肠球菌,检出2株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结论本次肠球菌属细菌耐药监测中,不同种的肠球菌其耐药性有较大差异,但肠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仍然保持很高的敏感性。
熊域皎贾蓓赵启全简丽黄文祥李崇智
关键词:肠球菌耐药抗菌药物
产金属β-内酰胺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所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酶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测定产酶株所产β-内酰胺酶对亚胺培南的稳定性和丝氨酸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保护效应;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用PCR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全基因,并测序。结果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4株,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酶稳定性试验显示,4株产酶菌产碳青霉烯水解酶。酶抑制试验表明,克拉维酸对这4株菌所产酶无抑酶保护效应,而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EDTA对4株菌所产酶有抑制作用,且酶活性能被ZnCl2复活。等电聚焦显示,2株菌(710、750)产的碳青霉烯水解酶pI为6.6,1株菌(603)的pI为6.2,EDTA抑制试验证实均为金属β-内酰胺酶。PCR结果显示,以4株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所设计的金属β-内酰胺酶全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2株(750,710)扩增结果为阳性,进行序列分析,均为867bp。经GeneBank网上同源性比较,发现与金属酶L1的编码基因blaS(注册号AJ291672.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710和750号产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603号可能产非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
卓超钱元恕李崇智刘鸿渝郑行萍陈海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亚胺培南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性
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被引量:20
2000年
为监测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评价 E试验法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和 E试验法测定 6 0株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 MIC,并测定 E试验法的重复性和接种菌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拉西林和阿洛林的耐药率约为 2 0 % ,喹诺酮类抗生素中 ,只有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 (2 5 % ) ;头孢曲松和氨曲南耐药率高达 73%。阿米卡星仍较敏感 ,耐药率为 2 3.3% ,但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很高 ,分别为 46 .7%和 43.3%。 E试验法的重复性非常好 ,接种菌量对 MIC值影响较小 ,且 E试验法的结果与试管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黄文祥王其南曾爱忠郑行萍蒋玉富李崇智刘鸿渝陈海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E-TEST抗生素耐药性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评价国产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 5例患者接受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液 2 0 0mg ,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2 5例接受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2 0 0mg ,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疗程 5~14天。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6 4 %、5 6 % (P >0 .0 5 )与 92 %、88% (P >0 .0 5 )。两组的细菌阳性率、消除率分别为 96 %、10 0 %和 6 8%、10 0 %。临床分离的 4 1株致病菌对甲磺酸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头孢噻肟的敏感率分别为 10 0 %、95 .12 %、95 .12 %、92 .6 8%、97.5 6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 .77%和 2 0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液治疗中、重度细菌感染安全。
余泽波肖永红蔡素芳李崇智刘鸿渝
关键词:甲磺酸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细菌性感染
E试验对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用 E试验法对我院监护病房分离的 2 0 0株革兰氏阴性杆进行 13种抗菌剂的体外敏感度测定 ,同时用经典的试管双倍稀释法作比较 ,以评价 E试验法在研究细菌耐药性方面的作用 ;进一步用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检测对头孢他啶 MIC≥ 2 μg/ml的菌株中的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产生菌。结果 药物的抑菌率分别是 :亚胺培南 91% ,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均为 82 %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81% ,头孢他啶76 % ,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各为 6 6 %和 6 8%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均为 6 0 % ,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各为 5 7%和 5 8% ,头孢呋新 35 %。 E试验法和试管法的符合率为 78.9% ,但前者重复性更好。从80株对头孢他啶 MIC≥ 2 μg/ml的菌株中筛选出 ESBL 产生菌 9株 ,主要出现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结论 亚胺培南有较高抑菌率 ,且对 ESBL 产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在分别加用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抗菌活性均有所提高 ,表明酶抑制剂的应用亦是对付产酶耐药菌的策略之一。E试验法在研究细菌耐药性的方法中具有准确性高 ,重复性好 ,操作方便等优点 。
盛家琦王其南蒋玉富陈海刘鸿渝郑行萍李崇智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耐药性ESBL
重庆地区弓形体感染的进一步研究
1989年
本文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对重庆地区418份不同人群的血清检测了弓形体抗体IgG和IgM,抗体总阳性率22.0%。IgG-IFA阳性13.2%,IgM-IFA阳性5.5%,二者同时阳性者3.3%,说明重庆地区弓形体感染者并不少见。供血员100名的抗体阳性率38.0%,其中1名IgM-IFA效价达1∶1024。109名产妇及其新生儿的抗体阳性率各为14.7%及24.8%。对免疫缺损患者检测弓形体抗体系国内首次报告,该组患者100名的抗体阳性率为11.0%,且发现2例急性弓形体感染者,IgG-IFA效价均迭1∶16384。
邱仲达王其南曹珍修贾杰郑行萍李崇智Donald Armstrong
关键词:弓形体病
国产与进口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120例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用121例18~65 a的病人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国产头孢吡肟)61例和对照组(进口头孢吡肟)60例。给药方案均为2 g,iv,gtt,bid,疗程为7~14 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与有效率分别为66%,98%与80%,100%,细菌阳性率分别为79%与8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与1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与3%(P>0.05)。结论:国产头孢吡肟是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与进口头孢吡肟相当。
辛小娟袁喆黄文祥李崇智朱伟民于香安
关键词:抗感染药头孢吡肟随机对照试验双盲法呼吸道感染
产金属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株的耐药谱和基因型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产金属 β内酰胺酶 (MBL)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菌株同源性和耐药谱。 方法 :MBLE试验检测临床分离对亚胺培南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产MBL菌株 ;E试验检测MBL阳性株对 1 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 ;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 (ERIC PCR)方法确定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 :MBLE试验检测到MBL阳性株1 3株 ,为我院 1 998— 2 0 0 2年医院感染株 ,1 2株来源于下呼吸道感染 ,1株为尿路感染。 1 3株MBL阳性株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均耐药 ,对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环丙沙星等 6种抗菌药物呈现 8种耐药模式 ;ERIC PCR结果显示 ,1 3株MBL阳性株呈现 1 0种基因型 ,4株MBL阳性株为同一基因型 ,其余 9株为独立的基因型。综合分析 ,菌株来源、药敏谱和基因型与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我院产MBL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 ,其发生呈散发性 ,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可能是造成耐药谱和基因型多态性的主要原因。
卓超钱元恕郑行萍李崇智刘鸿渝陈海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谱
2535株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调查我院2011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参照CLSI 2011标准,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2535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7.5%,革兰阴性菌占72.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3.5%和77.6%;发现2株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然敏感率高,总耐药率<1%。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在65%以上,未发现泛耐药菌株。结论细菌的耐药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需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赵启全贾蓓简丽黄文祥袁喆朱卫民李崇智刘成伟
关键词:细菌耐药药物敏感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