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 作品数:267 被引量:1,47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微血管侵犯对单发小肝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微血管侵犯(MVI)对单发小肝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126例单发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年龄、性别、乙肝及(或)丙肝病毒感染、饮酒史、合并症、腹水、肝硬化、肿瘤大小、肿瘤分化、MVI、卫星结节、AFP、CA19-9、ALT、TBil对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及MVI与上述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单发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0%、60.3%、47.3%.单因素分析显示,MVI、合并症、肿瘤非高分化、肿瘤>4 cm是影响单发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MVI和合并症是影响单发小肝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MVI发生率为43.7%.其中无MVI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5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5%、67.6%、56.0%;有MVI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0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7.3%、50.9%、35.4%.单因素分析显示,AFP> 100 μg/L、肿瘤非高分化和卫星结节是MV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非高分化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VI是影响单发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无进展生存期的重要因素,AFP> 100 μg/L、肿瘤非高分化和卫星结节是MVI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肿瘤非高分化.
- 陈星李强荀晓冬周洪渊
- 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摘 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病死率,分析影响AM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0到2004年1023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并发症及预后.按是否合并DM,分为DM组与非DM组,其中DM患者164例(16.03%),回顾性比较DM组与非DM组临床特征.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Mann-Whitney U)检验,并对影响AMI住院病死率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与非DM组相比,DM组女性较多(40.2%vs.28.9%,P〈0.01),高血压和心绞痛患病率高(71.7%vs.41.6%,P〈0.01;57.3%vs.48.3%,P〈0.05),入院时间延迟,住院期间易并发肺水肿(18.9%vs.10.5%,P〈0.01),心律失常,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率较高(48.4%vs.25.4%,P〈0.05),治疗中利尿剂(43.9%vs.32%,P〈0.01),洋地黄类药物(27.4%vs.16.8%,P〈0.01)使用率高,住院病死率约为非DM组的两倍(17.7%vs.9.2%,P〈0.01).与保守治疗相比,急诊支架术可以降低DM患者病死率(χ~2=4.53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是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子(OR,2.109;95%CI,1.229~3.619).结论 AMI合并DM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多,住院病死率高.DM是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子.
- 谷世奎张梅黄体钢李杰李广平李强
- 关键词:心肌梗死糖尿病住院病死率预后
- 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治愈肝母细胞瘤1例
- 2006年
- 陈谦战忠利刘素香李强王展宏(校对)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 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瘤栓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伴门脉癌栓 (tumorthrombiinportalvein ,PVTT)外科手术后 ,门静脉灌注化疗的价值。方法 4 5例伴门脉主干或Ⅰ级分支癌栓的肝癌病人 ,在行手术切除后随机分组 ,一组行肝动脉化疗 ,同时行门静脉灌注化疗 (治疗组 ) ,另一组仅行肝动脉化疗 (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 6 ,12 ,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 85 1% ,76 5 %和 4 7 2 %。对照组为 73 3% ,5 9 2 %和 33 4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肝癌伴PVTT ,手术切除术后 ,为防治门脉癌栓导致肝内转移复发 ,术中除应尽量取净癌栓组织外 。
- 李强郝希山张忠国宋天强郝继辉马维东孙涛王殿昌
- 关键词:门静脉灌注化疗肝癌门静脉瘤栓
- 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内及门静脉灌注化疗的临床价值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行腹腔内注入药物及门静脉灌注化疗防治腹膜腔种植转移和肝转移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2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147例行开腹后腹膜腔内注入化疗药物丝裂霉素(MMC)20 mg,使整个手术操作在腹腔内有化疗药物的条件下进行,并术中经横结肠系膜静脉插管行门静脉灌注MMC 20 mg,防治肝转移;另133例不行以上药物腹腔注入和门静脉灌注,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54.4%和40.6%(P=0.034),腹膜腔内种植转移、转移复发发生率分别为5.4%和13.5%(P=0.017),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1%和12.7%(P=0.009)。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中行腹腔内化疗药物灌注,使整个手术在抗癌药物浸泡的腹腔内完成,是防止癌腹膜腔复发、种植转移的有效方法。门静脉灌注化疗防治肝转移是积极、有效的措施。
- 李强宋天强马维东武强王殿昌郝希山
- 关键词:胃肿瘤门静脉化疗
-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源性糖尿病(PHCHD)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68例PHCHD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肝大部切除19例,半肝切除13例,次半肝切除36例;术后单纯皮下注射胰岛素46例,胰岛素皮下注射加阿卡波糖口服22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PHCHD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本组中位生存期32个月,1、3、5 a生存率为76.13%、47.36%、36.12%。血清HCVAb、Child-Pugh分级、TNM分期、肝硬化、门脉瘤栓、血管侵犯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均<0.05);肝硬化、血管侵犯、门脉瘤栓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均<0.05)。结论手术切除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是治疗PHCHD的有效方法;肝硬化、血管侵犯、门脉瘤栓是影响PHCH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吉胜朴李强
- 关键词:肝肿瘤原发性肝癌肝源性糖尿病胰岛素
- 125I粒子植入治疗延迟性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延迟性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48例延迟性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59例延迟性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48例研究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23例,疾病稳定(SD)8例,疾病进展(PD)4例。59例对照组患者中,CR16例,PR28例,SD9例,PD6例。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5.0%,对照组患者的ORR为74.6%。Ridit分析的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P〉0.05)。研究组患者的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7.9%、83.3%和66.7%,对照组患者的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6.6%、84.8%和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延迟性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确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何津李强
- 关键词:结肠肿瘤
- 先天性耳聋婴幼儿听觉及语言中枢等相关脑区变化的fMRI研究
- 夏爽刘庆先李强李鹏郭文梅倪红艳龙淼淼祁吉
- 本研究应用组块设计的BOLD-fMRI对19例3.5岁以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婴幼儿和3例3.5岁以下正常听力婴幼儿进行研究,给予震动触觉刺激,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统计参数图5”(Statistical parametri...
- 关键词:
- 关键词:FMRI耳蜗语言中枢
- 23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临床少见的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56年1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23例脾原发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中男性12例,女性11 例,平均年龄44岁。所以患者均以脾脏为...
- 张汝鹏王殿昌李强孙涛郝希山
- 关键词:脾脏恶性淋巴瘤脾切除术化疗
- 文献传递
- 肝内胆管细胞癌104例外科治疗的回顾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 I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案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肝门淋巴结切除组、扩大肝门淋巴结切除组和淋巴结未切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104例ICC患者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2.1%、56.1%和43.7%,中位生存时间为34个月。肝门淋巴结切除组( n=21)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2.9%、28.6%和28.6%;扩大肝门淋巴结切除组(n=12)患者的1、2、3年生存率75.0%6、6.7%和33.3%;淋巴结未切除组(n=71)患者的1、2、3年生存率78.9%、62.5%和47.8%。三组之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两两比较,仅肝门淋巴结切除组与淋巴结未切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AJCC分期、分化、铁蛋白( Fer)、CA19-9、CEA、淋巴结转移( LNM)和淋巴结切除术( LND)对ICC患者预后的影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JCC分期、分化、Fer、LNM是影响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ICC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不明的前提下,常规进行淋巴结切除术不能使患者受益。但是,如果ICC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并且明确了具体的转移位置,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可使患者受益。年龄、分期、分化、Fer、LNM是影响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旬晓冬李强陈星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外科治疗淋巴结切除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