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新

作品数:239 被引量:1,08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167篇期刊文章
  • 6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6篇医药卫生
  • 25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军事

主题

  • 195篇病毒
  • 62篇抗体
  • 42篇综合征
  • 29篇基因
  • 28篇蛋白
  • 28篇实时荧光
  • 28篇发热
  • 27篇流感
  • 27篇出血热
  • 25篇血小板
  • 25篇血小板减少
  • 25篇荧光
  • 25篇发热伴血小板...
  • 24篇汉坦病毒
  • 23篇免疫
  • 21篇荧光定量
  • 21篇实时荧光定量
  • 20篇人源
  • 20篇细胞
  • 18篇疫苗

机构

  • 233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山东省疾病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吉林省疾病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辽宁省疾病预...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传染病预防控...
  • 2篇抚顺市疾病预...

作者

  • 239篇李德新
  • 163篇梁米芳
  • 155篇李川
  • 93篇李建东
  • 87篇张全福
  • 65篇孙丽娜
  • 50篇芜为
  • 45篇王世文
  • 39篇张硕
  • 39篇王芹
  • 35篇刘琴芝
  • 34篇黄晓霞
  • 27篇舒跃龙
  • 23篇刘洋
  • 15篇张福顺
  • 15篇郭元吉
  • 11篇毕胜利
  • 11篇曲靖
  • 10篇于建石
  • 9篇陆鹏

传媒

  • 70篇中华实验和临...
  • 61篇病毒学报
  • 5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卫生工程...
  • 2篇第七次全国肾...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8篇2022
  • 12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12篇2012
  • 18篇2011
  • 11篇2010
  • 27篇2009
  • 12篇2008
  • 11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2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制备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结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用灭活纯化的SFTSV病毒颗粒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分别分泌抗糖蛋白单抗和核蛋白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沉淀方法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特异性进行鉴定,并初步进行单抗效价、中和活性及亲和力等功能分析。结果显示,通过细胞融合和克隆化,共筛选出13株稳定分泌抗糖蛋白(Glycoprotein,GP)单抗和7株稳定分泌抗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鉴定显示获得的单抗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抗GP单抗中6株针对Gn,7株针对Gc,大部分的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滴度在1 280-20 480之间,其中4株抗Gn单抗具有中和活性。获得的7株抗NP单抗均与NP特异性结合,IFA滴度范围在5 120-20 480,均无中和活性。此外,经非竞争ELISA检测的两株抗GP单抗(1C8和1G8)均有较高亲和力。本研究为SFTS诊断方法的发展及SFTSV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阿茜刘林张硕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人源抗狂犬病毒糖蛋白Ⅲ号表位链置换基因工程抗体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获得针对狂犬病毒糖蛋白Ⅲ号表位的人源单抗,本研究采用噬菌体展示平台,对一株狂犬病毒糖蛋白Ⅲ号抗原表位的人源单抗CR4098采用链置换法进行改造。以CR4098单链抗体为骨架,从狂犬疫苗接种者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核酸逆转录,PCR扩增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替换CR4098的轻链基因,构建轻链置换文库。经纯化狂犬病毒aG株富集筛选,以上述筛选出的轻链阳性克隆为骨架,构建重链置换抗体库,富集筛选后通过ELISA和IFA鉴定阳性抗体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利用IgG表达载体VH/VK双质粒系统瞬时转染293T细胞实现IgG抗体的分泌型表达,通过亲和力测定和中和试验鉴定IgG抗体功能。结果显示,通过轻链置换,我们获得14株抗狂犬病毒scFv抗体,通过ELISA、IFA、亲和力测定及中和试验确定人源抗体RV3A5特异性结合狂犬病毒糖蛋白,对狂犬病毒CVS株和aG株均具有良好的中和活性,亲和力达到2.8×10-9 M。通过竞争ELISA对抗体结合表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RV3A5特异性识别糖蛋白Ⅲ号抗原表位。通过链置换法成功获得1株全新的针对狂犬病毒糖蛋白Ⅲ号表位的高亲和力人源中和抗体,为狂犬病毒抗体制剂鸡尾酒治疗奠定了基础。
孙丽娜刘洋李川李德新梁米芳
关键词:狂犬病毒单链抗体糖蛋白表位
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鸡尾酒暴露后预防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本研究对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鸡尾酒暴露后预防效果进行评价,选用狂犬病毒国内代表性疫苗株、实验室固定毒株及街毒株共11株病毒,通过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分析针对狂犬病毒糖蛋白Ⅰ、Ⅱ、Ⅲ号表位的三株单抗CR57(I)、RV08(II)和RV3A5(Ⅲ)及其鸡尾酒配伍的中和谱,在此基础上选用狂犬病病毒标准攻击毒株CVS-11感染仓鼠腓肠肌,进一步研究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抗及其鸡尾酒制剂暴露后保护效果,结果显示CR57、RV08、RV3A5及其三联配伍制剂对11株狂犬病毒均具有明确的中和作用,按中和效价1∶1∶1配伍组成的鸡尾酒组合制剂对这些毒株的中和能力没有减弱,表明三株抗体间无相互干扰,对个别毒株(JX08-45、Flury、SRV9)的中和活性表现出协同作用;三株单抗CR57、RV08和RV3A5单独应用或是三联配伍应用的暴露后保护率达100%,与HRIG单独免疫相比较具有更优秀的动物保护活性;在与疫苗联合应用方面重组人源单抗与HRIG在暴露后预防的效果相仿,均可达到100%的保护率,所以重组人源单抗具有替代HRIG应用于狂犬病暴露后预防与保护的潜力,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狂犬单抗鸡尾酒制剂的研发打下基础。
孙丽娜刘洋李川李德新梁米芳
关键词:狂犬病毒糖蛋白
寨卡病毒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被引量:1
2019年
为规范寨卡病毒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寨卡病毒病防治相关方案及指南等,制订了《寨卡病毒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包含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与控制等九个部分。本共识的发布对提高我国寨卡病毒病的诊治水平和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何剑峰李兴旺秦成峰李德新姚航平倪大新王建李平王贵强高福卢洪洲
人源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工程抗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获得的人源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工程抗体HBIgG03(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和HBIgG12(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的氨基...
梁米芳毕胜利孙丽娜郭瑜刘洋张福顺李川李德新
文献传递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病毒样颗粒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 研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免疫原性.方法 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共表达3CD及P1蛋白,制备CA16病毒样颗粒,通过SDS-PAGE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VLPs进行鉴定,以氢氧化铝佐剂免疫ICR小鼠,并对乳鼠经颅腔攻毒.对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将重组CA163CD及P1蛋白的杆状病毒转染SF9细胞,可以产生类似CA16病毒颗粒的大小为27 ~ 30 nm的VLPs.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CA16 VLPs可以刺激产生较高水平的抗CA16病毒的特异性IgG抗体及中和抗体,乳鼠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母传抗体保护率高达90%.结论 CA16 VLPs可以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反应,并且母传抗体可以保护乳鼠抵御经颅腔的病毒攻击.
张福顺郝春生宋敬东张硕李阿茜刘林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秀玲李德新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感染病毒样颗粒免疫遗传学
登革2型病毒ZS01/01株病毒样颗粒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研究登革2型病毒(Dengue virus type 2,DENV-2)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的免疫原性.方法 利用已构建的DENV-2 ZS01/01株病毒样颗粒的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对分泌型VLPs进行大量培养并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对其进行纯化.纯化的VLPs经Western Blot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及中和试验等方法对体液免疫反应进行检测,ELISPOT法测定细胞免疫水平.结果 登革2型病毒样颗粒表达质粒转染哺乳动物细胞所得上清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电镜下可观察到类似于天然登革病毒的大小在45~55nm之间的病毒样颗粒.体液及细胞免疫检测结果显示登革2型VLPs可以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登革E蛋白特异性抗体及一定水平的中和抗体,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经体外刺激后IFN-γ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登革2型病毒病毒样颗粒免疫BALB/c小鼠后可引起一定水平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该研究结果为四价登革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张硕张福顺李川李建东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病毒样颗粒免疫遗传学
用于检测希望山病毒、穆勒舒病毒和里约塞贡多病毒的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检测希望山病毒、穆勒舒病毒和里约塞贡多病毒的引物探针组合、试剂盒及方法。本发明提供用于希望山病毒、穆勒舒病毒和里约塞贡多病毒的分别或同时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的引物探针组合,...
李建东杜珊珊李阿茜梁米芳李德新王世文黄晓霞李川王芹孙丽娜芜为
寨卡病毒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被引量:8
2017年
初步建立了寨卡病毒(Zika virus)IgG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开发相应的血清学诊断试剂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寨卡病毒四种抗原,即E蛋白胞外区(Ectodomain)、NS1蛋白、C蛋白和rEⅢ蛋白进行重组表达和纯化,分别包被ELISA板并用间接法检测寨卡病人临床血清和正常人血清,确定每种检测抗原的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重组表达并纯化的四种寨卡病毒抗原浓度和纯度均达到检测要求。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E蛋白胞外区和NS1蛋白的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到较高水平,但C蛋白和rEⅢ蛋白的检测敏感度很低,不适合作为寨卡病毒的检测抗原。本研究初步评价了寨卡病毒四种抗原检测相应IgG抗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研制血清学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芜为邢骁跃张全福张硕李川李建东梁米芳李德新
关键词:血清学诊断间接ELISA特异度
一种人源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工程抗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源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工程抗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运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采集乙肝疫苗免疫后具有高滴度表面抗体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人源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工程抗体文库,并...
梁米芳毕胜利孙丽娜郭瑜刘洋张福顺李川李德新
文献传递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