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浩麟

作品数:18 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水利工程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数学模型
  • 5篇泥沙
  • 4篇强潮河口
  • 4篇航道
  • 4篇波浪
  • 3篇悬沙
  • 3篇拦门沙
  • 3篇回淤
  • 3篇浮泥
  • 2篇底沙
  • 2篇淤积
  • 2篇沙量
  • 2篇水文
  • 2篇流速分布
  • 2篇含沙
  • 2篇含沙量
  • 2篇航道治理
  • 2篇潮汐
  • 2篇垂线流速
  • 2篇垂线流速分布

机构

  • 18篇南京水利科学...

作者

  • 18篇李浩麟
  • 10篇陆永军
  • 6篇左利钦
  • 5篇王红川
  • 5篇王顺中
  • 2篇郝嘉凌
  • 2篇徐群
  • 2篇陆建宇
  • 1篇王俊
  • 1篇董壮
  • 1篇苏冬林
  • 1篇戴济群
  • 1篇杨正已
  • 1篇袁文明
  • 1篇黄康理
  • 1篇周益人
  • 1篇陈国平
  • 1篇王驰

传媒

  • 4篇海洋工程
  • 3篇水利学报
  • 3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泥沙研究
  • 1篇水道港口
  • 1篇水利水运科学...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2
  • 1篇199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潮河口拦门沙航道回淤及治理措施被引量:29
2005年
针对瓯江口边界地形复杂、岛屿众多、口门以上河段存在高含沙量浑浊带以及底沙级配分布宽的特点,分析了强潮河口拦门沙演变规律及成因,应用波浪与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拦门沙航道开挖后的回淤及治理措施。数学模型中引进前期含沙量的概念,得到了潮流挟沙能力公式,给出了波浪作用下浮泥引起航槽回淤的模拟方法。在瓯江口潮流与含沙量验证基础上,进行了拦门沙航槽开挖后悬沙、底沙与浮泥引起航槽回淤的验证计算,计算的淤积厚度及沿航线分布趋势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瓯江口拦门沙航道治理原则、措施及工程对水动力泥沙环境的影响。
陆永军李浩麟王红川左利钦
关键词:强潮河口拦门沙航道治理悬沙浮泥
温州浅滩工程波浪潮流泥沙及监测试验研究
李浩麟王顺中陆永军徐群王红川戴济群袁文明周益人陈国平王俊苏冬林左利钦杨正已黄康理王驰
该项目采用河床演变分析、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原型监测等手段进行研究,为围海造地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减少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对于瓯江河口集泄洪、港口、航道、水产养殖于一体的多目标...
关键词:
关键词:波浪泥沙
瓯江杨府山边滩围垦工程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瓯江杨府山河段边滩发育丰富 ,底沙运动频繁 ,悬沙含量高 ,对边滩围垦促淤极为有利。本文依据大量的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 ,在模型验证试验相似的基础上进行围垦工程试验 ,分别论证其工程的可行性、工程布置形式的促淤效果。对类似的边滩围涂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王顺中李浩麟
关键词:潮汐泥沙水文地形
强潮河口上游建库引水后的再造床过程被引量:6
2004年
作者以鳌江河口为例,应用一、二维耦合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上游河道建库引水后河口的再造床过程。文中分析了该河口的水文、泥沙特性及河床演变规律;给出了数学模型的计算条件、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和验证计算结果;预测了建库引水后河口的水流和河床变化过程。研究表明:水库运用初期淤积发展很快,以后逐渐减小,直至建立新的平衡;淤积是自上而下发展的,且沿程分布不均匀,弯道段淤积厚度相对较小,位于两弯道的过渡段淤积厚度相对较大;淤积在断面上的分布也不均匀,泥沙淤积对河口地区的港口及航道水深有一定影响。
陆永军李浩麟
关键词:强潮河口泥沙数学模型
河口潮流垂线流速分布与床面阻力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从液体不稳定流微分方程出发,推导了河口均质潮流垂线流速分布公式,水流切力垂线分布公式以及床面阻力公式,并用实测资料作了验证,二者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应用大量的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到了反映潮汐河口床面阻力系数变化的表达式。
李浩麟
关键词:流速分布河口整治
再论瓯江口拦门沙回淤及治理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分析了瓯江口拦门沙在自然状态下、一期整治工程实施后的泥沙回淤情况,分析表明影响拦门沙回淤的主要因素为周边滩面上的风浪掀沙和上游洪水来沙.在泥沙回淤验证的基础上,应用波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了拦门沙航道二期整治工程效果,预测了正常水文条件下的泥沙回淤及台风期骤淤.整治工程具有减少风浪掀沙和归顺水流等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效果,正常水文条件下减淤幅度为14.1%~23.1%,台风期减淤幅度为23.3%~35.7%.
左利钦陆永军李浩麟
关键词:拦门沙回淤航道整治
敖江港淤积及治理措施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敖江河口是一条径流量小,潮波变形剧烈,海域来沙丰富的强潮河口。由于上游建库,支流建闸,使下泄径流和河口进潮量减少,从而导致河口的淤积,其中以敖江港区淤积最为严重。本文依据天然实测资料,对河口和港区淤积原因作了分析论证。并利用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计算了丁坝整治工程和疏浚挖泥对改善港区的效用。
李浩麟
关键词:强潮河口径流量整治工程潮流界
强潮河口围海工程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7
2002年
针对强潮河口边界地形复杂、岛屿众多、悬沙分布在口门以上、河段存在高含沙量浑浊带以及底沙级配分布宽的特点,给出了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非均匀悬沙、底沙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动边界处理技术,对计算中经常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计算的18个潮位站潮位过程与原型吻合良好,8个断面的46条垂线同步流速、流向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连通域复杂边界条件下非均匀不平衡悬沙与底沙的长时期的底床变形模拟问题。以瓯江口温州浅滩围海工程为例,应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了强潮河口围海工程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问题,包括该工程引起的潮量变化、各水道流速变化及长时期的底床变形。
陆永军李浩麟董壮陆建宇郝嘉凌
关键词:强潮河口围海工程水动力环境数学模型非均匀泥沙
风浪作用下河口航道骤淤的模拟
应用波浪与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河口航道开挖后的骤淤问题。引进前期含沙量的概念,得到了潮流挟沙能力公式,波浪作用下的挟沙能力采用窦国仁公式,浮泥挟沙能力采用罗肇森公式。在瓯江口潮流与含沙量验证基础上,进行...
陆永军左利钦王红川李浩麟
关键词:波浪作用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瓯江口航道治理工程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通过对瓯江口外段河床演变分析,以及8种航道治理工程的物理模型试验,提出了在定床试验条件下满足航道水深所需的不淤流速的估算方法.根据瓯江口航道治理原则和目标,综合考虑了瓯江口潮流变化,以及对周边水流环境的影响,推荐了6-1和6-2方案为航道治理工程方案.
王顺中李浩麟
关键词:航道治理物理模型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