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萍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强直性脊柱炎84例的健康教育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结果:系统性健康教育能降低强直性脊柱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日。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陈彩芳黄文珠杨学萍江美銮
- 关键词:健康教育
- 层级全责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患者对层级全责护理的满意度。方法实施护士分层级全责护理管理模式的科室为研究对象,对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有利于提供连续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李爱珍蔡立慧杨学萍谢金莲
- 关键词:层级全责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
- 缬沙坦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性心绞痛及陈旧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分为缬沙坦组(19例)及对照组(21例),缬沙坦组术前1个月至术后1周均服用缬沙坦80~160 mg/d,观察支架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1周的CRP水平。结果:手术前两组CRP无明显差别,术后24 h及72 h两组CRP均明显升高(P〈0.001),但缬沙坦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CRP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均P〉0.05。结论:缬沙坦降低了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RP水平。
- 王欣杨学萍王伟李玉光李吉林曾欣金红王东明
- 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试点科室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以及其他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均较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 杨学萍谢金莲李爱珍
- 关键词:医院管理护士护理质量审核
- 蛋白激酶C在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被引量:4
- 1999年
- 缺血预适应作为一种强大的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至今尚无定论。在不同实验模型上由不同的机理所介导。人们相信这种普遍存在于动物及人类心脏的保护作用,应有一种共同存在的机制。研究表明,蛋白激酶 C 在缺血预适应保护机制中起着重要的共同通路作用,成为其细胞跨膜信号传递的中枢环节。
- 王欣杨学萍
-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蛋白激酶C信号传递
- 结缔组织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护理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结缔组织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18例,对其经过氧疗、抗凝、抗心衰、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西地那非等治疗及专科护理。[结果]治疗后病人肺动脉平均压由68mmHg±21mmHg下降为45mmHg±15mmHg;心功能分级由3.8级±1.3级上升为2.2级±1.0级。[结论]对结缔组织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早期发现及进行综合治疗和专科护理,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及改善症状。
- 杨学萍黄文珠李乐娜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护理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肾病防治的护理被引量:1
- 2008年
-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肾病防治的护理。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行造影检查的患者42例。造影前血清肌酐180-256μmol/L。对患者造影术后行心理护理、水化治疗的护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护理等。结果:7例患者出现造影剂肾病,2例需血液透析治疗,无患者死亡。结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剂肾病进行积极的防治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 杨学萍卢雪鸿黄文珠方玉真谢金莲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 循证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63例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索用循证护理(EBN)的方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方法:对6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的满意率100%,情绪稳定50例(79.37%),开朗13例(20.63%)。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促进了护士主动寻找科学证据的意识,临床实践明显改善了护理服务质量。
- 黄文珠杨学萍卢雪鸿
- 骶髂关节内注射皮质激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及护理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内注射皮质激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28例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结果:28例中22例(78.6%)疼痛明显减轻,晨僵、夜间痛、骶髂关节压痛、"4"征、血沉升高及需使用非甾体药物的例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结论:骶髂关节内注射皮质激素治疗AS过程中,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能有效提高AS的疗效。
- 杨学萍黄文珠洪淡芬
- 关键词:关节内注射强直性脊柱炎护理
- 两种不同形态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被引量:6
- 2001年
- 王欣李玉光杨学萍王伟王东明张元春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