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帆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瘘
  • 2篇动脉瘤
  • 2篇椎动脉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瘘
  • 1篇弹簧圈
  • 1篇弹簧圈栓塞
  • 1篇淀粉样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切除...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管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帆
  • 4篇李桂林
  • 4篇李静伟
  • 2篇张鸿祺
  • 2篇凌锋
  • 1篇马妍
  • 1篇焦力群
  • 1篇曾高
  • 1篇任健
  • 1篇何雪峰
  • 1篇吕超

传媒

  • 5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评价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6—2006年)、MEDLINE(1996—2006年)和Cochrane图书馆(2006年12月前已发表的文献和已注册但未发表的临床试验),并与研究者取得联系获得更多的相关研究资料。纳入比较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术后30d内卒中发生率和卒中与死亡的联合发生率。以卒中发生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以卒中和死亡的联合发生率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2名评价员独立检索和提取资料,对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数据采用RevMan4.2.1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术后30d内的卒中发生率方面,共纳入7项临床试验的2747例患者,其中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组1381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组1366例。在术后30d的卒中和死亡的联合发生率方面,纳入8项临床试验,共2966例患者,其中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组1488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组14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30d内的卒中发生率方面,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略高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OR:1.44;95%CI:1.05~1.97,Z=2.28,P=0.02);在术后30d内卒中和死亡的联合发生率方面,颈动脉血管成形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0;95%CI:0.89~2.52,Z=1.51,P=0.13)。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方面未显示优于内膜切除术;而在治疗的安全性方面,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马妍杨帆凌锋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血管成形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META分析
六枚支架治疗双侧椎动脉夹层伴小脑后下动脉起始处动脉瘤一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 男,50岁,2014年8月4日因头痛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间断后枕部疼痛20余年,口服止痛药物后可缓解。入院前1个月头痛再次发作,程度较前明显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 血管成像( CTA)检查提示:双侧椎动脉夹层合并多发动脉瘤样改变(图1),未予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既往无明确颅内出血及缺血病史,有高血压病史9年(血压最高160/110 mmHg,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5 mg / d,血压控制为140/90 mmHg)。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发音略模糊,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行全脑DSA提示:双侧椎动脉V4段夹层合并多发动脉瘤样改变,累及基底动脉起始部;右侧小脑后下动脉(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起始处动脉瘤。考虑患者病史较长、症状较轻、病变累及范围广及治疗风险较大等因素,暂予以严格控制血压及口服双抗(阿司匹林100 mg +氯吡格雷75 mg/ d,1次/ d)等3个月保守治疗。3个月后行高分辨MRI提示:双侧椎动脉假腔形成,周径增粗,对脑干形成明显压迫,并且管壁强化明显,提示管壁结构不稳定(图2)。DSA复查提示:双侧椎动脉V4段夹层及多发动脉瘤较前有增大趋势(图3,4),存在破裂出血及脑干缺血等风险,遂决定予以血管内介入治疗。
李静伟吕超杨帆李桂林张鸿祺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椎动脉夹层小脑后下动脉瘤
脑淀粉样血管病被引量:3
2007年
杨帆焦力群凌锋
关键词:脑淀粉样血管病家族遗传性血压正常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高流量复杂髓周动静脉瘘一例被引量:4
2015年
患者 男,21岁,因排尿困难5年,伴下肢麻木无力及疼痛2周于2014年10月27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5年前出现排尿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炎"并予以抗生素等,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右侧为著)。2周前突发后背部剧烈疼痛并向右下肢放射,上述症状迅速进展并出现截瘫。入院时体格检查示:第11胸椎平面以下感觉丧失,双上肢肌力、肌张力Ⅴ级,双下肢肌力0级并且肌张力降低,跟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
李静伟何雪峰杨帆任健李桂林
关键词:髓周动静脉瘘高流量脊髓血管畸形弹簧圈栓塞
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诊治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占脊髓血管畸形的60%~80%,可发生于脊髓的任何节段,但以中胸段至上腰段多见,较少发生于骶段,仅有2%发生于颈段和寰枕交界区。寰枕交界区SDAVF瘘口位于枕骨大孔至第2颈椎水平间,最早于1984年由Symon等首次报道。近年来,由于脊髓血管CT血管成像(CTA)、脊髓血管造影术等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SDAVF检出率较前明显增加,但由于寰枕交界区SDAVF发生率低及解剖结构复杂等原因,许多临床医师对其特点仍认识不足,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产生严重的临床后果。笔者就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内容综述如下。
李静伟杨帆李桂林张鸿祺
关键词: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
控制性抗凝在闭塞椎动脉治疗儿童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中的作用
2015年
目的:探讨控制性抗凝在闭塞椎动脉治疗儿童基底动脉主干巨大梭形动脉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基底动脉主干巨大梭形动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3例患儿均采用血管内介入闭塞双侧椎动脉,并于术后静脉输入肝素钠[(10~30 U/(kg·h)]行控制性抗凝治疗。结果抗凝过程中,2例因出现鼻衄、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并发症而暂停抗凝后,继发呕吐、偏瘫、意识障碍及呼吸功能障碍等严重脑干缺血症状(1例改用低分子肝素后恢复,1例死亡);另1例经过调整抗凝策略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治愈。结论通过闭塞双侧椎动脉治疗儿童基底动脉主干巨大梭形动脉瘤,术后控制性抗凝可影响脑干梗死及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是提高闭塞双侧椎动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李静伟曾高杨帆李桂林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儿童抗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