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瑜
-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V/Cu/S异金属簇的合成及(Et_4N)_2[V_2Cu_2S_4(C_5H_(10)dtc)_2(PhS)_2]的结构表征被引量:1
- 1995年
- 由(NH_4)_3VS_4,CuCl,R_2dtcNa和PhSNa组成的反应体系中,得到V_2Cu_2S_4,VS_4Cu_4及V_3S_7三种类型簇合物,讨论了产物形成过程。进行了(Et_4N)_2[V_2Cu_2S_4(C_5H_(10)dtc)_2(PhS)_2]的结构表征,确定了它的金属氧化态(Ⅴ(Ⅳ)+Cu(Ⅰ)),研究了它的红外及电子光谱、NMR谱及电化学循环伏安图。
- 刘秋田杨瑜黄梁仁吴达旭康北笙陈昌能邓玉恒卢嘉锡
- 过渡金属硫簇的几种簇骼转化反应
- 1994年
- 报道了过渡金属硫簇化合物的几种簇骼转化反应,即三核链状簇的转化;双核配合物的组合;Mo2Fe7S8和Mo2Fe6S8两种双立方烷的关联;Fe4S4立方烷簇向篮状簇的转化;簇降解以及簇骼原子置换反应等。探讨了配体及氧化还原条件对簇骼转化反应的影响。
- 刘秋田康北笙陈昌能杨瑜陈学太卢嘉锡
- 关键词:过渡金属簇合物硫
- MoFe3S4单立方烷原子簇研究——Ⅲ.三核链状簇合物向单立方烷簇合物的转化及MoFe3S4(Et2NCS2)5·CH3CN的结构
- 1988年
- 以Fe(DMF)[(FeCl)MoS]与EtNCSNa在DMF中反应实现了三核链状簇骼向单立方烷簇骼的转化,得到了MoFeS(EtNCS)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本文指出与配体有关的氧化还原过程及配体的配位特点对这一转化反应及其产物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由于核心氧化态的差异而造成的簇骼结构面貌的变化.
- 刘秋田黄梁仁杨瑜卢嘉锡
- 关键词:立方烷原子簇簇合物链状NCS
- R_2dtc为配体的异核过渡金属—硫簇合物研究
- 1992年
- 本文是作者近年来对R_2dtc为配体的异核过渡金属-硫簇合物的研究工作综述。研究对象包括Mo—Fe—S、W—Fe—S、Mo—Cu—S、W—Cu—S、V—Cu—S组成的四核及四核以上单立方烷、双立方烷、平面型及链状簇合物。综合讨论了它们的合成与结构,提出了R_2dtc配体的结构特点在某些簇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刘秋田杨瑜雷新建于奡卢嘉锡
- 关键词:簇合物过渡金属
- 含R<,2>dtc配体和V=O基的金属簇红外光谱研究
- 该文报道两类含R<,2>dtc配体的金属簇的红外光谱特点及某些规律。含R<,2>dtc的立方烷簇合物在400~500cm<'-1>有较宽而弱的吸收,可归结于M-μ<,3>S振动。M-S<,dtc>在330~380cm<'...
- 朱红平陈昌能杨瑜邓玉恒张琰(氵是)刘秋田
- 关键词:配体金属簇超共轭效应红外光谱
- 文献传递
- 含R_2NCS_2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1H NMR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报道11中含R_2NCS_2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1HNMR研究结果。对其顺磁性化合物的磁性和电子结构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抗磁性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NMR关系。
- 吴达旭雷新建江飞龙杨瑜洪茂椿刘秋田刘汉钦
- 关键词:过渡金属络合物NMR
- 新型V_2Ag_2S_4类立方烷簇合物(Et_4N)_2·[V_2Ag_2S_4(OC_4H_8dtc)_2(PhS)_2]的合成与结构被引量:1
- 1994年
- 一个新型的V_2Ag_2S_4异金属立方烷簇合物从包含(NH_4)_3VS_4,Ag(PPh_3)_2NO_3,OC_4H_8dtcNa以及PhSNa的自兜反应体系中分离。标题化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0.448(3),b=15.086(2),c=17.923(2),β=109.32°。用1500个I>3σ(I)的衍射数据进行精修,R=0.068。化合物中金属表观价态为Ⅴ(Ⅳ)与Cu(Ⅰ)。结构特点表明存在着从Ag(Ⅰ)到Ⅴ(Ⅳ)的部分电子转移。另讨论了反应体系中各物料的作用和可能的形成机理。
- 杨瑜刘秋田康北笙卢嘉锡
- 关键词:类立方烷
- 含SR桥的双核钼(Ⅰ)配合物Mo_2(CO)_(8-n)(SR)_2L_n的新合成途径和Mo_2(CO)_6(SPh)_2(MeCN)_2的结构研究
- 1989年
- 经由零价双核钼含SR桥的配合物的氧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各种SR桥的双核钼(Ⅰ)配合物Mo_2-(CO)_(8-n)(μ-SR)_2L_n[R=Bu^t,Ph,Bz(C_6H_5CH_2),CH_2CO_2Et;L=MeCN,PPh_3;n=0,2]。并应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进行表征,讨论了新的合成途径。[含MeCN配位体配位到Mo(Ⅰ)上的配合物,Mo_2(CO)_6(SPh)_2(MeCN)_2经X射线结构测定,系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a=9.241(2),b=9.330(3),c=15.458(4)A:β=105.77(2)°;V=1283(1)A^3;Z=2;R=0.033。Mo—Mo距离为2.978A,表明其Mo-Mo键的形成,Mo-S键长为2.469A。比较同系物Mo_2(CO)_8(μ-SCH_2CO_2-Et)_2,Mo_2(CO)_6(μ-SCH_2CO_2Et)_2(MeCN)_2和Mo_2(CO)_8(μ-SBu^t)_2的结构,并讨论其结构与化学。
- 庄伯涛黄梁仁何玲洁杨瑜卢嘉锡
- 关键词:X线检查
- 包含MS_4^(m-)的金属硫簇自兜合成体系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自兜反应是合成金属硫簇合物的重要方法。本文报道包含MS4m-(M=Mo,W,m=2;M=V,m=3)的多组分自兜合成体系,讨论了自兜体系组成及各反应物的作用,自兜体系中存在两类化学反应,配位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基于成簇机理及产物随机分布的讨论,提出了合成体系的某些规律,同时进行合成体系的设计,从中成功地获得新型的金属硫簇合物。
- 刘秋田杨瑜雷新建邓玉恒陈昌能康北笙
- MoFe3S4单立方烷原子簇研究 Ⅳ.新型的双跨桥六配体单立方烷簇合物 MoFe3S4(μ-Me2NCS2)2(Me2NCS2)4·2CH3 CN 的合成与结构被引量:1
- 1988年
- 在二甲胺基二硫代甲酸钠、氯化亚铁及四硫代钼酸铵的自兜反应体系中,以分步结晶法分离出MoFe3S4(Me2NCS2)5·CH2Cl2及MoFe3S4(Me2NCS2)6·2CH3CN等单立方烷簇合物,并测定了后者的结构.它的分子含两个Me2NCS2桥,并具有最高核心氧化态[MoFe3S4]6+.本文报道该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指出在自兜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几种不同氧化态的单立方烷原子簇化合物.
- 刘秋田黄梁仁杨瑜卢嘉锡
- 关键词:立方烷原子簇NCS配体簇合物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