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抗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血管
  • 1篇体腔
  • 1篇腔注射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注射
  • 1篇小梁
  • 1篇小梁切除
  • 1篇小梁切除术
  • 1篇虹膜
  • 1篇虹膜新生血管
  • 1篇贝伐单抗
  • 1篇玻璃体
  • 1篇玻璃体腔

机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林朝斌
  • 1篇吴晓民
  • 1篇朱梅红
  • 1篇林金泉
  • 1篇庄国斌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评价其对虹膜新生血管(NVI)消退和眼压控制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2例(22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行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IVB)2.5mg/0.1ml。对伴有虹膜前粘连的NVG患者,除了进行IVB,同时还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上述操作后的患眼,都尽可能早地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NVI消退程度、眼压控制情况、视力提高程度和滤过性手术成功与否。结果进行IVB后的第2个月,所有患眼的NVI消退;第4个月,6例(27.3%)再次出现NVI,而第8个月时16例(72.7%)NVI复发。平均IOP从(42.93±5.61)mmHg分别下降到(19.93±3.83)mmHg(第6个月)和(16.72±1.91)mmHg(第12个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成功率达70%。19例(86.4%)患眼视力提高,分别从术前的(O.10±0.08)提高到术后的(0.15±0.12)。结论IVB治疗NVG患者,对NVI消退和眼压控制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提高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但这一作用具有时间局限性,需要反复进行IVB以维持疗效。
林朝斌吴晓民朱梅红林金泉庄国斌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虹膜新生血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