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血管
  • 6篇血管紧张
  • 6篇血管紧张素
  • 6篇紧张素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血管紧张素转...
  • 5篇血管紧张素转...
  • 5篇衰竭
  • 5篇转换酶
  • 5篇慢性
  • 5篇慢性心力衰竭
  • 5篇基因
  • 5篇基因多态性
  • 3篇血管紧张素系...
  • 3篇血管紧张素原
  • 3篇肾素
  • 3篇肾素-血管紧...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三...

作者

  • 6篇梅啸
  • 4篇彭健
  • 2篇牛云茜
  • 2篇龚五星
  • 2篇彭澍
  • 2篇罗礼云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双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10例健康者的ACE基因I/D及AGT基因M235T的多态性。【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组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DD基因型0.468比0.227,P<0.01;D等位基因0.667比0.436,P<0.01。②AGT基因M235T多态性在慢性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③ACE及AGT双位点多态性联合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组DD+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351比0.117,P<0.01),与II+MM型者相比,具有该联合基因型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优势比(OR)为6.799,高于单基因分析的ACE-DD型者(OR=3.948)。【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ACE基因DD型可能是该地区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单独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似无明显关系,但AGT及ACE基因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中具有交互作用,DD型者若同时携带TT基因型,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高。
彭健梅啸彭澍龚五星牛云茜罗礼云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5年
梅啸彭健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心力衰竭基因多态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联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该类疾病中最主要的病残和病死原因,发病率日益增高,但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遗传因素在CH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逐渐引人关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基...
梅啸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心力衰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性别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性别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82例男性和48例女性CHF患者(试验组),以及89名男性和41名女性健康者(对照组)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共检测出3种ACE基因型,分别为II型、ID型和DD型。试验组患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均高于同性别对照组;与非DD型者相比,男性DD型者发生CHF的相对风险率为1.918;女性DD型者发生CHF的相对风险率为2.727。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不同性别CHF的发生均相关,D等位基因可能是该地区CHF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与男性相比,DD基因型女性罹患CHF的可能性更大。
牛云茜梅啸罗礼云彭健彭澍龚五星
关键词:肽基二肽酶A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充血性性别特性
慢性心力衰竭ACE I/D与AGT M235T双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M235T多态性在中国汉族正常成人及慢...
彭健梅啸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原多态性心力衰竭
文献传递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及转归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及转归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111例CHF患者和110例健康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①CHF组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DD基因型:0.468比0.227,P<0.01;D等位基因:0.667比0.436,P<0.01)。②病例组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DD>ID>II(P<0.05)心功能2级的例数占II型总例数的40.0%,心功能4级的占13.3%,DD型CHF患者中,心功能2级的例数占DD型总例数的13.3%,心功能4级的占35.0%,差别有显著性(P=0.014)。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南方部分汉族人群CHF的发生及不良转归相关,ACE-DD型可能是该地区CHF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ACE基因多态性与CHF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强度依次为为:DD>ID>II。
梅啸黄远贞袁海燕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心力衰竭转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