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文

作品数:154 被引量:549H指数:15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7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篇农业科学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3篇玉米
  • 42篇小麦
  • 33篇间作
  • 26篇作物
  • 24篇还田
  • 23篇秸秆
  • 21篇土壤
  • 21篇免耕
  • 20篇绿肥
  • 18篇绿洲
  • 18篇绿洲灌区
  • 16篇地膜
  • 16篇水分
  • 16篇秸秆还田
  • 13篇播种
  • 12篇水分利用
  • 12篇豌豆
  • 12篇小麦间作玉米
  • 12篇间作玉米
  • 10篇豆科

机构

  • 154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会宁县农业技...

作者

  • 154篇殷文
  • 136篇柴强
  • 129篇胡发龙
  • 112篇赵财
  • 99篇于爱忠
  • 43篇樊志龙
  • 24篇冯福学
  • 22篇陈桂平
  • 19篇谢军红
  • 17篇郭瑶
  • 9篇李玲玲
  • 4篇李广
  • 4篇刘畅
  • 3篇陈建平
  • 3篇王利立
  • 3篇王一帆
  • 2篇赵彦华
  • 2篇郑德阳
  • 1篇方子森
  • 1篇张小红

传媒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作物学报
  • 7篇中国生态农业...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赤峰学院学报...
  • 4篇高教学刊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2017年中...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22篇2023
  • 21篇2022
  • 26篇2021
  • 26篇2020
  • 14篇2019
  • 19篇2018
  • 12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自动化多用途农用机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农用机械领域的一种自动化多用途农用机械,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中包括底座、载台、水箱和搅拌装置,载台设置于底座的顶端表面,水箱设置于载台的顶端表面,搅拌装置设置于水箱的顶端表面,底座与载台之间设置有气杆,...
赵财柴强于爱忠殷文胡发龙樊志龙范虹
文献传递
一种农业机械用开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的一种农业机械用开沟装置,包括安装台,安装台的右侧均匀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活动连接在安装块的外侧,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开沟架的顶部,开沟架右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在固定轴的上下端,固定...
赵财柴强胡发龙殷文于爱忠樊志龙范虹
文献传递
一种缓释肥和尿素水肥一体化追施的间作施肥装置
本发明涉及农业施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缓释肥和尿素水肥一体化追施的间作施肥装置,包括底板。本发明中设置肥料仓和水仓,将缓释肥和尿素水肥放入肥料仓,往水仓里加入水,启动第一电机带动圆盘转动,圆盘带动铰接杆使挡板左右往复...
胡发龙柴强樊志龙范虹于爱忠殷文赵财何蔚
间作绿肥弥补减施氮肥引起的玉米产量损失
2022年
【目的】河西绿洲灌区玉米连作普遍存在过量施氮等问题,我们探讨了间作绿肥来减少玉米氮肥投入的可行性及机理,以减少玉米生产带来的环境风险。【方法】于2019—2020年,在甘肃武威开展玉米间作绿肥田间试验,供试绿肥作物为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和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玉米间作箭筈豌豆(M/V)、玉米间作油菜(M/R)和单作玉米(M)3种种植模式,副区为常规施氮量(360 kg/hm^(2),N2)和减氮25%(270 kg/hm^(2),N1)两个施氮水平。绿肥作物在盛花期(玉米出苗50天左右)刈割并覆盖于玉米行间。从玉米出苗后开始,每15天取样分析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期调查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在单作玉米(M)条件下,N1较N2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分别降低了15.7%和12.9%(P<0.05),而在M/R、M/V种植模式下,N1与N2水平间两指标无显著差异。玉米出苗后0~60天的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较N2水平在3个种植模式下平均降低了15.8%;M/R和M/V模式较M模式分别平均降低了8.8%和31.5%;玉米生长60~105天的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较N2水平在3个种植模式下平均降低了7.2%,而M/R和M/V种植模式分别较M种植模式分别提高了10.2%和8.8%;玉米生长105~150天(灌浆初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比N2水平降低了4.2%,而M/R和M/V种植模式分别较M模式提高5.8%和8.2%。在玉米生长60~105天及105~150天,N1水平下M/R、M/V种植模式与N2水平下M种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无显著差异。间作绿肥显著提高了减氮条件下(N1)玉米的最大增长速率(V_(max)),M/R和M/V种植模式较M种植模式分别提高16.1%和27.3%,其中,以N1水平M/V种植模式的V_(max)提高幅度较大,比N2水平M种植模式高16.6%。间作绿肥可提高减氮条件下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M/R种植模式分别提高11.9%和19.6%,M/V种植模式分别提高13.
李含婷柴强胡发龙王国璀王琦明樊志龙殷文范虹
关键词:间作绿肥玉米干物质积累
一种适于灌溉农田的土壤氨挥发收集装置
本发明涉及土壤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灌溉农田的土壤氨挥发收集装置,包括:盖体;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上箱体的上端,所述上箱体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第一海绵,所述第一...
郭瑶殷文范虹柴强于爱忠赵财樊志龙胡发龙
不同灌水水平及一膜两年覆盖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土壤温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为给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优化耕作措施、地膜再利用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灌水水平下研究了覆膜免耕(NT)、秋免耕春覆膜(RT)和传统耕作覆膜(CT)方式下农田土壤温度和干物质积累的相关性.【结果】与CT和RT相比,覆膜免耕显著降低了玉米苗期的增温效果,NT平均地温分别较RT和CT方式低1.5和1.8℃,而对玉米拔节期以后的土壤温度无明显影响,且玉米全生育期0~25cm土壤平均温度在不同覆膜方式间无显著差异.覆膜免耕玉米相对生长率在抽雄吐丝期前明显低于CT和RT处理,分别低16.87%和18.34%;而吐丝期至成熟期,分别较RT和CT方式高出17.84%和18.80%.土壤温度与其干物质积累在玉米苗期具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覆膜免耕方式下玉米可获得与两种新膜覆盖方式相当的产量,且在低灌水水平下获得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传统覆膜处理,覆膜免耕较传统覆膜处理高出16.39%.【结论】覆膜免耕虽对玉米苗期的土壤温度和干物质积累有显著影响,但可获得与两种新膜覆盖相当的籽粒产量,是适于西北绿洲灌区的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农田覆膜节水管理新技术.
赵财柴强殷文胡发龙
关键词:土壤温度绿洲灌区玉米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被引量:39
2020年
新时代视角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通过分析“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应采取的改革体制。探索农学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殷文柴强李玲玲于爱忠谢军红樊志龙胡发龙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
一种平衡玉米间作豌豆氮素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施氮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衡玉米间作豌豆氮素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施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2~3:4的行数比进行玉米和豌豆间作种植,玉米带与豌豆带的行宽为8~11:8;向玉米带和豌豆带施加基础纯氮,并配合施加纯磷,施肥后进行...
胡发龙柴强赵财于爱忠樊志龙殷文范虹
文献传递
一种箭筈豌豆播种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箭筈豌豆播种机,包括料斗、下料室和播种杆,所述料斗的底部与下料室的顶部相通连接,所述下料室内部通过下料室相通安装有播种室,并通过播种室的底部设置有种子排出槽,所述播种杆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有下料板,所述播种室...
赵财柴强于爱忠樊志龙殷文胡发龙
文献传递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轮作玉米干物质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7
2016年
研究茬口对轮作作物的产量贡献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对于优化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前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25 cm高茬收割免耕,NTSS;25 cm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NTS;25 cm高茬等量秸秆翻压,TIS;低茬收割翻耕,CT)对轮作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前茬小麦轮作玉米生产模式提供优化依据。结果表明,与CT相比,NTSS、NTS、TIS提高了玉米抽穗后干物质的积累量,两年平均高4.8%~12.7%,NTS较NTSS、TIS具有更高的干物质累积作用;NTSS、NTS、TIS可提高玉米叶、茎、鞘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幅度平均为12.8%~25.0%、6.3%~11.3%、18.3%~78.4%,其中NTS较NTSS、TIS提高作用更突出。NTSS、NTS、TIS提高了玉米的籽粒产量,增幅为11.3%~17.5%,其中NTS两年籽粒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3 470 kg hm–2和13 274 kg hm–2,较TIS高5.6%~9.0%;穗粒数增加是小麦秸秆还田提高轮作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同时NTS获得较高的收获指数,提高比例为6.4%~8.4%,说明NTS较其他处理增产的另一原因是提高了收获指数。本研究表明,其前茬小麦秸秆覆盖结合免耕(NTS)可作为绿洲灌区优化后茬玉米干物质累积规律及获得高产的理想耕作措施。
殷文冯福学赵财于爱忠柴强胡发龙郭瑶
关键词:秸秆还田轮作干物质分配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