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志龙

作品数:49 被引量:279H指数:11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0篇玉米
  • 18篇小麦
  • 12篇绿洲灌区
  • 11篇绿肥
  • 11篇绿洲
  • 10篇免耕
  • 10篇间作
  • 8篇农学
  • 8篇作物
  • 8篇还田
  • 8篇教学
  • 7篇水分
  • 7篇农学专业
  • 7篇干物质
  • 6篇灌区
  • 6篇耗水
  • 6篇干物质积累
  • 5篇氮肥
  • 5篇玉米免耕
  • 5篇施氮

机构

  • 49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甘肃省农业工...

作者

  • 49篇樊志龙
  • 43篇殷文
  • 42篇胡发龙
  • 42篇柴强
  • 28篇于爱忠
  • 26篇赵财
  • 13篇陈桂平
  • 8篇谢军红
  • 8篇郭瑶
  • 5篇李玲玲
  • 2篇曹卫东
  • 1篇方子森
  • 1篇卢秉林
  • 1篇吴科生
  • 1篇黄鹏
  • 1篇杨蕊菊
  • 1篇陶志强
  • 1篇张久东
  • 1篇车宗贤
  • 1篇黄高宝

传媒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作物学报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赤峰学院学报...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高教学刊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9篇2023
  • 8篇2022
  • 11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膜玉米免耕轮作小麦的减水减氮效应被引量:6
2021年
针对长期连作作物生产力低下等突出问题,研究前茬地膜覆盖作物免耕留膜,轮作后茬作物的生产效应,对于优化栽培模式,建立甘肃河西绿洲灌区作物生产的节本增效技术具有重要意义。2016—2017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前茬地膜覆盖玉米茬口两种耕作方式(免耕留膜,NT;传统耕作,CT)、两种灌水水平(传统灌水,2400 m^3·hm^-2,I2;传统灌水减量20%,1920 m^3·hm^-2,I1)和3个施氮水平(传统施氮,225 kg·hm^-2,N3;传统施氮减量20%,180 kg·hm^-2,N2;传统施氮减量40%,135 kg·hm^-2,N1)对轮作小麦产量、光能与灌溉水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试区小麦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前茬玉米免耕留膜较传统耕作小麦全生育期总叶日积提高21.6%~26.1%(P<0.05),特别是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提高41.3%~45.2%(P<0.05),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小麦灌浆至成熟期,免耕留膜集成减量20%水氮供应(NTI1N2)处理比传统耕作和水氮供应(CTI2N3)提高叶日积34.8%~50.7%。免耕留膜较传统耕作提高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为10.1%~10.4%、5.6%~12.3%和10.1%~10.3%(P<0.05);NTI1N2较CTI2N3处理小麦增产15.2%~22.0%、光能利用率提高8.1%~18.5%、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44.0%~52.5%(P<0.05)。免耕留膜结合减量水氮供应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纯收益和产投比,NTI1N2较CTI2N3处理纯收益和产投比分别提高22.9%~23.9%和34.8%~35.1%,单方水效益提高53.6%~68.9%(P<0.05)。因此,前茬地膜覆盖玉米免耕留膜配套减量20%灌水(1920 m^3·hm^-2)与施氮(180 kg·hm^-2)可作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发展节本增效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
郭瑶陈桂平殷文赵财于爱忠樊志龙胡发龙范虹柴强
关键词:轮作小麦水氮耦合水分生产力
玉米间作花葵水分高效利用模式初探
2013年
针对西北绿洲灌区传统间作耗水量大、单方水效益不高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不同覆盖方式和播量对玉米间作花葵复合群体的产值、玉米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益的影响,以期为干旱区间作高效水分利用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间作花葵可在不增加耗水量的情况下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值。花葵地膜覆盖方式显著提高花葵切花数但显著降低花葵商品率,地膜覆盖及播量对花葵水分生产效益(WPE)影响不显著。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间作花葵可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益(WPE),WPE达到12.34~13.28元/m,较玉米单作提高50.3%~61.8%。覆盖条件下花葵高播量间作玉米模式总经济效益最高达到83 337元/hm2。
胡合生黄高宝柴强樊志龙
关键词:播量间作
间作绿肥弥补减施氮肥引起的玉米产量损失
2022年
【目的】河西绿洲灌区玉米连作普遍存在过量施氮等问题,我们探讨了间作绿肥来减少玉米氮肥投入的可行性及机理,以减少玉米生产带来的环境风险。【方法】于2019—2020年,在甘肃武威开展玉米间作绿肥田间试验,供试绿肥作物为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和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玉米间作箭筈豌豆(M/V)、玉米间作油菜(M/R)和单作玉米(M)3种种植模式,副区为常规施氮量(360 kg/hm^(2),N2)和减氮25%(270 kg/hm^(2),N1)两个施氮水平。绿肥作物在盛花期(玉米出苗50天左右)刈割并覆盖于玉米行间。从玉米出苗后开始,每15天取样分析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期调查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在单作玉米(M)条件下,N1较N2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分别降低了15.7%和12.9%(P<0.05),而在M/R、M/V种植模式下,N1与N2水平间两指标无显著差异。玉米出苗后0~60天的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较N2水平在3个种植模式下平均降低了15.8%;M/R和M/V模式较M模式分别平均降低了8.8%和31.5%;玉米生长60~105天的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较N2水平在3个种植模式下平均降低了7.2%,而M/R和M/V种植模式分别较M种植模式分别提高了10.2%和8.8%;玉米生长105~150天(灌浆初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比N2水平降低了4.2%,而M/R和M/V种植模式分别较M模式提高5.8%和8.2%。在玉米生长60~105天及105~150天,N1水平下M/R、M/V种植模式与N2水平下M种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无显著差异。间作绿肥显著提高了减氮条件下(N1)玉米的最大增长速率(V_(max)),M/R和M/V种植模式较M种植模式分别提高16.1%和27.3%,其中,以N1水平M/V种植模式的V_(max)提高幅度较大,比N2水平M种植模式高16.6%。间作绿肥可提高减氮条件下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M/R种植模式分别提高11.9%和19.6%,M/V种植模式分别提高13.
李含婷柴强胡发龙王国璀王琦明樊志龙殷文范虹
关键词:间作绿肥玉米干物质积累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被引量:39
2020年
新时代视角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通过分析“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应采取的改革体制。探索农学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殷文柴强李玲玲于爱忠谢军红樊志龙胡发龙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
干旱灌区小麦间作玉米麦后复种绿肥的可持续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针对干旱灌区传统生产模式的资源利用率和产投比低等问题,研究小麦间作玉米集成麦后复种绿肥的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及经济效益表现,结合试区常规种植模式,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对于干旱灌区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2018-2020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春小麦间作玉米小麦收后复种绿肥(W-G//M)、春小麦间作玉米(W//M)、春小麦复种绿肥(W-G)、单作玉米(M)、单作春小麦(W))对生产系统叶日积、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综合以上相关指标,对各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随着试验年度的延长,春小麦收后复种绿肥能显著提高主栽作物全生育期的总叶日积。W-G//M较W//M的叶日积提高了7.7%-7.8%。间作较单作以及麦后复种绿肥模式均能提高主栽作物籽粒产量,但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的投入。2018和2019年,W-G//M处理和W//M处理的混合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而2020年,W-G//M处理较W//M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了8.7%。W-G//M处理较M、W-G和W处理的纯收益分别提高16.7%-26.5%、78.5%-132.2%和35.9%-78.8%。2018年,W-G//M较W//M处理的纯收益降低了7.2%,但是2019和2020年,二者的纯收益无显著差异,且产投比也具有相似的趋势。复种绿肥能显著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W-G//M处理较W//M处理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7.2%-14.1%;W-G处理较W处理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23.5%-52.1%。W-G处理较W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显著降低,降低了48.6%-54.3%(灌溉水利用效率)和30.9%-39.8%(单方灌溉水经济效益),而W-G//M处理和W//M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无显著差异。综合3年试验结果,W-G//M处理较其余4个处理的可持续性显著提高。【结论】在干旱绿洲灌区,间作以及麦后复种绿肥能提高主栽作物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且灌溉水生
苟志文殷文柴强樊志龙胡发龙赵财于爱忠范虹
关键词:麦后复种豆科绿肥
间作小麦秸秆还田对地膜覆盖玉米灌浆期冠层温度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作物的光合生理特性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冠层温度反映作物冠层的能量平衡状况,与作物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密切相关。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作物冠层温度与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旨在优化耕作制度,提高干旱内陆灌区作物生产潜力。【方法】2014—2016年,在西北干旱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小麦秸秆还田及地膜覆盖利用方式下,小麦间作玉米模式中玉米灌浆期的冠层温度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间作较单作可降低玉米灌浆期的冠层温度,以免耕小麦带25—30 cm高茬收割覆盖还田与玉米带地膜2年覆盖(NTSI2),免耕小麦带25—30 cm高茬收割立茬还田与玉米带地膜2年覆盖(NTSSI2)处理降低效果更为显著,较传统耕作每年覆新膜单作(CTM)处理分别降低10.3%与7.5%,比传统翻耕小麦带无秸秆还田与玉米带每年覆新膜(CTI)处理分别降低7.6%与4.7%。从冠气温差可知,NTSI2处理随气温变化玉米灌浆期冠层温度变化较小,可减小气温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间作较单作可增大玉米灌浆期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以NTSI2、NTSSI2处理提高幅度较大,较CTM处理玉米Pn提高比例分别为23.0%与18.1%,较CTI处理提高比例分别为13.4%与8.9%;同理,与CTM处理相比,Tr分别提高7.9%与5.8%,与CTI处理相比,Tr分别提高6.1%与4.1%;NTSI2、NTSSI2处理WUEL较CTM处理提高14.4%与12.0%,较CTI提高7.2%与4.9%,呈现水分高效利用的潜势。相同的净占地面积下,间作较单作玉米具有增产效应,增产幅度达到52.2%,其中NTSI2、NTSSI2处理较CTM处理分别增产57.2%与53.4%,较CTI处理分别增产17.6%与14.7%,说明免耕地膜2年覆盖与秸秆还田同步应用于间作模式可进一步加强玉米增产效应。【结论】在河西绿洲灌区,集成应用免耕秸秆还田与地膜2年覆盖技术是实现高产高效间作模式的理想耕作
殷文柴强于爱忠赵财樊志龙胡发龙范虹郭瑶
关键词:小麦间作玉米秸秆还田地膜覆盖冠层温度光合生理
干旱灌区麦后复种绿肥与施氮水平对小麦光合性能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绿肥还田对不同施氮水平下绿洲灌区小麦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为建立基于绿肥与化学氮肥减量配施的小麦绿色生产模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8-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进行裂区试验,主区设置单作小麦(W)和麦后复种毛叶苕子(W-G)2种种植模式;副区为5种施氮水平,分别为不施氮肥(N_(0))、55%氮肥(N_(1))、70%氮肥(N_(2))、85%氮肥(N_(3))、100%氮肥(N_(4)),其中100%氮肥为农户传统春小麦施氮水平180 kg·hm^(-2)。测定小麦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速率以及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期为该区优化小麦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提供依据。【结果】麦后复种毛叶苕子(W-G)较单作小麦(W)显著提高小麦全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和光合势(LAD),提高幅度分别为9.5%-19.7%和9.7%-21.0%;适量减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小麦MLAI和LAD,以N_(3)最突出,W-G-N_(3)处理较W-N_(3)和W-N_(4)处理MLAI分别提高4.1%-15.4%和8.8%-17.5%,总光合势分别提高4.6%-9.2%和16.8%-18.8%。麦后复种毛叶苕子降低了小麦全生育期的平均净同化率(MNAR),较单作小麦降低幅度为17.7%-17.8%;W-G-N_(3)处理较W-N_(3)和W-N_(4)处理降低MNAR,幅度分别为16.4%-17.5%和26.5%-40.1%。麦后种植翻压毛叶苕子和适量减施氮肥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W-G-N_(3)处理较W-N_(3)及W-N_(4)处理分别增产6.9%-16.7%和7.9%-13.6%。灰色关联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表明,麦后复种毛叶苕子且搭配适宜施氮量使作物高产主要是因为平均叶面积指数、总光合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协同提高。【结论】麦后复种毛叶苕子配施85%氮肥促进了营养器官生长,有利于籽粒库的建成、扩大和充实,从而获得高产。因此,W-G-N_(3)处理是绿洲灌区优化小麦产量性能指标而获得高产的理想种植模式及施氮水平。
麻碧娇苟志文殷文于爱忠樊志龙胡发龙赵财柴强
关键词:复种绿肥施氮水平
不同种植密度对施氮条件下玉米灌浆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023年
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施氮条件下玉米灌浆期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对通过种植密度调控玉米个体光合作用与群体产量关系,实现玉米稳产丰产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在甘肃河西走廊,通过3 a田间试验,以施氮360 kg/hm^(2)(N360)和不施氮(N0)为主区,玉米种植密度75000株/hm^(2)(D1)、87000株/hm^(2)(D2)和99000株/hm^(2)(D3)为副区,研究施氮条件下玉米灌浆期叶片光合特征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试区玉米灌浆期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最大值出现在14:00,最小值出现在6:00,而空气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6:00,最小值出现在14:00。施氮能够显著增加玉米灌浆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叶片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N360较N0在8:00-18:00的P_(n)平均增加19.5%~41.7%、T_(r)平均增加27.4%~44.1%、G_(s)平均增加27.4%~44.1%,但叶片胞间CO_(2)浓度(C_(i))显著降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玉米灌浆期8:00―18:00的P_(n)、T_(r)、G_(s)呈降低趋势;N360D2与N360D1玉米灌浆期P_(n)差异不显著,显著大于其他处理。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灌浆期8:00―16:00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N360较N0同时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但使玉米收获指数降低3.5%~5.3%;在N0中D2玉米籽粒产量大于D1和D3,而在N360中D2玉米籽粒产量与D3无显著差异,均显著大于D1;N360D2与N360D1的玉米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均大于其他处理。总之,在施氮360 kg/hm^(2)条件下,种植密度从75000株/hm^(2)增加到87000株/hm^(2),能够使玉米灌浆期叶片光合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提高收获指数,促进生物产量向籽粒产量的转化效率,获得最大籽粒产量。
张正鹏范虹胡发龙殷文樊志龙
关键词:光合特征化学氮肥玉米干旱灌区
作物栽培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被引量:3
2020年
作物栽培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课时少、基础理论知识量大、各论章节独立、作物种类多、学生实验教学时间有限等问题.在分析本课程特性的基础上,对这一农学类主干专业课程,初步构建了以线上自主学习、课后作业、在线测试、线上线下互动讨论、课堂疑点及重难点讲解等为主要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制定了相应的学习效果评价细则,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占70%),以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樊志龙柴强于爱忠殷文胡发龙剡斌方子森
关键词:混合教学作物栽培学学习效果评价
新农科建设下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方式优化与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农学概论课程着重介绍了作物生产的共性规律、相关概念及耕作栽培理论、技术与方法,涉及作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及植物保护学等学科领域,可增强非农学专业学生对农业的认知与了解,是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的限选课程。然而,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的稳步提升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知识文化水平,迫使高等院校不断扩招,造成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突显出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剖析了甘肃农业大学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充分了解同类兄弟院校有关该课程的教学情况,从优化授课方式、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完善考核制度等多层面指明授课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提高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供重要参考,增强本课程在非农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
殷文胡发龙樊志龙谢军红陈桂平于爱忠柴强
关键词:农学概论教学方式课程体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