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娅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研究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纳米α-MnS的溶剂热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锰粉和硫粉为原料,以乙二胺为溶剂,分别在180℃和160℃下,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合成了纳米α-MnS(对应分别记为MnS-1和MnS-2).利用XRD,SEM手段对目标产物MnS-1和MnS-2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剂热法合成的样品具有单一纯相的面心立方α-MnS结构.溶剂热的温度对样品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在180℃温度下反应2 d的样品MnS-1呈棒状和片状,棒粗20~30 nm,棒长200~250 nm.在160℃温度下反应5 d的样品MnS-2呈片状,片厚为30~40 nm.并对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测试,实验发现:合成的纳米α-MnS材料作为电极时,MnS-1和MnS-2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957.2mAh/g和1 033 mAh/g,而且具有一定的循环性能,可望得到应用.
- 王石泉江雪娅郑浩刘红英冯传启李国华
- 关键词:硫化锰负极材料溶剂热法电化学性能
- 非整比Li_(4-x)Ti_5Sn_yO_(12)化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2012年
- 采用流变相法合成了锡掺杂的非整比锂钛氧尖晶石化合物,并研究了不同比例的Sn髧离子掺杂对锂钛氧尖晶石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技术对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系统及交流阻抗测试法对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n髧离子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锂钛氧尖晶石作为负极材料时,不同的掺杂量,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不同,其中Li4-xTi5Sn0·3O12材料的性能为最佳,当电池在较低电流密度下(50 mA·g-1)充、放电时,Li4-xTi5Sn0·3O12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6 mAh·g-1,在随后提高充、放电倍率过程中(由1C增到4C进行充、放电),当循环105次后,Li4-xTi5Sn0·3O12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09.8 mAh·g-1,与纯样品或其它非整比掺杂样品锂钛氧尖晶石比较,Li4-xTi5Sn0·3O12表现优良的电化学循环性能。本文还对锡掺杂导致锂钛尖晶石材料性能改善的原因也进行了初步探索。
- 汤晶冯传启江雪娅但美玉郑浩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
- 硫化镍棒的溶剂热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溶剂热的方法,以乙酸镍和硫脲为原料,乙二胺作为溶剂,在180℃下制备α与β混晶型硫化镍棒.利用XRD、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在1.0~3.0V时,制备的NiS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89.66mAh/g;在0.01~3.00V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050.28mAh/g.初步探索出其容量衰减的原因.
- 张晴郑浩陈秋阳李娟江雪娅冯传启王石泉
- 关键词:溶剂热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重新堆积和钴离子掺杂的MoS_2负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以原料MoS2为前驱体,经正丁基锂剥离和水热处理,制备出重新堆积的MoS2和钴离子掺杂的MoS2.利用XRD、TEM、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重新堆积的MoS2和钴离子掺杂的MoS2的晶型均为2H-MoS2,但结晶度都比原料的差.重新堆积的样品的组成仍为MoS2,Co2+掺杂的样品的组成为Co0.39MoS2.重新堆积的MoS2由较规则的纳米片组成,片厚20~30nm.钴离子掺杂的MoS2也由纳米片或纳米棒组成,片厚20~40nm.把原料、重新堆积的MoS2、钴离子掺杂的MoS23种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初步测试,实验发现:重新堆积的MoS2具有很高的比容量和很好的循环稳定性,钴离子掺杂的MoS2循环稳定性优于原料,但比重新堆积的MoS2差.
- 江雪娅郑浩冯传启李国华王石泉
- 关键词:二硫化钼水热合成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 CuWO_4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2013年
- 以Cu(Ac)2·H2O、(NH4)10W12O41W12·x H2O为原料,柠檬酸作为螯合剂,用流变相反应方法合成CuWO4,用魔芋精粉(葡甘聚糖)为碳源,对CuWO4进行碳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系统及交流阻抗方法对CuWO4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合成的CuWO4材料都具有较高的初始容量,但在700℃下合成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较高(320 mAh/g),经过5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为190 mAh/g;而该样品经过碳表面包覆后,不仅可逆比容量提高到500 mAh/g,而且表现出优良的循环性能,经过5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然保持在430 mAh/g左右。CuWO4经过改性后,具有独特的电化学性能,可作为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段连生江雪娅王石泉但美玉冯传启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