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池浩

作品数:59 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手术
  • 15篇术后
  • 14篇动脉
  • 13篇心脏
  • 13篇麻醉
  • 12篇复合麻醉
  • 11篇针刺
  • 9篇二尖瓣
  • 8篇胸腔
  • 7篇针药
  • 7篇针药复合麻醉
  • 7篇置换术
  • 7篇主动脉
  • 6篇动脉瓣
  • 6篇心肌
  • 6篇胸腔镜
  • 6篇瓣膜
  • 6篇瓣膜置换
  • 5篇心脏瓣膜
  • 5篇心脏瓣膜置换

机构

  • 38篇上海中医药大...
  • 20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59篇池浩
  • 26篇葛文
  • 21篇吴瑶瑶
  • 21篇周嘉
  • 18篇周嘉
  • 18篇周文雄
  • 17篇陈长志
  • 13篇陈彤宇
  • 12篇成少飞
  • 12篇徐建俊
  • 11篇陈彤宇
  • 8篇汤敏
  • 8篇蔡婉
  • 7篇沈卫东
  • 6篇袁岚
  • 5篇薛松
  • 4篇王维俊
  • 4篇郑家豪
  • 4篇傅国强
  • 4篇马文

传媒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针刺研究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第八届华东六...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针灸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心辅助泵在心脏术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 总结在心脏术后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左心辅助泵(LVAD)的经验。方法 收集8例心脏术后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左心辅助泵(转子泵和离心泵各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6例脱机,3例存活出院,脱机率和出院率分别为75%和37.5%。辅助流量27~67(43)ml/(min·kg),出院患者平均辅助流量为55ml/(min·kg)。辅助时间2.5~50(28)h。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肾功能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感染等。死亡原因为MOF、肾功能衰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出血。结论 离心泵和转子泵用于术后短期辅助中均取得满意结果,及时进行有效的左心辅助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成功进行左心辅助的关键。
王维俊池浩周嘉葛云霞冯缘陈长志薛松
关键词:心脏术后心力衰竭左心辅助
潜阳合剂激活STAT6促进巨噬细胞向修复型极化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年
目的:探讨潜阳合剂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0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模型组及潜阳合剂低、中、高剂量组(6.96、13.92、27.84 g/kg),每组8只。模型组及潜阳合剂各剂量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建立小鼠I/R模型,潜阳合剂各剂量组在造模前1 h灌胃干预1次。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比较各组心梗面积;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评价各组心肌损伤程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炎症因子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记评价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和巨噬细胞极化情况。结果:高剂量潜阳合剂干预后心梗面积显著缩小(P<0.05)、LDH释放量显著减少(P<0.05),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减少(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和IL-1β表达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剂量潜阳合剂干预后,巨噬细胞CD206表达显著上调(P<0.001),iNOS表达显著下调(P<0.001);高剂量潜阳合剂能够显著增加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TAT6)磷酸化(P<0.001)。结论:潜阳合剂可通过激活STAT6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从而抑制I/R后炎症反应,减轻心肌I/R损伤。
王婧蔡婉王文瑾葛文吴瑶瑶池浩
关键词:炎症反应巨噬细胞极化
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的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肺减容手术 (L VRS)治疗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的手术指征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重度肺气肿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行单侧开胸 L VRS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术期死亡 ,所有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 ,机械通气时间 14 .0± 3.4小时 ;8例术后无漏气 ,9例轻微漏气 2 .4± 0 .8天 ;术后胸腔引流时间2 .8± 1.3天 ,住院时间 2 4 .0± 2 .2天。术后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 4例 ,院内感染 6例。全组无呼吸衰竭、胸腔内出血、伤口感染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随访 14 .0± 6 .3个月 ,均健在。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较术前明显增加 (P<0 .0 5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与术前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L
周嘉陈长志陈彤宇池浩成少飞周文雄汤敏
关键词:重度肺气肿难治性气胸LVRS术后并发症
电针对心肌梗死后小鼠长期生存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肌梗死后小鼠长期生存率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34只。采用永久性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复制心肌梗死小鼠模型。造模3 d后电针组给予双侧“内关”“郄门”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持续28 d。记录各组小鼠从干预开始至140 d的存活情况;检测干预28 d后各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EF);Masson染色法、小麦胚芽凝集素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左心室壁厚度、心肌肥大程度及血管新生面积百分比;干预7 d后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梗死边缘区组织的血管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生存率、EF、左心室壁厚度明显降低(P<0.01),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血管新生面积百分比及VEGF和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生存率、EF、左心室壁厚度、血管新生面积百分比及VEGF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电针可以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小鼠心功能,提高小鼠长期生存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IF-1α、VEGF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和抑制心室重构相关。
张娇娇谢晨龙雍玥池浩卢礼悦邹颖华阮文晴宋建钢
关键词:电针心肌梗死心室重构血管新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直视术后低心排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重症心脏直视手术后常发生脱离体外循环(CPB)困难、低心排等严重并发症,药物治疗无法纠正时,可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抢救。这种方法是目前首选的有效短期机械辅助治疗方法。1998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共采用IABP抢救10例心脏手术后严重低心排的患者,报告如下。1 ?..
邵占强王东军张明基池浩梁保罗梁保罗
关键词:低心排主动脉内IABP
电针刺激对手术中肺萎陷—复张过程中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胸腔手术时会在肺的萎陷—复张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通过肺内炎症因子的测定,验证电针刺激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起到减轻肺部炎症的作用。方法取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电针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在肺萎陷和肺复张两个时间点抽取肺静脉血,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加以比较。结果 IL-2、IL-10、TNF含量在肺萎陷—复张过程中无显著变化;IL-6含量在电针手术组中有显著增高(P<0.01),而在常规手术组中增高不明显(P>0.0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IL-8含量在电针手术组中显著降低(P<0.05),常规手术组虽同样下降,但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间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激确实引起了部分炎症因子(IL-6、IL-8)的变化,但其对肺内炎症改变的影响和调控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池浩葛文徐建俊周文雄陈彤宇王珂周嘉吴瑶瑶
关键词:电针刺激炎症因子
基于“调气治神”理念的针刺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应用
沈卫东马文宋建刚池浩童秋瑜李一婧高垣雍玥张治军黄建平傅国强王观涛李嘉
该技术属中医学针刺(复合)麻醉研究领域。基于“调气治神”理念的针刺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应用,这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方案,是一种全新的中西并重、嵌合式模式。随着新理念的提出,针药复合麻醉已从术中干预延伸至了整个...
关键词:
关键词:电针针刺术后恢复
针药复合麻醉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80例报道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针药复合麻醉与常规全身麻醉下心脏瓣膜手术的效果,探索针药复合麻醉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将160例心脏瓣膜置换病人随机分为针麻组80例和全麻组80例。针麻组病人采用双侧中府、尺泽和郄门电针持续刺激,摒弃气管插管,病人在自主呼吸状态下,仅使用少量的麻醉药物进行心脏瓣膜手术;全麻组则按常规麻醉手术。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成功率、麻醉药物使用量、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自动复跳例数、术后出血量、引流量、肺部感染、声带损伤、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初次进食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等项目的差别。结果: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采用针药复合麻醉与常规全身麻醉相比,有同样满意的手术成功率,而在麻醉药的使用量、术后输血例数、初次下床活动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肺部感染例数、术后初次进食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麻组优于全麻组。结论:针药复合麻醉下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安全,效果满意。由于术中无气管插管,麻醉药物用量少,术后可早期进食、早期活动,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与之相关的医疗费用明显降低。
池浩周文雄吴瑶瑶陈彤宇葛文袁岚沈卫东周嘉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针刺复合麻醉全麻
针药复合麻醉下无气管插管心脏瓣膜置换术86例术后监护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86例针药复合麻醉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重症监护室(ICU)处理情况,总结针药复合麻醉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监护经验。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8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针药复合麻醉下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经皮电刺激中府、尺泽和郄门)。术后ICU监护处理包括:严密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常规应用多巴胺和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物、吸氧、神经系统功能和肾功能监测、适当镇痛治疗。结果:本组病人无围术期死亡,无术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平均ICU停留时间(28.6±6.2)h,无二次止血病例,术后平均纵隔引流量(291±73)mL。患者术后切口疼痛7例(8.14%),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5例(5.81%),肺部感染8例(9.30%),低氧8例(9.30%),术后早期胃胀气13例(15.12%),无脑梗死病例发生,3例(3.49%)出现轻度肾功能不全,发热>38.5℃者1例(1.16%)。结论:针药复合麻醉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方法可行,安全有效。术后监护处理重点是容量调节、体温管理、疼痛治疗。
周文雄徐建俊吴瑶瑶池浩陈彤宇葛文周嘉
关键词:针药复合麻醉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并发症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总结采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ECABG)治疗 6h内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失败和左冠状动脉主干 (LM )严重狭窄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分别对 9例 6h内AMI、2例PTCA失败和 9例LM严重狭窄的患者行ECABG手术。结果 平均移植血管桥(2 .6± 0 .7)支 ,心脏自动复跳 17例 ,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 (IABP) 7例 ;体外循环时间为 (10 9± 2 3)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 (78± 17)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 (2 0± 13)h ;住院期间死亡 2例 ;肾功能衰竭行急诊血液透析 2例 ,院内感染 9例 ,心低排血量 8例 ,难治性心律失常 6例 ,脑血管意外 1例 ,胸骨感染 1例 ,下肢感染 1例。全组患者无围术期心肌梗死 ,无再次手术止血。平均随访 (16 .4± 4 .3)个月 ,仅 1例于术后 2个月出现反复右心功能衰竭症状 ,其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 ,对 6h内AMI、LM严重狭窄和PTCA失败的患者行ECABG是安全、有效的。
周嘉陈长志池浩陈彤宇成少飞王维俊汤敏周文雄
关键词: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急性心肌梗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