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飞

作品数:227 被引量:698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2篇腹膜透析
  • 69篇腹膜
  • 61篇透析患者
  • 37篇腹膜透析患者
  • 35篇血液
  • 35篇血液透析
  • 31篇维持性
  • 25篇肾衰
  • 18篇血管
  • 18篇血液透析患者
  • 18篇肾病
  • 18篇肾功能
  • 16篇肾脏
  • 16篇中医
  • 16篇疗效
  • 16篇静脉
  • 14篇肾衰合剂
  • 12篇肾脏病
  • 12篇维持性血液
  • 12篇维持性血液透...

机构

  • 192篇武汉市第一医...
  • 35篇湖北中医药大...
  • 15篇武汉市中西医...
  • 12篇广州军区武汉...
  • 6篇湖北省中医院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市中心医...
  • 2篇江汉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26篇熊飞
  • 55篇张燕敏
  • 55篇李红波
  • 38篇丁艳琼
  • 37篇陈芳
  • 26篇何达
  • 24篇梁鸿卿
  • 22篇邹荣
  • 22篇万胜
  • 22篇余秉治
  • 22篇程力
  • 16篇田洪丹
  • 14篇胡韬韬
  • 13篇王小琴
  • 12篇高义华
  • 12篇黄晓丽
  • 12篇董骏武
  • 12篇陈菁
  • 11篇李红兵
  • 10篇周文祥

传媒

  • 37篇临床肾脏病杂...
  • 2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1篇湖北中医杂志
  • 9篇中华肾脏病杂...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国血液净化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中华医学会肾...
  • 3篇内科急危重症...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中国医疗设备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3篇2020
  • 10篇2019
  • 22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23篇2015
  • 13篇2014
  • 21篇2013
  • 21篇2012
  • 15篇2011
  • 14篇2010
  • 16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TCC置入术患者70例,置管位置均在右颈内静脉,每周透析3次,根据置管后3个月及12个月内是否发生导管功能不良(透析血流量低于200 mL/min,需要调整患者体位或反接透析管路、甚至溶栓治疗等干预措施)分为通畅组和非通畅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身体质量指数、导管尖端位置,以及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等临床资料。通过寻找通畅组与非通畅组之间变量的差异,计算3个月及12个月内的初级通畅率,分析TCC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置管后3个月及12个月的导管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7.1%和62.9%。3个月时,导管尖端位于右心房的初级通畅率(91.2%)明显高于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42.8%)及腔房交界处(68.9%)(P<0.05),12个月时,导管尖端位于右心房的初级通畅率有所下降(79.4%),仍明显高于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42.8%)及腔房交界处(48.3%)(P<0.05)。在置管后3个月及12个月的通畅组及非通畅组之间,TC及导管尖端位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后3个月及12个月导管尖端位置及TC均对导管功能不良有独立预测意义(P<0.05)。结论TCC导管3个月及12个月内导管功能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较高的TC水平及不良的导管尖端位置。
陈芳邹荣陈丹张璜何达程力熊飞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
强化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影响
周丽秀丁艳琼田洪丹陈芳熊飞
前列地尔注入高糖腹膜透析液对实验大鼠腹膜纤维化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加入高糖腹膜透析液对大鼠腹膜纤维化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糖腹膜透析液+脂多糖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地尔低剂量组、前列地尔中剂量组和前列地尔高剂量组。3个前列地尔治疗组是在造模同时每日腹腔内注射含不同剂量前列地尔的腹透液。6周后各组大鼠行2h腹膜平衡试验,检测0h腹膜透析液葡萄糖浓度(D0),2h透出液葡萄糖浓度(D2),透析液肌酐浓度(D),血浆肌酐浓度(Pcr),计算D/Pcr和D2/D0,测量超滤量。留取血液及腹膜透析液标本,用ELISA法分别测定血液及腹膜透析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留取壁层腹膜组织行病理切片做HE及Masson染色,新生血管计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31的表达率;免疫组化法测定腹膜组织TLR4、TGF-β的表达率。结果前列地尔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超滤量及D2/D0均明显增加,而D/Pcr则明显降低,腹透液血液中TGF-β的含量以及血液中IL-16的含量降低、腹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TGF-β的表达降低,腹膜新生血管密度减少;前列地尔中剂量组在超滤量、D/Pcr、新生血管密度、腹透液及血液TGF-β水平、腹膜组织中TLR4表达均与优于低剂量组,且与高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前列地尔高剂量组仅在腹膜组织中TGF-β的表达以及血液中IL-6的水平下调方面优于其他治疗组,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有效的防治腹膜纤维化的进程,中剂量前列地尔注入高糖腹透液对大鼠腹膜纤维化的干预最佳。
张燕敏陈伟栋万胜陈丹陈芳丁艳琼张妙田洪丹熊飞
关键词:腹膜纤维化前列地尔转化生长因子-ΒTOLL样受体4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云南灯盏细辛注射液是菊科短葶飞蓬植物灯盏花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份,其有效成份是灯盏乙素。《中药大辞典》记载:灯盏花具有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等功效。我科对2004~20...
熊飞
文献传递
抗霉素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抗霉素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铁死亡(ferroptosis)的现象,初步探讨铁死亡参与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以1、2. 5、5、10μmol/L抗霉素A(antimycin A)干预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 2、4、8、16、24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检测细胞活性,透射电镜检测细胞线粒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活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结果:HK-2细胞存活率随着抗霉素作用剂量和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 <0. 01)。2. 5μmol/L抗霉素A干预HK-2细胞2h后,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明显增加(P <0. 01),电镜观察发现铁死亡特征性改变,细胞线粒体膜密度增加,线粒体嵴减少,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增加(P <0. 05)。与抗霉素模型组相比,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铁死亡特异性拮抗剂Ferrostatin-1预处理HK-2细胞能明显减少抗霉素A损伤后LDH的释放、线粒体损伤及ROS的产生(P <0. 05),且该过程不伴有caspase3活化。结论:在缺氧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过程中,铁死亡可能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较早出现的损伤方式;抑制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可以减轻缺氧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
陈芳胡韬韬陈丹陈菁黄晓丽梁鸿卿熊飞邹荣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去铁胺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治疗前后腹部MRI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应用MRI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将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耳穴组、电针加耳穴组三组治疗,每组30例,采用体重、BMI及MRI测量腹部脂肪综合评定方法,并比较疗效。结果三个治疗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涂茜熊飞刘翼程张红星
文献传递
X线、MSCT和MRI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运用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比分析X线、MSCT及MRI在主动脉夹层(AD)中影像学特征,并评价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或行DSA造影证实的AD患者,对其X线、MSCT及MRI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影像特点。结果 X线仅见AD的间接征象,而MSCT和MRI均能不同程度地显示真假两腔、内膜破口、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 X线对AD只能提示诊断,而MSCT和MRI可作特异性诊断,并且MRI在显示AD的破口位置、无钙化的内膜片及附壁血栓时均优于MSCT,但对内膜及主动脉壁钙化和急危重者的检查MSCT优于MRI。
凃茜熊飞张东友唐浩邹明丽姚雪云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X线摄影术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
参芎注射液对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组织CT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参芎注射液对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4.25%腹膜透析液+脂多糖建立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低剂量参芎注射液治疗组(C)、高剂量参芎注射液治疗组(D)。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CTGF mRNA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的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B组相比,C、D明显减轻(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组织的CTGF表达而发挥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聂祥智周文祥熊飞李红波
关键词:参芎腹膜纤维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Tim-3及其配体CEACAM1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及其配体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与其肾功能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于该院住院并经肾组织活检确诊为IMN的80例患者作为IMN组,另选取77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IMN组分为肾功能正常组[eGFR>90 mL/(min·1.73 m^(2))],肾功能下降组[eGFR≤90 mL/(min·1.73 m^(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较各组血清Tim-3、CEACAM1水平,分析IMN患者血清Tim-3、CEACAM1水平与一般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MN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MN组血清Tim-3、CEACAM1水平升高(P<0.05);肾功能下降组血清Tim-3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血清Tim-3水平与白蛋白、总蛋白、eGFR呈负相关(r=-0.266、-0.229、-0.374,P<0.05),与肌酐呈正相关(r=0.28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m-3水平升高是影响IMN患者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MN患者血清Tim-3、CEACAM1水平升高,Tim-3/CEACAM1可能在IM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Tim-3水平可为IMN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赵宝黄伟苏斌涛熊飞崔天盆
关键词: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特发性膜性肾病
透析器性能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9年
透析器性能取决于透析膜溶质清除效率和生物相容性,是优化选择透析器最重要的依据,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本文就透析器性能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分类、透析器性能及预后进行综述。
王欢岚张英张燕敏熊飞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