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瑞

作品数:18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术后
  • 3篇细胞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率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率变异性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支气管
  • 2篇手术
  • 2篇气管
  • 2篇雾化
  • 2篇吸入
  • 2篇哮喘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机构

  • 18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兖州煤业股份...

作者

  • 18篇牛瑞
  • 5篇王伟
  • 3篇车晓文
  • 3篇郝琳
  • 3篇马伟红
  • 3篇王超超
  • 3篇刘波
  • 2篇孙强三
  • 2篇孙启峰
  • 2篇丛波
  • 2篇赵小刚
  • 2篇隋树建
  • 2篇张颖
  • 2篇王永梅
  • 2篇彭传亮
  • 2篇邵明举
  • 1篇王群林
  • 1篇李府
  • 1篇吴东进
  • 1篇王一彪

传媒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术后食管吻合口狭窄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食管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食管吻合口狭窄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术后食管吻合口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于胃镜指导下应用萨氏扩张器进行食管扩张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吞咽训练,每天训练2组吞咽活动,每组10—20次。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时检查并记录2组患者进食及吻合口直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SF-36量表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其进食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I级狭窄患者吻合口直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狭窄及Ⅲ级狭窄患者吻合口直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及疗效持续时间较显著;对2组Ⅱ级及Ⅲ级狭窄患者SF-36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后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狭窄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能进一步巩固扩张疗效,延缓吻合口发生再狭窄时间,从而改善患者进食功能,促使生活质量提高,并且该联合疗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彭传亮牛瑞丛波蔡传珠吴永国赵小刚孙启峰
关键词:食管扩张术吻合口狭窄SF-36量表
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脱机后肺功能及抑郁情绪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脱机后肺功能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脱机后随机分为训练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训练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治疗时间持续9~12个月。2组患者均于脱机后1周内及治疗9~12个月期间对其进行肺功能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训练组患者经9~12个月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应数据比较,其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改善显著(P<0.05),SDS评分亦显著低于训练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应数据(P<0.05)。结论对于脱机后的COPD患者应尽早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抑郁情绪,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牛瑞孙强三王伟刘波
关键词:机械通气抑郁
122例哮喘患者舒张试验结果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及特点,探讨肺功能检查对哮喘诊断、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入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资料,共计122例,根据FEV1/FVC%分为肺功能正常组(30例)及气流受限组(92例),其中气流受限组根据一秒量FEV1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63例、中重度组16例、重度组13例),分析各组肺功能及舒张试验数据。结果正常组、轻度组、中重度组、重度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6.7%、58.7%、81.3%、1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P=0.001);在正常组,FEV1和FVC的改善量、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P=0.14);在气流受限组,中重度组及重度组一秒率试验前、试验后数值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前:χ2=52.16,P<0.001;试验后:χ2=49.49,P<0.001);各组的试验后一秒率均较试验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舒张试验后,解除气流受限者仅占9.8%,且均为轻度组。结论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提示,随阻塞程度加重,呈现阳性率渐增趋势。肺功能正常也可行舒张试验,阳性病例呈特殊流速-容量环表现。哮喘治疗与控制是终生的、个体化的,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全程哮喘管理。
李岩牛瑞王超超
关键词:肺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哮喘
特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变异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分析特发性室上速 (ISVT)患者的心率变异特点 ,研究 ISVT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 3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 ISVT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记录分析系统软件 ,测定自主神经的功能。结果 :3例均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迷走神经活性降低。结论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 ISVT发作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密切关系。
马伟红牛瑞郝琳
关键词: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动态心电图
个体化、量化康复训练对屈指肌腱吻合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量化康复训练对屈指肌腱吻合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屈指肌腱吻合术患者随机分为量化组及对照组。量化组患者在术中测量所吻合肌腱的最大抗张强度(Fmax),术中安装训练支具,测量吻合术后肌腱两断端分离达到2mm间隙时的橡皮筋长度及载荷,并加装保护装置,术后给予个体化、量化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术中未进行肌腱最大抗张强度测定,术后康复训练时亦无特殊保护装置,由患者自行训练手指活动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康复训练频率对疗效的影响,将量化组及对照组分别细分为A,B两亚组,分别给予每天3次(A组)、每天6次(B组)康复训练。结果经3个月训练后,发现量化组术后无肌腱断离者,对照组有6例患者发生肌腱再断离,量化组优良率达91.1%,对照组优良率为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量化B组患者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亚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量化康复训练能有效防止肌腱吻合术后患者肌腱再断离,且每天训练6次可能是较佳康复治疗频率。
王修文牛瑞孙强三吴东进赵序利
关键词:肌腱损伤支具康复
功能性病窦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变异特点
2001年
马伟红牛瑞马玲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SSSHRV
心脏位置异常患者的超声检查与X线、心血管造影及手术对照分析
2002年
王永梅隋树建郝琳华峄红牛瑞
关键词:心脏位置异常超声波诊断X线心血管造影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及纵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及纵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胸部CT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或)气管、支气管旁肿物而行EBUS-TBN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诊断肺及纵隔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50例患者中明确诊断44例,包括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8例,其中诊断纵隔淋巴结结核3例、结节病3例、临床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2例。共穿刺67组淋巴结或肿块,每组平均穿刺2~4针。EBUS-TBNA对肺及纵隔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3%、100%和9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78.6%。EBUS-TBNA对纵隔及肺内病变的诊断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100%。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EBUS-TBNA在肺及纵隔恶性肿瘤及不明原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疾病诊断方面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且并发症少。
冯菲菲程鹏王超超王永彬车晓文牛瑞
关键词: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
益气活血法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作用的研究
王伟徐少华苏静张伟牛瑞
本研究从氧化-抗氧化系统入手,以探讨肺动脉高压作用中重要的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这两种相互关联的细胞功能为切入点,选择检测目前有特异性的指标GMP140、CEC等,首次深入探讨了肺心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功能变化和相互作用...
关键词:
关键词: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中肺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区域淋巴结人肺组织特异性基因(lunx mR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嵌合荧光法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用以检测74例NSCLC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 mRNA的表达,对入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并对6个可能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表达率与年龄、营养指数、3年内的复发或转移率之间有相关性(P<0.01,P<0.01,P<0.05),而患者的性别、肺癌病理类型、分期与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Lunx表达率之间无相关性(P>0.05);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与术后辅助治疗及与Lunx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NSCLC患者Lunx mRNA表达与其生存时间显著相关,提示Lunx mRNA可作为NSCLC淋巴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及监测患者3年预后的指标之一;同时术后辅助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一项重要措施;荧光实时RT-PCR相对定量方法可应用于NSCLC淋巴微转移的检测,该方法可能有助于早期肺癌转移的诊断。
牛瑞刘波邵明举王伟
关键词:肺肿瘤微转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