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锋

作品数:20 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新生代
  • 5篇花岗岩
  • 4篇青藏
  • 4篇青藏高原
  • 4篇走滑
  • 3篇地貌
  • 3篇滇西
  • 3篇锆石
  • 3篇构造地貌
  • 3篇飞来峰
  • 3篇缝合带
  • 2篇地貌特征
  • 2篇岩体
  • 2篇特提斯
  • 2篇特提斯洋
  • 2篇同位素
  • 2篇推覆
  • 2篇全岩
  • 2篇褶皱
  • 2篇花岗岩体

机构

  • 1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四川省煤炭设...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湖北省交通规...

作者

  • 20篇王世锋
  • 5篇王二七
  • 4篇王刚
  • 4篇樊春
  • 3篇王超
  • 2篇姚鑫
  • 2篇石许华
  • 2篇江万
  • 2篇方小敏
  • 2篇张伟林
  • 1篇侯泉林
  • 1篇郝杰
  • 1篇吴中海
  • 1篇徐天德
  • 1篇戴霜
  • 1篇朱迎堂
  • 1篇刘小汉
  • 1篇付碧宏
  • 1篇方爱民
  • 1篇谢小平

传媒

  • 8篇地质科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西一些新生代飞来峰的构造演化被引量:7
2006年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下,滇西三江造山带在新生代中期发生了强烈的东西向缩短,地壳物质的大规模推覆作用形成众多的飞来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飞来峰中有的在就位后没有再发生过变形,如分布在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无量山东北山麓一带的一系列上三叠统灰岩飞来峰;有的飞来峰在就位后再次遭受到强烈的变形,如分布在兰坪盆地金顶一带的上三叠统灰岩飞来峰,在渐新世时与下伏岩层一同卷入了强烈的褶皱变形;分布在大理地区鹤庆盆地西侧的中三叠统灰岩飞来峰因受到后期东西向伸展构造的破坏,已被改造成分选极差的重力滑塌沉积。这些古近纪飞来峰由于在就位后再次发生了变形,所以不应称之为飞来峰,应称为异地岩或者是外来岩块。
王二七王世锋樊春王刚
关键词:飞来峰褶皱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晚古生代大陆增生与中新生代陆内变形研究
王二七刘小汉肖文交孟庆任丁林郝杰侯泉林方爱民严臻王世锋樊春王刚石许华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的增生方式板块构造作用下的地壳增生-这种复杂的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导致了大陆的侧向生长;秦岭-大别山挤出构造,该造山带不仅发生了大规模的南北向缩短和增厚,而且还发生了大规模的近水平拆离,...
关键词:
关键词:青藏高原大陆增生陆内变形
锆石U—Pb年龄及Lu-Hf模式年龄对印支地块基底的限定被引量:2
2016年
印支地块的板块构造归属不仅对特提斯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探讨新生代青藏高原及周缘板块的陆内变形同样至关重要。我们近期的研究工作表明,本区的花岗岩主要是印支期旧特提斯闭合的产物,少数花岗岩与加里东期的构造活动有关。花岗岩内锆石Lu-Hf二阶段模式年龄主要聚集在1.8~1.6Ga,此外在1.4~1.2Ga有另一峰值区。老挝北部花岗岩峰值区与印支地块内其它地区的锆石u—Pb年龄及Lu—Hf二阶段模式年龄峰值相似,表明印支地块内部有稳定的基底组成。老挝花岗岩年龄峰值与昌都-思茅地块的年龄峰值近于一致,同时,由于奠边府构造带不具有缝合带的属性且两个地块有相似的古生代暖水动物群,我们认为印支地块与昌都-思茅地块可能为同一陆块,这个联合陆块与华南陆块在Rodinia超大陆时期可能是一体的,因为他们的峰值区在4.0~3,5Ga,2.0~1.8Ga,1.4~1.2Ga的3个峰值区完全重合。
王超王世锋莫亚思
关键词:LURODINIA
滇西一些新生代飞来峰的构造演化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下,滇西三江造山带在新生代中期发生了强烈的东西向缩短,地壳物质的大规模推覆作用形成众多的飞来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飞来峰中有的在就位后没有再发生过变形,如分布在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无量山东北山麓一...
王二七王世锋樊春王刚
关键词:飞来峰褶皱
文献传递
藏西南札达盆地磁性地层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2
2008年
札达盆地是喜马拉雅山北坡一个重要的晚新生代盆地,对盆地地层的年代学研究将为反演喜马拉雅造山带隆升与构造演化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盆地新生代地层厚近750m,共采集古地磁定向样品268块.系统古地磁测量表明岩石经热退磁显示大多数样品在500~690℃之间可以获得稳定的特征剩磁,实测极性柱与标准极性柱对比表明该套地层的古地磁年龄为9.5~2.6Ma.盆地的沉积地层年龄不支持藏南拆离系作为控盆构造的假说,结合盆地内沉积构造特征及盆地北缘活动构造特征,认为盆地形成受喀喇昆仑断裂活动控制.
王世锋张伟林方小敏戴霜Oliver Kempf
关键词:札达盆地磁性地层学
阿尔金断裂系西段——康西瓦断裂的晚第四纪构造地貌特征研究被引量:78
2006年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近EW向延伸2000多公里,它构成了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重要地质边界。康西瓦断裂位于阿尔金断裂带西段,呈WNW-ESE向延伸约700km。文章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印度遥感卫星5.8m分辨率)和数字高程地形模型(DEM)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考察观测,对康西瓦断裂的第四纪构造活动及其地貌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沿断裂带发育的系统错断水系、错断冲积扇、挤压脊、走滑拉分盆地等典型构造地貌特征表明,该断裂晚第四纪经历了强烈的左旋走滑活动。同时,研究还揭示沿康西瓦断裂发育了一条长约80km的地表地震破裂带,最大同震左旋水平错位为4m,估算产生该地表破裂带的地震是一矩震级为肘。7.3的大地震。另外,文章根据不同年代地表地貌特征的左旋错位距离,估算出康西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长期走滑速率为8-12mm/a,远低于早期估算的20-30mm/a,但是与阿尔金断裂带中、东段的地质估算结果9±2mm/a及GPS测量结果9±4mm/a接近。
付碧宏张松林谢小平石许华王世锋
关键词:晚第四纪走滑断裂构造地貌康西瓦断裂阿尔金断裂系西昆仑
GPU并行在匹配追踪算法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匹配追踪算法(Matching Pursuit,MP)通过在过完备原子库中寻找与给定地震信号匹配最佳的原子,将地震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原子的和。该算法实现了对地震信号的重构,突出了使地震剖面的有效信息特征更加突出。在实际资料应用中,传统匹配追踪算法(Matching Pursuit,MP)由于采样时间长度和剖面过大,存在计算速度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通过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进行多原子并行匹配,并采用拟合差代替内积来寻找最佳原子,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改进得到一种匹配追踪GPU并行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结果均表明本文的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王聪巫南克王世锋
关键词:GPU
西藏阿里地区冈底斯花岗岩体的热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冈底斯花岗岩带是沿雅鲁藏布江北侧近东西向展布的一条长约2 500 km、宽100~300 km的巨型岩浆岩带.在阿里冈底斯山主峰岗仁波齐峰附近,冈底斯花岗岩体受到多期断裂活动的影响,特别受喜马拉雅大反向断裂和喀喇昆仑断裂活动的改造,造成断裂和岩体的关系出现很多复杂的情况,一些研究者把在北阿伊拉日居山分布的32~ 25 Ma的花岗岩作为喀喇昆仑断裂活动引起的同构造花岗岩,并把此年龄段归结为断层活动年龄,从而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本文的锆石U-Pb年龄指示了岗仁波齐峰地区的冈底斯花岗岩是由110 Ma、60 Ma和50 Ma的3期花岗岩组成,而韧性剪切带内的锆石年龄与附近未变形岩石内的锆石年龄一致,表明锆石的形态并未受到断裂活动的影响.韧性剪切带内云母的氩氩年龄为12 Ma左右,而周围未变形花岗岩的云母氩氩年龄在60~ 50 Ma左右,由此表明喀喇昆仑断裂在岗仁波齐峰地区是12 Ma开始活动的.由于研究区内韧性剪切带中的变形花岗岩并没有记录32~25 Ma这期热事件,由此排除了断裂在狮泉河—门士—线是32~ 25 Ma开始活动的可能性.
莫亚思王世锋王超
关键词:U-PB年龄
喀喇昆仑断裂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活动的构造地貌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喀喇昆仑断裂(KKF)在普兰裂谷以东的存在状况有两种推论:1大陆逃逸模式,认为喀喇昆仑断裂的活动状况在普兰裂谷以东和以西没有差别,都是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经历长时间、大尺度的右旋走滑;2分散变形模式,认为喀喇昆仑断裂的活动终止于普兰裂谷,断裂的走滑错距均被普兰裂谷吸收。然而,长久以来并没有针对喀喇昆仑断裂在普兰裂谷以东活动的野外调查。近年来,在普兰—仲巴一线针对喀喇昆仑断裂展开了详细的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研究。野外调查表明,普兰—仲巴一线断层活动的构造地貌特征显著,如线性排列的断层三角面和断层陡坎、断塞塘、错断脊以及不同级别的水系右旋弯曲等,表明活动的喀喇昆仑断裂不仅仅局限于普兰裂谷以西。冲沟和错断脊显示霍尔地区喀喇昆仑断裂最大右旋错距为(11±1)km,而马攸木山以东的冈底斯花岗岩被右旋错断(7±1)km。喀喇昆仑断裂不同断层分支在马攸木山侧接,形成局部的挤压区。该挤压区吸收了约4km的走滑错距,造成马攸木山成为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的分水岭。仲巴地区罗布岗日峰以东,喀喇昆仑断裂失去其地表踪迹,表明马攸木山附近的7km走滑错距完全被隆格尔裂谷—罗布岗日峰—琼果盆地组成的盆山体系所吸收。霍尔附近一个右旋错距(84±2)m的错断脊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该错断脊形成于(9.4±0.8)^(21.7±1.6)ka,由此计算出喀喇昆仑断裂在本区的最大右旋走滑速率为每年(4.0±0.3)mm。如果晚新生代以来喀喇昆仑断裂在本区均保持这样的走滑速率,则喀喇昆仑断裂在普兰—仲巴一线的起始活动时间在3 Ma左右,远小于阿里地区喀喇昆仑断裂的12 Ma起始活动时间。因此,断裂在研究区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特征表明喀喇昆仑断裂在青藏高原陆内变形中具有分散变形的构造模式特征。
王世锋江万王超
关键词:构造地貌光释光测年走滑速率
滇西无量山逆冲推覆带山前飞来峰的构造成因被引量:9
2005年
印度板块相对于我国华南地块的向北运动在滇西三江地区造成许多地块发生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其中,由于刚性度上的差异,临沧花岗岩基的旋转对邻近地块的影响最为明显,导致兰坪—思茅盆地的大规模缩短和无量山的隆升。无量山的隆升是一系列逆冲断片的叠置造成的,其中,古生界无量山群浅变质岩位于最上部,三叠系麦初箐组含煤砂板岩位于中部,侏罗-白垩系红层位于最下部。在无量山的北东山前散布有许多飞来峰,盖在侏罗-白垩系红层之上,由于这些飞来峰的岩性和无量山群及麦初箐组很相似,前人将其视为推覆体。近年来,笔者针对这些飞来峰的变形和地貌特征以及与无量山的构造关系开展系统研究,认为它们是在重力作用下从无量山滑覆下来的岩块,并在滑覆的过程中岩石发生了掀斜。无量山的顶部山峰大多位于同一高度,十分平坦,代表一次侵蚀夷平事件,这说明在推覆造山之后发生过大规模的侵蚀作用,在此之前无量山要高的多,因此造山带边缘的推覆岩片具有很大的势能,这是重力滑覆作用得以发生的条件。可以推测飞来峰的滑覆发生在造山期后,很可能发生在无量山大规模的侵蚀作用期间,因为在此时大气降水多,山体边坡稳定性差。
王世锋王二七
关键词:无量山飞来峰滇西推覆带侏罗-白垩系华南地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