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 作品数:117 被引量:595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1卷11期疑难病案
- 2005年
- 王丽丽黄向华陈素琴
- 关键词:疑难病案囊性包块阴道检查腹腔囊肿经期延长腹部膨隆
- 微信公众平台在IVF-ET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首次于本院行IVF-ET助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宣教,试验组除了常规宣教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教和答疑。通过问卷调查来比较2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的改变;比较2组护患关系信任度及宣教方式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明显提高,依从性也有显著提高(P<0.05);护患关系信任度和宣教方式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护患关系信任度和对宣教方式满意度。
- 万芳芳郝桂敏罗卓野智克青王丽丽李爱民
- 关键词:IVF-ET健康教育依从性护患关系满意度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中组织热损伤的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中热效应对组织结构的影响,寻求适宜的内膜薄化方法和微波作用方式。方法对离体和在体子宫分别行全面刮宫薄化内膜后的 MEA(刮宫组)和早卵泡期(未刮宫)直接 MEA(早卵泡期组)。术中将微波探头移动方式设为"Z"形和"Z+W"形两种方式,同时测量宫底、两侧宫角、子宫后壁及前壁下段的子宫浆膜面温度。并将作用后的子宫标本切片行 HE 染色、尼克酰胺腺嘌呤核苷酸-黄递酶(NADH-d)染色,光学显微镜(光镜)、电子显微镜(电镜)下观察组织热损伤后的形态学改变及损伤深度。结果 (1)光镜下见子宫内膜腺体扭曲、细胞界限消失,核浓染,间质中大量急性炎性细胞浸润;浅肌层细胞核固缩、浓染,胞质浓缩,细胞排列密集;深层肌细胞无改变。NADH-d 染色可见损伤后的子宫内膜层及部分浅肌层为无色区;宫壁组织热损伤的范围清晰可辨。电镜下坏死部分的平滑肌细胞核染色质、核膜、细胞膜被破坏;线粒体肿胀、膜破裂、嵴消失,细胞器被大量破坏;坏死与正常平滑肌移行区的平滑肌细胞核染色质轻度破坏;核膜及细胞膜存在,线粒体高度水肿,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脱颗粒。(2)离体子宫与在体子宫的最高温度均位于子宫后壁,分别为50.9℃和3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离体子宫的宫体组织热损伤深度为4.0~8.8 mm,颈体交界处为1.6~3.8 mm。在体子宫的宫体组织热损伤深度为4.1~6.6 mm,颈体交界处为0~2.8 mm。子宫后壁的损伤深度最深,与宫底、两侧宫角及前壁下段等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离体子宫及在体子宫的对应部位之间损伤深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刮宫组和早卵泡期组的组织热损伤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探头以"Z+W"形移动时,组织损伤深度明显深于"Z"形移动方式,两者比较,差�
- 王惠兰董晓瑜王丽丽杨玉风韩翠欣
- 关键词:子宫内膜微波烧灼术烧伤
- LEEP切除宫颈良性赘生物37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治疗宫颈良性赘生物(Benign Cervical Neoplasm)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5月间,应用LEEP诊治宫颈良性赘生物37例,术后1个月、2个月、6个月复诊,观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5min,术中出血5~20ml。术后病理:宫颈息肉17例(46%),宫颈湿疣8例(21.6%),宫颈腺囊肿7例(19%),宫颈肌瘤2例(5.3%),宫颈息肉伴腺囊肿3例(8.1%)。术后1个月、2个月、6个月复诊,宫颈光滑,病变部位上皮恢复其原有上皮组织,宫颈的正常形态及大小基本恢复的病例数分别为24例(64.8%),34(91.9%),35(95%)例。结论:LEEP治疗宫颈良性赘生物,操作简单、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
- 陈素琴杨欣王江莉王丽丽曲瑞芳
- 关键词:LEEP
- DNA条形码鉴定中药材和中成药的应用研究
- DNA条形码技术作为新兴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经作为国家标准,被列入《中国药典》2015版。DNA条形码技术已经有10多年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的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不足,作为...
- 王丽丽
- 关键词:中药材中成药DNA条形码分子生物学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的安全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7
- 2006年
- 目的通过观察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中子宫浆膜面温度和病理变化评价MEA的安全性。方法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14例月经过多患者在月经后早卵泡期,分别行离体及在体子宫MEA。设置MEA的作用时间为4min,MEA过程中测量宫底、宫角、后壁、前壁下段的浆膜面温度;并将作用后的子宫标本进行HE、尼可酰胺腺嘌呤核苷酸-黄递酶(NADH-d)染色,观察组织热损伤改变。结果离体子宫浆膜面的最高温度在后壁为50·9℃,最大损伤深度在宫底为8·1mm,占宫壁厚度的36·9%;在体子宫浆膜面的最高温度在后壁和宫角为37·6℃,最大损伤深度在后壁为5·6mm,占宫壁厚度的30·6%。结论MEA在有效去除子宫内膜的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精确了解子宫壁各部位的厚度和防止手术时间过长可以提高MEA的安全性。
- 董晓瑜王惠兰韩翠欣王丽丽杨玉风袁方
- 关键词:月经过多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病理学
- LEEP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后颈管增生的防治体会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宫颈良性病变应用LEEP治疗后颈管增生预防与处理。方法:分析我院随访43例应用LEEP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资料,随访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颈管增生情况。结果:LEEP术后发生颈管增生1个月时22例(51.16%)、2个月时6例(13.95%)、经药物治疗后3个月时2例(4.65%),并检查存在至第4个月时给予LEEP治疗后痊愈。结论:宫颈良性病变应用LEEP应积极预防颈管增生,如3个月后仍存在颈管增生应给予第二次LEEP治疗。
- 陈素琴刘萌王丽丽王江莉曲瑞芳
- 关键词:宫颈良性病变LEEP
- 月经周期中内源性大麻素与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相关性研究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正常女性血浆中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EA)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5~10月因输卵管梗阻或男方因素到本院生殖医学科就诊并欲行IVF助孕、月经周期和排卵正常的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目的分为横断面研究组(79例)和纵向研究组(10例),检测AEA在两组女性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的变化,以及AEA与FSH、LH、E2、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横断面研究组中早卵泡期、晚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AEA水平分别为(9.71±0.86)ng/ml、(10.61±1.05)ng/ml、(12.24±0.73)ng/ml和(7.46±0.71)ng/ml。排卵期AEA水平最高,黄体期最低(P<0.05)。纵向研究组4个时期AEA水平分别(8.76±0.91)ng/ml、(11.61±1.28)ng/ml、(13.85±1.18)ng/ml、(8.50±1.08)ng/ml,排卵期AEA水平最高,黄体期最低(P<0.05)。横断面研究组和纵向研究组各个时期的AEA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EA与FSH、LH、E2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P水平则无显著相关性(P=0.067)。结论正常女性血浆内AEA的浓度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且与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呈明显相关。但AEA与FSH、LH、E2、P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崔娜王露凝王丽丽赵志明王玮郝桂敏
- 关键词: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月经周期性激素促性腺激素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转化生长因子β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CBP治疗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38例行CBP治疗的患者,均符合SIRS诊断标准,其中16例患者有明确感染证据(SEPSIS组),22例无感染证据(SIRS组)。均行CBP治疗(单次治疗时间>20小时),分别于治疗0、5、10、15、20小时留取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I测定(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TGF-β的浓度,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CD3+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CD4+CD25+T细胞亚群,并观察治疗过程中TGF-β及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变化。同时于治疗0、10、20小时对患者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结果①TGF-β于治疗0、5、10、15、20小时的值分别为SIRS组:(70±20)ng/L、(130±17)ng/L、(100±18)ng/L、(115±20)ng/L、(110±22)ng/L,SEPSIS组:(75±32)ng/L、(100±19)ng/L、(70±27)ng/L、(74±28)ng/L、(75±28)ng/L,两组均表现为CBP治疗早期(5小时)一过性快速升高(P<0.05),尔后下降,维持在一定水平,SEPSIS组较SIRS组为低(P<0.05)。②CBP治疗0、5、10、15、20小时SIRS组CD3+淋巴细胞为:(42±12)%、(58±11)%、(64±13)%、(62±13)%、(55±10)%;CD4+T细胞为:(20±8)%、(28±6)%、(32±10)%、(34±8)%、(36±8)%;SEPSIS组CD3+淋巴细胞为:(68±9)%、(71±10)%、(72±11)%、(77±12)%、(85±4)%、CD4+T细胞为:(35±11)%、(43±8)%、(44±9)%、(46±13)%、(48±8)%,CD3+淋巴细胞与CD4+T细胞亚群于两组均表现为逐渐升高趋势(SIRS组CD3+,但SIRS组升高速度更快,在治疗后5小时即出现明显升高(P<0.01),10、15、20小时一直保持升高的状态(P<0.01)。而SEPSIS组CD3+T淋巴细胞及CD4+T细胞亚群升高的状态直至治疗后20小时才明显出现(P<0.05)。③T淋巴细胞CD4+CD25+亚群在两组均表现逐渐升高(SIRS组0、20小时CD4+CD25+T细胞为:(28±7)%、(39±11)%,SEPSIS组0、20小时CD4+CD25+T�
- 庞晓璐王丽丽孟凡茹王莉华王东高志英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转化生长因子Β肾透析T淋巴细胞
- 多种激素检测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价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种激素检测评估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9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组(A组)、保守手术组(B组),检测对比患者术后的激素水平。结果A组术后INHB、AMH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FSH、LH、E2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影响患侧卵巢储备功能,保守手术治疗对卵巢的储备功能无明显影响。
- 杜洁贤刘影王丽丽安慧
- 关键词:激素输卵管妊娠卵巢储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