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力
-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06例的临床处理
- 1997年
- 王伟力马涛林奋刘中远高若天
- 关键词:肱骨骨折儿童外科手术
- T型钢板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评价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 5月至 2 0 0 0年 7月我院治疗的 2 5 5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 ,其中闭合复位石膏管型固定 133例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87例 ,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 35例。随访期为 6个月至 3年。结果 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术后 31例 (88.6 % )功能良好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方法。结论 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机制有效 。
- 沈奕王伟力
- 关键词:T型钢板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内固定术
- 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手术选择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手术选择。方法肱骨近端复杂骨折61例,分为3组。A组23例,为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B组15例,为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C组23例,为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果3组随访6~36个月。A组和B组用Neer百分制评分表对患肩进行术后功能评估,C组用ASES评分对患肩进行术后功能评估。A组和B组骨折均愈合,无骨折再移位、肱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例。A组优良19例,疗效欠佳的病例均为三部分骨折。B组优良12例,疗效欠佳的病例均为四部分骨折伴骨质疏松。C组优良20例。结论每一种手术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陷,骨折的类型、大小、移位程度、患者年龄、骨质量以及手术医师的操作技能等因素决定了治疗方式。
- 徐卿荣董英海王伟力陈滨
- 关键词:肱骨骨折
- 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的手术入路探讨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背侧手术入路的方法。 方法 11例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患者 ,3例行肩胛骨内侧切口 ,8例行肩胛骨背侧切口 ,环型钻孔全层切除肩胛骨腹侧骨软骨瘤。 结果 3例肩胛骨内侧切口患者的肩带上提、下降、前屈和后伸活动度平均减少 5° ;8例背侧入路患者的肩带活动度均大于 19°。二类手术方式症状均缓解 ,经随访无肿瘤复发证据。 结论肩胛骨背侧钻孔入路是一种理想的手术入路。
- 王伟力沈奕林奋
- 关键词:手术入路外科手术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CT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1
- 1997年
- 为探讨椎间盘突出症术后,CT平扫出现再突出征象的原因,本文作者对24例经术前、术后CT扫描比较及手术观察。发现所谓再突出并非真正椎间盘再突出,而是由于手术破坏了椎管内脂肪组织,随之血肿机化、纤维化形成疤痕组织。CT平扫难以使疤痕组织与椎间盘分辨。造成再突出伪像。故椎间盘突出症术后CT检查必须采用CT增强扫描才有意义。
- 王伟力徐卿荣林奋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CT伪像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T型钢板的应用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评价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方法 35例术前X线片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经手术切开复位 ,以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术后X线及功能评估 :31例 (88.6 % )功能良好 ,1例(2 .9% )功能受限且伴明显疼痛。
- 王伟力沈奕周健
- 关键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T型钢板骨折固定术
- 跟骨骨折术后开始锻炼时间对足功能恢复的影响:6个月随访盲法评估(英文)被引量:2
- 2005年
- 背景:移位的跟骨骨折多需手术治疗。由于术后缺少早期的康复锻炼,许多患者虽然得到了良好的手术复位,却未获得相应的良好功能。目的:比较累及关节面的移位跟骨骨折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功能锻炼对足部关节功能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的回顾性分析,盲法评估。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骨科。对象:2000-10/2003-06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骨科收治的累及关节面的移位跟骨骨折患者64例(72侧)男40侧,女32侧;年龄22~68岁。根据术后功能锻炼情况分为两组,1周锻炼组34例患者38侧,男20侧,女18侧。6周锻炼组30例患者34侧,男20侧,女14侧。方法:6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而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不同,分别于术后1,6周开始功能锻炼,锻炼6周。6个月后随访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90~100分,良75~89分,中50~74分,差<50分)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时距小腿关节的活动度和前半足的稳定性及步态。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两组患者术后患足功能。次要结局: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个月随访率100%。①Maryland足部评分:1周锻炼组34例(38侧)平均为87.8分,6周锻炼组30例(34侧)平均为73.2分,两组比较差异意义显著(P<0.01)。②并发症:1周锻炼组切口愈合不良3例,经换药2周愈合,足背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6周锻炼组中切口愈合不良2例,经换药2周愈合,足背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获得良好的足及距小腿关节功能是有益的,且不存在非安全性问题。
- 沈奕王伟力韩晓峰
- 关键词:跟骨骨折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 15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 3~ 6月的随访并根据Neer的百分制评分 ,优良率为 86 .6 %。结论对于年轻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有较满意的效果。
- 王伟力胡光宇韦民沈奕
- 关键词:锁定钢板粉碎骨折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随访
- 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临床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比较累及关节面的移位跟骨骨折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是否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结果。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而制动的时间不同 ,A组32例患者 (36例骨折 )术后 1周开始功能锻炼 ,B组 1 6例患者 (2 0例骨折 )术后石膏外固定制动 6周开始功能锻炼 ,所有的患者随访时间至少 6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法 ,A组平均为 85 .6分 ,B组平均为 74 .8分 ,两组的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移位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 (A组 )在Maryland足部评分中疼痛指数和距下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B组 )。
- 沈奕王伟力韦民张超
-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术后骨折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
- 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 2004年
- 陈滨韦民王伟力张钟元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复杂骨折临床医师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