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向阳

作品数:17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胸腺
  • 5篇影像
  • 5篇肿瘤
  • 4篇血管
  • 3篇胸腺瘤
  • 3篇腺瘤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胸腺癌
  • 2篇胸腺上皮性肿...
  • 2篇胸腺肿瘤
  • 2篇血管粘液瘤
  • 2篇影像表现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诊断
  • 2篇粘液
  • 2篇粘液瘤
  • 2篇上皮
  • 2篇上皮性

机构

  • 16篇北京医院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6篇王向阳
  • 9篇周诚
  • 5篇杜俊
  • 5篇潘纪戍
  • 5篇韦嘉瑚
  • 4篇谭晔
  • 3篇陈涓
  • 3篇李惠章
  • 3篇杨正汉
  • 2篇王蕊
  • 2篇张旻
  • 2篇何淑蓉
  • 1篇左明章
  • 1篇李超
  • 1篇赵楠楠
  • 1篇刘聚源
  • 1篇平学军
  • 1篇李旭
  • 1篇王川予
  • 1篇刘东戈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影像诊断一例及文献复习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多发生于女性盆腔及会阴,临床具有易复发和局部侵袭性。本文介绍了一例有影像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AM,分析了该病例的临床特点...
王向阳李惠章何淑蓉周诚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粘液瘤影像学特征
超声及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小肾癌诊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在小肾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小肾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直径小于4cm肾占位患者的B超、CT检查结果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20例小肾癌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增强CT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小肾癌的准确率分别是:B超78.18%、CT92.73%、超声造影90.00%。超声造影与螺旋CT对于小肾癌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超是筛选小肾癌的首选方法 ,螺旋增强CT为小肾癌定性、定位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任俊红郭发金王向阳蒋文莉马娜王川予
关键词:小肾癌超声超声造影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CT和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男2例,女5例)病理确诊的HAML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CT平扫7例,为低密度到中等密度病灶,4例测得CT值-35.5~-99HU,除1例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外,其余动脉期明显强化。MRI检查4例,T1WI上肿瘤为高信号,脂肪抑制或反相位图像上病灶信号衰减,T2WI上病灶为相对高信号。结论:在影像上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一些特征:①含有成熟脂肪组织为脂瘤型HAML相对特征的影像学表现;②病灶内含有强化的血管影是诊断HAML的重要征象。
谭晔王向阳王蕊张旻杨正汉乔柏周健国周诚
关键词: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床旁超声诊断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中导丝尖端异位的准确性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价床旁超声诊断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术中导丝尖端异位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需通过双侧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放置CVC的患者90例,性别不限,年龄18~90岁,BMI 15.5~44.8 kg/m2,ASA分级Ⅰ~Ⅳ级。使用超声探查并选定目标血管。静脉注射异丙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后行正压通气。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至预定长度,行床旁X线和床旁超声检查,确定导丝尖端位置,并进行记录。确定导丝尖端位置正常后置入CVC。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床旁超声和床旁X线诊断CVC置入术中导丝尖端异位的一致性;计算床旁超声诊断CVC置入术中导丝尖端异位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Youden指数、比数积、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90例患者中17例发生了导丝尖端异位,导丝尖端异位发生率为19%。床旁超声与床旁X线诊断CVC置入术中导丝尖端异位具有一致性(Kappa值0.945,P<0.05)。床旁超声诊断CVC置入术中导丝尖端异位的灵敏度为97.44%,特异度为97.78%,总符合率为97.67%,误诊率为2.22%,漏诊率为2.56%,Youden指数为95.22%,比数积为1672,阳性预测值为95.00%,阴性预测值为98.88%。结论床旁超声可用于CVC置入术中导丝尖端异位的诊断。
于晖张莹李俊峰时迎斌李海赵楠楠王向阳刘聚源左明章
关键词:超声检查
WHO分类:不典型胸腺瘤(B3型)和胸腺癌(C型)的临床和CT区别
目的探讨不典型胸腺瘤(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C型胸腺瘤)在临床和CT表现上的异同。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按2004年WHO胸腺上皮肿瘤分类标准分类、并有完整CT资料的的B3型(30例)和C型(17例)胸腺上皮肿瘤,对他们...
王向阳韦嘉瑚潘纪戍杜俊周诚
文献传递
胸腺上皮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组织学分型与CT影像表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类型胸腺上皮性肿瘤(TET)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TET的CT表现,并根据WHO 2004年标准对所有病例重新进行组织学分型,分析不同组织类型TET的CT特征.各类型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33例TET病理分型A、AB、B1、B2、B3型和胸腺癌分别为10、17、13、46、30和17例.A型(9例,90.0%)、AB型(15例,88.2%)、B1(10例,76.9%)和B2型(31例,67.4%)胸腺瘤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形状规则且边界光滑;而B3型(21例,70.0%)与胸腺癌(15例,88.2%)肿块呈不规则形或铸型生长,且边界不清楚.胸腺癌坏死囊变发生率最高(15例,88.2%),其次为B3型胸腺瘤(19例,63.3%)和A型胸腺瘤(6例,60.0%),B2和B3型胸腺瘤钙化发生率较高(32例,42.1%),明显高于其他类型TET(8例,14.0%;X2=12.20,P<0.01).A、AB、B3型TET及胸腺癌高度强化的发生率(39例,52.7%),明显高于B1和B2型(8例,13.6%;x2= 22.01,P<0.01).结论 根据WHO 2004标准,不同组织类型的TE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测TET组织学类型、判断预后的潜力.
谭晔陈涓张昊杜俊韦嘉瑚王向阳杨正汉潘纪戍周诚
关键词:胸腺肿瘤X线计算机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诊断价值与CT征象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FNH19例,共21个病灶。全部病例进行了CT和MRI检查,CT检查常规行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MRI平扫序列如下:用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RFSE)采集压脂T2W图像,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PGR)采集压脂T1W图像,用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FIESTA)采集T2/T1比值加权图像,用FSPGR序列同时采集无脂肪抑制的反相位和同相位T1W图像。所有病例均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其中3例进行细胞特异性对比增强扫描。结果:17个FNH在平扫T2WI+fs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在T1WI+fs上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MRI平扫共见中心瘢痕12个、中央粗大血管3条、假包膜数2个,均多于CT平扫所见。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时,21个FNH于动脉期均明显强化,16个FNH于门脉期或延迟期的信号强度与肝组织接近,中心瘢痕和假包膜延迟强化。行细胞特异性对比增强扫描的3个FNH实质均明显强化,中心瘢痕无强化。结论:绝大多数FNH在MRI上有特征性的征象,MRI可以明确诊断,MRI对FNH的诊断价值高于CT。
倪瑞军王向阳党浩丹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磁共振成像
胸腺上皮性肿瘤WHO分类与预后的关系
研究背景胸腺上皮性肿瘤(TET)病理组织形态学复杂,表现多种多样,临床上常伴有副肿瘤综合征,其中以重症肌无力(MG)最为常见。以往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繁多,有较大的争议。2004年WHO进行了胸腺上皮肿瘤的分类,近年来得到...
杜俊刘东戈杨丽韦嘉瑚王向阳
关键词:胸腺肿瘤WHO预后
文献传递
不典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临床与CT表现比较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 探讨不典型胸腺瘤(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C型胸腺瘤)在临床和CT表现上的异同.方法 搜集经手术切除、按2004年WHO胸腺上皮肿瘤分类标准分类,并有完整CT资料的B3型(30例)和C型(17例)胸腺上皮肿瘤,对其包括预后在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做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年龄和肿瘤横断面最长径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性别、有无重症肌无力、手术方法及2组间肿瘤边缘、形态、有无坏死和钙化、肿瘤的强化形式和程度以及对周围纵隔脂肪、胸壁、大血管、纵隔胸膜、心包和胸壁的侵犯情况,是否存在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种植转移、胸水和远处转移等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对于2组患者预后情况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临床:B3型患者[平均年龄(43±15)岁]较C型[(56±11)岁]年轻(t=-2.905,P=0.006);90.0% (27/30) B3型合并有重症肌无力症状,而C型仅5.9%( 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3型肿瘤的完整切除率(80.0%,24/30)高于C型(11.8%,2/17,P=0.001);70.6%( 12/17)C型患者于术后2年内死亡,B3型中仅20.0% (5/30)在术后2~9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C型为14.7%,B3型为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2)CT表现:C型肿块的长径为(6.4±2.1) cm,大于B3型的(4.6±2.3)cm(t=-2.778,P=0.008);C型边缘多为不规则形状( 13/17,76.5%),而B3型则多为分叶状(18/30,60.0%,P=0.019);C型(15/17例,88.2%)较B3型(17/30,56.7%)更容易发生肿瘤坏死(P =0.049);在增强扫描中与B3型比较,92.8% (13/14)C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P=0.042);同时C型更易发生大血管侵犯(15/17,P=0.001)和远处转移(8/17,P=0.028).结论 B3型和C型胸腺瘤在临床、预后及CT表现有一定差异,有助于作出区别.
王向阳谭晔陈涓韦嘉瑚潘纪戍杜俊周诚
关键词:胸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乙状结肠状食管X线胸片误诊为胸部肿瘤一例
2010年
患者女,67岁.因发热、咳嗽,咯浓痰1周,于2008年12月22日入院,体检:右上肺呼吸音低,两肺闻及湿哕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4×109 g/L,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王向阳潘纪戍陈涓周诚
关键词:胸部肿瘤X线胸片乙状结肠误诊食管血白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