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明
- 作品数:60 被引量:2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思想来源管窥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跨文本对比的方法,本文对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认为,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完全"承袭"自日本学者河上肇,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源,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努力向全世界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博大胸怀。
- 王宪明
- 关键词:河上肇
-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的学术来源探析——《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研读被引量:1
- 2021年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集中体现了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但该文发表一百多年来,李大钊在撰写过程中所参考的学术知识来源始终不为学术界所知。通过跨语际文本对比研究,可以揭示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的学术知识来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情况。
- 王宪明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
- 严复的建国构想述论被引量:7
- 1999年
- 本世纪最初20 年间, 严复曾经就如何建立一个既顺应世界潮流又符合中华民族特性的现代国家进行过探讨, 并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译著和论文。长期以来, 严复此方面的思想成果不仅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正确理解, 反而因此而被批评为反动、落后、保守, 被当作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由先进到落后、由学习西方转向回归传统的典型。本文对严复的建国构想及其历史影响进行了初步疏理,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 理解严复晚年思想应本着同情的原则, 从严复的基本思维模式出发, 以其建国构想作为中心和出发点,
- 王宪明
- 关键词:《社会通诠》读经
- 把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 2015年
- 把“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第一要求,有着深刻的内涵和目标追求,同时也规定了实现富强的基本路径。
- 王宪明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辨文体·择善本·寻根源--新版《孙中山全集》的编纂特色被引量:1
- 2017年
- 在编纂新版《孙中山全集》的工作中,编审者在以下三方面给予充分重视:一、辨明文体,即在文体的分类上,注重"文""笔"之分;二、选择善本,即依据"百衲本"的传统选择善本;三、寻根觅源,即在题解注释等方面注重运用跨文化、跨语际的方法,考索准确的来源。在此基础上,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部版本更可靠、相关信息更准确的《孙中山全集》。
- 刘桂生王宪明
- 关键词:文体分类百衲本跨语际
- 近代中国人对卢梭的解释被引量:14
- 1995年
- 近代中国人对卢梭的解释王宪明,舒文卢梭(J.J.Rouseau,1712—1778)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独立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其代表作《社会契约论》(SociaContract)曾经产生过世界性影响,近代中国...
- 王宪明舒文
- 关键词:卢梭社会主义思想社会契约论无政府主义孙中山解释者
- “执西用中”,融汇创新——从《社会通诠》若干段落翻译看严复的文化取向
- 一 1904年,严复据英国学者甄克思的A Short History of Politics一书翻译而成的《社会通诠》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原著主要探讨西方社会政治发展史,尤其是近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历史,而严复在翻译过...
- 王宪明
- 文献传递
- 中国近代思想史文献的基本特点及研究方法初探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文献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近代思想史文献不同于古典文献,是一种"新文本",其基本特点是"四性"(国际性、翻译性、混杂性、过渡性)、"四跨"(跨文化、跨语际、跨语境、跨时代)。研究近代思想史"新文本",必须在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研究优良学风的同时,努力探索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方能更加深入地认识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 王宪明
- 关键词:研究方法
- 介绍严复为《马氏文通》要例启蒙》所作的《序》被引量:2
- 1996年
- 作者介绍了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晚年一篇佚文《马氏文通要例启蒙·序》,对佚文的草书手迹进行了释文,并对其意义进行了简单分析,认为这篇佚文的发现对研究严复晚年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即:一、有利于研究严复关于语法研究的思想;二、有利于研究严复关于在学习本国语的同时兼通数种外国语言的思想;三、有利于说明晚年严复对待西学态度的变化;四、最重要的是有利于研究严复晚年对待白话文的看法。因此,值得引起学术界重视。
- 王宪明
- 关键词:马氏文通白话文
- “历史照亮未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历史问题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被引量:1
- 2019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问题的系列论述,涵盖党史、国史、中国近现代史等多个层面,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历史学科的深刻把握,彰显了高度的历史意识和科学的历史观,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问题的系列讲话精神,对明确历史学的学科定位与特点、掌握正确的历史观与研究方法、拓宽历史研究视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宪明赵天鹭
- 关键词:历史学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