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广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梗死
  • 3篇动脉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2篇动脉系统
  • 2篇动脉注射
  • 2篇溶栓
  • 2篇注射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注射
  • 2篇急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再通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血小板
  • 1篇早期溶栓
  • 1篇早期溶栓治疗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溶栓治疗

机构

  • 4篇天津市第三医...

作者

  • 4篇王广
  • 2篇王鹏
  • 2篇袁永
  • 2篇张素红
  • 2篇袁亮方
  • 1篇毛群
  • 1篇姜国晶
  • 1篇张超
  • 1篇勾俊龙

传媒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颈动脉注射巴曲酶治疗脑梗死
2012年
目的探讨巴曲酶经颈动脉直接注射治疗与常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入选的74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A组)为经颈动脉注射巴曲酶38例,方法为采用直接经颈动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巴曲酶5.0 U后,再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为常规治疗组36例,两组的其他与常规治疗相同。14 d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显效率为97.3%;B组显效率为72.2%。结论颈动脉注射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疗效(P<0.01)。
袁亮方王鹏王广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巴曲酶颈动脉注射
3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渗滤法对3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测定发病24h内降纤治疗前,入院第3天降纤治疗后,入院第7天D-二聚体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第1天降纤治疗前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3天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第1天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7天D-二聚体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降纤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可以作为确定有无新发梗死,疗效评价以及估计预后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袁永张素红王广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降纤治疗D-二聚体
基底动脉系统梗死3例早期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袁永毛群王广张素红勾俊龙
关键词:早期溶栓治疗动脉系统血管再通相对禁忌证抗血小板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颈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经颈动脉直接注射溶栓与大剂量尿激静脉溶栓的疗效以及副作用等方面的比较。方法:将入选的66例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经颈动脉注射尿激酶组32例,采用直接经颈动脉注射经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50万U后,再经静脉滴注NS2100mL+尿激酶50万U;对照组为静脉溶栓组共34例,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NS100mL在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两组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14d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基本治愈12例(37.5%),显著进步14例(43.8%),显效率为96.9%;而V组基本治愈8例(23.5%),显著进步9例(26.5%),显效率为85.3%。结论:颈动脉注射联合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高于静脉滴注的疗效(P〈0.01)。
袁亮方王鹏王广姜国晶张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颈动脉注射溶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