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方超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有机碳
  • 4篇杉木
  • 3篇氮沉降
  • 3篇亚热带
  • 3篇养分动态
  • 3篇水溶性有机碳
  • 3篇土壤
  • 3篇人工林
  • 3篇林下植物
  • 2篇杉木林
  • 2篇杉木人工林
  • 2篇施氮
  • 2篇缩口
  • 2篇尼龙网
  • 2篇磷肥
  • 2篇颗粒有机碳
  • 2篇果实
  • 2篇害虫
  • 2篇红壤
  • 2篇辐条

机构

  • 12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3篇王方超
  • 10篇陈伏生
  • 9篇方向民
  • 3篇李建军
  • 3篇张宇飞
  • 3篇卜文圣
  • 2篇黄超
  • 1篇曾菊平
  • 1篇胡小飞
  • 1篇陈少凤
  • 1篇王辉民
  • 1篇施建敏
  • 1篇张绿水
  • 1篇黎祖尧
  • 1篇张林平
  • 1篇张扬
  • 1篇邹娜
  • 1篇何平
  • 1篇王艳
  • 1篇张秀兰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氮磷肥对杉木人工林3种林下植物养分动态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林下植物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生态功能,而其对施肥的响应,尤其是氮(N)磷(P)同施的耦合效应少有研究。以中亚热带典型中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布设施N、施P、两者同施和对照4种处理5次重复的野外试验,于施肥第3年的生长季和非生长季收集3种主要林下植物即2种草本地上部分和1种灌木叶片,测定其N、P含量,并计算其化学计量比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N肥分别提高林下植物狗脊(Cibotium barometz)、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的N含量18%、25.4%、19.6%;施P肥分别提高狗脊、芒萁、黄瑞木的P含量31.1%、33.9%、11.9%;植物体P含量是驱动N/P化学计量比变化的主因;施N可缩小林下植物养分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差异,而施P增大其养分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差距,但N、P同施对林下植物养分含量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差距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P相对缺乏的杉木生态系统,施P肥有利于保障植物N/P化学计量的稳定,有效维持林下植物资源分配平衡。
王艳胡小飞王方超张宇飞陈少凤
关键词:林下植物化学计量比养分动态杉木人工林
氮磷添加对常绿阔叶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与磷组分相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为探究磷输入如何调节大气氮沉降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碳与磷关系的影响。[方法]在常绿阔叶林土壤建立长达6年(2015-2021年)的养分添加长期监测试验平台,包括4个处理:对照[P0+N0,P0 kg/(hm^(2)·a)+N0 kg/(hm^(2)·a)]、氮添加[P0+N100,P0 kg/(hm^(2)·a)+N100 kg/(hm^(2)·a)]、磷输入[P50+N0,P50 kg/(hm^(2)·a)+N0 kg/(hm^(2)·a)]以及氮磷同时输入[P50+N100,P50 kg/(hm^(2)·a)+N100 kg/(hm^(2)·a)],各处理设3次重复,共计12个样地。于2021年8月采集样地0-1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基础理化性质、土壤粒径分布规律、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磷组分及有机碳(SOC)含量。[结果](1)P0处理下,氮添加显著增加大团聚体占比,减少黏粒和粉粒含量,提高各团聚体粒径中SOC含量;氮添加分别显著降低和增加团聚体黏粒、粉粒中易分解态磷组分(LP)和难分解态磷组分(RP)含量。(2)P50处理下,氮添加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平均几何直径(GMD),对各粒径团聚体中磷组分和SO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3)P0处理下,土壤团聚体SOC与难分解态磷呈正相关关系;P50处理下,土壤团聚体SOC与各功能磷组分无显著相关。由此推断,P0处理下,氮添加通过提高常绿阔叶林土壤团聚体黏粒、粉粒径中难分解态磷而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固持;P50处理下,氮添加对各粒径中有机碳的影响可能受到生物因素的调节,与磷的有效性无关。[结论]氮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土壤团聚体中碳磷内在关系的影响受到磷的调控,研究结果为森林土壤碳循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贺凌云陈伏生郑志宇刘俏王晟楠王方超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团聚体磷组分土壤有机碳常绿阔叶林
金黄蓝状菌在产嗜铁素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黄蓝状菌在产嗜铁素中的应用。本发明从毛竹土壤里分离到高产嗜铁素的菌株,通过双层培养基法定性和液体培养法定量筛选出一株高产嗜铁素的金黄蓝状菌菌株。该菌株合成的嗜铁素能提高毛竹组织体内铁素含量,对毛竹具有较...
张扬施建敏毛瑢张林平方向民石福习王方超于鸿莹邹娜
一种用于收集高大乔木风煤种子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收集高大乔木风煤种子的装置,包括两个完全相同并套设在树杆上的上钢圈和下钢圈,上钢圈和下钢圈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撑组件相连接,支撑组件的顶部连接有辐条,支撑组件和辐条的外侧包裹有尼龙网,尼龙网的边缘置于...
李建军欧阳大尉童洁赖彤彤曹健建冯娜冯杰黄宇平陈伏生方向民卜文圣黄超王方超
亚热带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对氮磷添加的响应被引量:25
2017年
通过野外氮、磷添加,分析N_0(0 kg N·hm^(-2)·a^(-1))、N_1(50 kg N·hm^(-2)·a^(-1))、N_2(100 kg N·hm^(-2)·a^(-1))、P(50 kg P·hm^(-2)·a^(-1))、N_1P和N_2P等6种处理3年后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添加对0~20 cm土层SOC含量无显著影响.磷添加显著降低0~5 cm土层POC含量,与无磷处理相比,加磷处理POC含量降低26.1%.WSOC含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主要表现在0~5 cm土层,低水平氮添加和磷添加显著提高WSOC含量.在0~5 cm土层,氮添加对POC/SOC值无显著影响,而与无磷添加相比,POC/SOC值在磷添加处理下显著降低15.9%.在5~10和10~20 cm土层,氮、磷添加处理对POC/SOC值无显著影响.在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碳稳定性主要受磷含量的调控,短期磷添加易导致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分解,增加土壤碳稳定性.
张秀兰王方超方向民何平张宇飞陈伏生王辉民
关键词:氮沉降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
南昌城乡梯度绿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变异及其对温度的响应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以南昌城区-郊区-乡村梯度森林、灌丛和草地3种绿地为对象,选取典型样地,采集表层土壤,测定初始状态和5、15、25、35、45℃恒温培养30 d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结果表明:3种绿地的WSOC均值表现为城区高于乡村,WSOC占土壤总有机碳(TOC)的百分比(WSOC/TOC)表现为乡村高于城区(P<0.05),但WSOC及WSOC/TOC在3种绿地间无显著差异.城乡梯度WSOC对培养温度的响应格局总体表现为5℃培养条件下乡村高于城区,45℃为城区高于乡村,郊区介于中间.WSOC的温度响应变异系数为森林和灌丛低于草地,且3种绿地均表现为沿城乡梯度呈增加趋势.WSOC与TOC、全氮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WSOC的温度响应变异系数与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外源物输入可导致城区绿地WSOC含量增加,但城市环境有利于WSOC的稳定,估计与城区有效磷含量较高有关.
李佩擎方向民陈伏生王方超喻锦荣万松泽黎祖尧
关键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温度敏感性有效磷
施氮磷肥对杉木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养分动态的影响
林下植物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林地地力和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也与培育目标树种竞争水分和养分,因此,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氮(N)和磷(P)是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限制性元素...
王方超
关键词:杉木林林下植物养分动态
文献传递
松毛虫爆发对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氮磷循环的影响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人工用材树种。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周期性爆发是影响马尾松林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对松林养分循环的影...
陈伏生方向民王方超曾菊平
关键词:养分内循环林分密度马尾松林
氮磷添加对亚热带杉木林植物-凋落物-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碳(C)、氮(N)和磷(P)在植物生长及调节生理机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化学计量特征能够反映植物生长速率和养分限制等。人类活动引起的氮磷沉降对植物、凋落物和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响应机理尚不清楚。因此剖析以植物-凋落物-土壤三者为一个耦合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外源养分添加的响应,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养分限制和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动态。【方法】以亚热带退化红壤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为研究对象,在2011年开始布设氮磷添加随机区组试验,为5个区组6个处理共计30个20 m×20 m样地,施肥处理包括N0(CK,只加沙)、N5(5 g/(m^(2)·a))、N10(10 g/(m^(2)·a))、P5(5 g/(m^(2)·a))、N5+P5(N 5 g/(m^(2)·a)+P 5 g/(m^(2)·a))、N10+P5(N 10 g/(m^(2)·a)+P 5 g/(m^(2)·a)),N和P添加分别以NH4NO3和NaH2PO4形式拌沙洒施。在处理后第9年采集植物新鲜叶片、凋落叶片、0~5 cm土壤样品,测定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量化了叶片的N、P利用效率与再吸收效率,探讨长期N、P添加对杉木植物-凋落物-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添加显著提高植物叶片P含量56.5%,对杉木叶片C、N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降低叶片C/P、N/P;N添加对叶片C、P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对C/N、C/P、N/P无显著影响。P添加分别显著提高凋落叶片N、P含量25.7%和51.1%,对C含量没有影响,但降低C/N、C/P、N/P;N添加对凋落叶片C、P和C/N、C/P、N/P均无显著影响。P添加显著提高0~5 cm土壤P含量184.6%,对C、N含量没有影响,但显著降低C/P、N/P;N添加对土壤N含量、C/N、C/P、N/P均无显著影响;而N、P的交互作用对植物、凋落物及土壤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无显著影响。P添加显著降低了35.3%的植物P的利用效率,但对植物P的再吸收效率无显著影响。随着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植物、凋落物的内稳态呈现出不同的响应,其中
何佳豪王方超张绿水陈伏生夏成康周云烽全俊旺沈丽丽刘俏
关键词:红壤丘陵区杉木养分利用
氮磷添加对亚热带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张秀兰方向民王方超何平张宇飞陈伏生
关键词:氮沉降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杉木人工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