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飞 作品数:6 被引量:5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施氮磷肥对杉木人工林3种林下植物养分动态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林下植物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生态功能,而其对施肥的响应,尤其是氮(N)磷(P)同施的耦合效应少有研究。以中亚热带典型中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布设施N、施P、两者同施和对照4种处理5次重复的野外试验,于施肥第3年的生长季和非生长季收集3种主要林下植物即2种草本地上部分和1种灌木叶片,测定其N、P含量,并计算其化学计量比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N肥分别提高林下植物狗脊(Cibotium barometz)、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的N含量18%、25.4%、19.6%;施P肥分别提高狗脊、芒萁、黄瑞木的P含量31.1%、33.9%、11.9%;植物体P含量是驱动N/P化学计量比变化的主因;施N可缩小林下植物养分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差异,而施P增大其养分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差距,但N、P同施对林下植物养分含量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差距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在P相对缺乏的杉木生态系统,施P肥有利于保障植物N/P化学计量的稳定,有效维持林下植物资源分配平衡。 王艳 胡小飞 王方超 张宇飞 陈少凤关键词:林下植物 化学计量比 养分动态 杉木人工林 温度调控外源氮添加对毛竹细根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细根分解是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碳和养分归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外源氮添加和温度如何共同影响毛竹细根分解及养分动态尚不清楚。本文通过360 d的微宇宙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施氮(0和5 mg N·g^-1细根)和温度(18和28℃)对细根分解过程中CO2累积释放量、重量损失、养分(N、P、Ca、Mg、Fe、Mn和Cu)浓度和残留量以及酶(酸性磷酸酶AP、葡萄糖苷酶BG、半纤维素酶CB、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累积释放量、重量损失和酶活性均随着培养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细根N、P浓度和残留量、P/Mn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施氮对毛竹细根分解及酶活性的影响随着培养温度的变化而存在差异,在28℃时施氮显著降低CO2累积释放量、重量损失、N/P、N/Mn、AP和BG活性,而在18℃时,施氮显著降低细根Mn浓度及残留量、N/Mn、BG和NAG活性。施氮和温度交互作用显著地影响0~180与0~360 d细根分解过程中CO2累积释放量、重量损失、AP和NAG活性。细根分解过程N浓度、N/Mn、P/Mn与AP、BG、NAG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而Mn浓度与BG、NAG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外源氮添加和温度通过共同影响酶活性调控毛竹细根分解速率及其养分归还量,研究结果为准确评估和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毛竹林碳和养分循环提供科学依据。 刘仁 张宇飞 金志芳 毛瑢 张扬 李晓东 陈伏生关键词:毛竹 细根 养分释放 亚热带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29 2017年 通过野外氮、磷添加,分析N_0(0 kg N·hm^(-2)·a^(-1))、N_1(50 kg N·hm^(-2)·a^(-1))、N_2(100 kg N·hm^(-2)·a^(-1))、P(50 kg P·hm^(-2)·a^(-1))、N_1P和N_2P等6种处理3年后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添加对0~20 cm土层SOC含量无显著影响.磷添加显著降低0~5 cm土层POC含量,与无磷处理相比,加磷处理POC含量降低26.1%.WSOC含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主要表现在0~5 cm土层,低水平氮添加和磷添加显著提高WSOC含量.在0~5 cm土层,氮添加对POC/SOC值无显著影响,而与无磷添加相比,POC/SOC值在磷添加处理下显著降低15.9%.在5~10和10~20 cm土层,氮、磷添加处理对POC/SOC值无显著影响.在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碳稳定性主要受磷含量的调控,短期磷添加易导致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分解,增加土壤碳稳定性. 张秀兰 王方超 方向民 何平 张宇飞 陈伏生 王辉民关键词:氮沉降 颗粒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模拟酸雨对红壤区茶树器官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7年 以红壤区25年生茶园为对象,开展pH 4.5、pH 3.5、pH 2.5及自来水(对照)4种强度模拟酸雨处理原位试验,于处理第3年收集茶树体不同功能根系和不同年龄枝、叶,测定氮(N)、磷(P)含量,并计算化学计量比和酸雨响应敏感度.结果表明:土壤pH值、硝态N和有效P随酸雨强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吸收根N含量随酸雨强度增加而提高,pH 2.5处理下吸收根N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32.9%;储藏根P含量随酸雨强度增强而显著降低;同时酸雨处理显著提高吸收根N/P.新叶和老叶N、P含量对不同强度酸雨处理响应不敏感,但酸雨处理增加了老叶N/P,且在pH 3.5处理下达到显著水平.酸雨处理对枝条的影响与其年龄有关,新枝N含量和N/P在低强度酸雨(pH 4.5)处理下显著增加,而老枝N含量和N/P对酸雨处理响应不敏感.吸收根、新叶和新枝N含量对酸雨响应敏感度分别高于储藏根、老叶和老枝,而储藏根和叶片P含量对酸雨响应敏感度高于其他器官.茶树器官N含量对酸雨处理较为敏感,适度酸雨可增加幼嫩器官N含量和N/P,改变茶树体N、P的循环和平衡. 张宇飞 方向民 陈伏生 宗莹莹 顾菡娇 胡小飞关键词:酸雨 茶树 茶树体器官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对模拟酸雨的响应 张宇飞 方向民 宗莹莹 顾菡娇 胡小飞 陈伏生关键词:酸雨 茶树 氮磷添加对亚热带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张秀兰 方向民 王方超 何平 张宇飞 陈伏生关键词:氮沉降 颗粒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杉木人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