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L-6/STAT3信号通路在脓毒症早期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脓毒症早期出现的HPA轴过度激活与IL-6/STAT3信号通路的内在联系。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LP组)三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术后6h处死,分离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RT—PCR检测下丘脑组织CRH、IL-6、STAT3、SOCS3mRNA水平,垂体组织阿片促黑色素原(POMC)、IL-6、STAT3、SOCS3mRNA水平,肾上腺组织IL-6、STAT3、SOCS3mRNA水平。结果CLP组较Control组、Sham组下丘脑组织中CRH、IL-6、STAT3、SOCs3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垂体组织中POMC、IL-6、STAT3、SOCS3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肾上腺组织中IL-6、STAT3、SOCS3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Control组与Sham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症早期出现的HPA轴过度激活与IL-6/STAT3信号通路有着密切联系。针对IL-6/STAT3信号通路这-靶点进行干预,有望改善脓毒症状态下HPA轴的过度激活,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王晓丹聂文龙张玉想
- 关键词:脓毒症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晚期大鼠Treg和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晚期脓毒症大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以及Treg/Th17比值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的免疫调理作用。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治疗组(NS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于术后24h摘取大鼠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和CD4+CD25+Treg细胞比例,计算Treg/Th17比值,RT-PCR检测脾脏中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维甲酸相关性孤核受体γt(RORγt)m RNA的表达水平,观察乌司他丁注射液的干预效果。结果 NS组CD4+CD25+Treg、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Sham组(P<0.01),而UTI组CD4+CD25+Treg、Th17细胞比例明显低于NS组(P<0.01)。Sham组与NS组之间Treg/Th17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Treg/Th17比值低于NS组(P<0.01)。NS组Foxp3和RORγt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TI组和Sham组(P<0.01),而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晚期大鼠同时存在着过度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状态。乌司他丁注射液能有效减轻晚期脓毒症大鼠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
- 聂文龙王晓丹张玉想
- 关键词:脓毒症
- 脓毒症患者肾脏灌注调节措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脓毒症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以导致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死亡。目前脓毒症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发展过程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急性肾衰竭(ARF)为特征,其发病率随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并明显高于其他因素。随着对脓毒症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脓毒症引起的肾损伤的治疗也有了新的认识,其中改善肾脏灌注颇受关注。本文就调节肾脏灌注的措施作一综述。
- 王晓丹张玉想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再灌注损伤
- IL-6/STAT3信号活化对脓毒症大鼠HPA轴的影响及乌司他丁的干预
- 脓毒症是导致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生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脓毒症时出现HPA轴爆发性活化,这种失衡状态与脓...
- 王晓丹
- 关键词: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HPA轴IL-6STA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