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华

作品数:49 被引量:251H指数:10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肝炎
  • 22篇乙型
  • 20篇乙型肝炎
  • 19篇病毒
  • 18篇慢性
  • 17篇慢性乙型
  • 15篇慢性乙型肝炎
  • 7篇治疗慢性乙型...
  • 7篇抗病毒
  • 7篇肝炎病毒
  • 6篇血清
  • 6篇乙肝
  • 6篇脂肪
  • 6篇脂肪肝
  • 6篇米夫
  • 6篇拉米夫定
  • 6篇干扰素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疗效
  • 4篇毒性肝炎

机构

  • 48篇秦皇岛市第三...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秦皇岛市第一...
  • 2篇石家庄市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传染病...
  • 1篇安阳市第五人...

作者

  • 48篇王玉华
  • 18篇韩忠厚
  • 17篇王守云
  • 16篇孙谢文
  • 11篇彭勋
  • 10篇杨丽敏
  • 10篇赵培利
  • 8篇马万林
  • 6篇赵雅君
  • 6篇曹立华
  • 5篇尚金霞
  • 5篇单彪
  • 5篇刘坤
  • 4篇李滨
  • 4篇段银环
  • 4篇曹丽华
  • 4篇王贵强
  • 4篇孙玉革
  • 4篇王晋生
  • 4篇孙宝佳

传媒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肝脏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合一”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配合
2010年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治疗为世界性难题。目前国内外治疗慢乙肝主要采取的是抗乙肝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及改善肝功能和抗纤维化等综合疗法,其中抗病毒治疗成为关键主导措施。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合一”疗法是我科应用多年、疗效较满意的方法,现将此疗法治疗慢乙肝的结果以及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介绍如下。
尚金霞王守云王玉华白秀艳晏海玲
关键词:护理
庚型肝炎病毒研究现状
1997年
近年来已经明确,除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EB病毒外,还存在一种能引起肝功能损害的病毒,进一步明确该病毒主要通过输血传播,与其相关的肝炎被称为庚型肝炎(HG)。本文拟对其发现过程、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及临床各方面作一概述。
王玉华
关键词:庚型肝炎庚型肝炎病毒
动态观察血清HBV-DNA水平预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意义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 研究干扰素 α 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肝 )期间 ,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的动态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5.8例慢性乙肝患者皮下注射干扰素 α-2a3MIU 次 ,每周 3次 ,疗程 6个月。观察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和丙氨酸转氨酶 (ALT)的动态变化。结果 完全有效组治疗 1个月后 ,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显著降低 [(3 99± 0.91)log1.0 ],明显低于部分有效组[(5.6 3± 1.31)log1 0 ]和无效组 [(6.6 9± 1.4 2 )log1 0 ],(P <0.0 5 )。疗效不同的 3组患者经过 1个月的治疗 ,血清中HBV DNA定量分别下降 (2.5 0± 0.4 4 )log1 0 、(1 6 2± 1.12 )log1 0 和 (1 0 5± 1.35 )log1 0 。通过多因素分析 ,用干扰素 α-2a治疗 1个月后患者血清中HBV DNA阴转 ,提示干扰素 α-2a的疗效好 ;治疗前ALT高水平和无家族史也与其疗效好相关。结论 患者治疗 1个月后血清中HBV DNA定量是预测干扰素 α
赵鸿王贵强韩忠厚于敏王玉华孙谢文于岩岩王勤环斯崇文田庚善韩祥云
关键词:干扰素-ΑHBV-DNA定量Α-2A血清疗效疗程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孙谢文韩忠厚王玉华彭勋顾瑞峰赵雅君马万林
本研究共选择HBV感染患者310例,用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测定基因型,研究所用分型法可区分A-F型,结果为B、C型,未发现A、D、R、F型及混合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在年龄、性别、血清ALT及胆红素水平、血清HBVDNA...
关键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IFN—α和核苷类似物是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但单独使用IFN—α有效率仅为30%~40%。有报道基线时HBVDNA水平低,ALT水平高,且在治疗1个月时HBVDNA载量下降2log10的患者,使用IFN—α治疗6个月应答率高。但停药观察至12个月,仍有部分病例出现反弹,故需延长疗程。
王玉华赵鸿韩忠厚曹丽华陈爱君赵雅君彭勋马万林
关键词:干扰素治疗血清HBVDNA水平HBVDNA载量核苷类似物
胸腺肽α1、苦参素、病毒唑联合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苦参素、病毒唑联合治疗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2次/w,苦参素600mg静脉滴注1次/d,病毒唑800mg+5%葡萄糖或0.9%盐水250ml液中静脉滴注1次/d,3个月后改为苦参素200mg3次/d口服,病毒唑300mg3次/d口服,疗程6个月。对照组第1个月予以甘利欣150mg+5%葡萄糖或0.9%盐水250ml,丹参注射液250ml静点1次/d,此后改为口服维生素类药物一般护肝。随访3个月。结果ALT复常率: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为81.5%、对照组为44.0%。两组结果显著差异(P<0.01);随访结束3个月时:治疗组80.0%、对照组40.0%,两组结果显著差异(P<0.01)。HCVRNA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转阴率44.2%、对照组1.1%;随访3个月结束时:治疗组转阴率67.3%、对照组1.6%,两组结果显著差异(P<0.01)。结论胸腺肽α1、苦参素、病毒唑联合治疗丙型肝炎相对安全、有效,可应用于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杨丽敏王玉华郑美玲李兰宇王晋升彭勋赵艳茹邵玫华孙凤利
关键词:胸腺肽Α1苦参素病毒唑丙型肝炎
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百赛诺50 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甘利欣150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2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学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TC、T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赵培利王玉华刘泉徐艳玲
关键词:脂肪肝药物疗法联苯化合物
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韩忠厚陈妍华李丽玮孙谢文曹立华王卓白力伟李旭丽王玉华张克军朱立春迟秀梅郭丽魁郎秀荣王束兰史志萍魏东红孙宝佳
该课题采用免疫方法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发现拉米夫定在阻断HBV宫内感染中有一定作用;经临床43例病例在妊娠28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有37例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阴转,治疗组和对照组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1...
关键词:
关键词: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与抗病毒效果的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王玉华韩忠厚王贵强孙谢文廉璐琛单彪闫春伟王守云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肝组织抗病毒作用
各型病毒性肝炎一氧化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血清NO含量。结果所有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NO水平均较正常人高。急性肝炎患者血清NO水平与感染病原型无关,与血清ALT及TBil无明显相关。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症肝炎中、晚期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血清ALT、TBil值呈正相关,与PLD、LH、PCⅢ水平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血清白蛋白(ALB)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肝炎时,NO轻度升高,是体对炎症的应答应反,此时发挥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慢性肝炎、肝硬化及重症肝炎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增高,表现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参与肝纤维化过程。NO是重症肝炎及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的成因。
王玉华马万林孙宝佳宋爱华王晋生韩淑华吴淑兰韩忠厚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一氧化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