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忠厚
- 作品数:49 被引量:2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 韩忠厚陈妍华李丽玮孙谢文曹立华王卓白力伟李旭丽王玉华张克军朱立春迟秀梅郭丽魁郎秀荣王束兰史志萍魏东红孙宝佳
- 该课题采用免疫方法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发现拉米夫定在阻断HBV宫内感染中有一定作用;经临床43例病例在妊娠28周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有37例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阴转,治疗组和对照组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1...
- 关键词:
- 关键词: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与抗病毒效果的关系被引量:4
- 2005年
- 王玉华韩忠厚王贵强孙谢文廉璐琛单彪闫春伟王守云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肝组织抗病毒作用
- 翳障消的质量标准研究
- 2002年
- 彭勋韩晓燕温敏单国存韩忠厚李士武张继东
- 关键词:中药黄芩柴胡牡丹皮眼部疾病
- 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关系的研究
- 焦秀娟姜慧卿彭勋韩忠厚焦秀敏张立慧陈佳伟郭秋君高丽萍毕颖王晋升
- 该课题应用RIA等技术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显示:血清瘦素水平变化与肝硬化营养不良密切相关,并是独立于高生长激素血症的一种因素;肌酐升高指数是识别肝硬化营养不良的一项敏感指标;肝硬化存在胰岛素抵抗,瘦素水平升高...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硬化血清瘦素水平营养
- 三种抗病毒治疗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即分为序贯治疗组(拉米夫定+干扰素α2b,n= 56)、拉米夫定组(n=60)、干扰素组(n=27).应用标准化的量表(SF36中文版)评定法,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每名治疗对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随访结束分别接受评定3次.结果: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不明显,同一治疗方法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不同病毒载量的患者其生活质量亦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无关,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病毒方案并辅以积极的心理干预以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王艳于岩岩斯崇文陈新月韩忠厚陈宇萍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生活质量
- 孕晚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中意义的研究
- 目的:探讨孕晚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对慢性携带HBV孕妇孕晚期注射3次HBIG前和分娩前双份血清,以及慢性携带H...
- 韩忠厚庄辉王贵强郭志敏赵庆利钟连华王佳藏凯王玉华曹立华孙谢文
- 文献传递
- 血清病原学阴性的病毒性肝炎病理及免疫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韩忠厚王玉华孙谢文单彪张立慧程国珠孙玉革郎振为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病理
- 河北省某县有偿献血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抗HIV检测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调查并分析河北省某县有偿献血员中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者艾滋病病毒I型 (HIV 1)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等检测了抗 HCV、HCV核糖核酸 (RNA)和抗 HIV。结果 共检测 10 9例受HCV感染的献血员 ,其中ALT异常者为 3 8 53 % ( 4 2 /10 9) ,抗 HCV阳性率为 95 41% ( 10 4/10 9) ,HCVRNA阳性率为 70 64% ( 77/10 9) ,抗 HIV阳性率为 0 ( 0 /10 9)。结论 在该县有偿献血HCV感染者中HIV 1感染率为 0 ,HCV感染者中HIV 1感染存在地区差异 。
- 于敏田秀兰韩忠厚万华李文刚公维波魏来徐小元
- 关键词:有偿献血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膈疝的产前分析
- 陶桂梅张美喜严剑波孙玉革王怡朱立春韩忠厚孙萍刘艳玉
- 声像图显示胸腔内占位性病变。左侧膈疝常表现为胃肠疝入胸腔,心脏左侧出现胃泡回声与左房相邻,可见蠕动,而腹腔内胃泡回声消失;右侧膈疝常表现为疝入的器官主要为肝右叶,由于肝脏为实性器官,回声与肺实质回声相近,给诊断带来困难,...
- 关键词:
- 关键词:先天性膈疝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 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及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83例、拉米夫定组(B组)89例和干扰素组(C组)53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32周,从第25周开始加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48周;B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共48周;C组单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24周,所有患者随访24周。结果:A、B和C组的基线HBV DNA分别为7.8±1.0、7.9±1.1和8.0±0.9log10 copies/m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分别为167.5(99.0,267.8)、134.0(101.0,275.0)和131.0(99.0,192.8)U/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78.2%、87.8%和7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54.4%、63.6%和6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65.8%、83.5%和39.6%,B组最高(P<0.05),C组最低(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36.2%、54.4%和42.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tyrosine-methionine-aspartate-aspartate,YMDD)变异率A组低于B组(10.5% vs.26.9%,P<0.05)。结论: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疗法可减少病毒变异,但疗效与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徐京杭于岩岩斯崇文陈新月韩忠厚陈勇张文谨徐道振陈宇萍于敏席宏丽李雪迎
- 关键词:干扰素类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