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建秀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主部署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生态
  • 5篇退耕
  • 4篇生态退耕
  • 4篇土地利用
  • 3篇农业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可持续性
  • 2篇耕地
  • 2篇COUNTY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价值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经济系统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退耕还林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篇申建秀
  • 8篇王秀红
  • 1篇张宏业
  • 1篇张镱锂
  • 1篇姚丽娜
  • 1篇张伟
  • 1篇刘羽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Agricu...
  • 1篇Journa...
  • 1篇京区第六届地...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in Ecological Risk of Land Use before and after Grain-for-Green Policy in Zhengn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被引量:3
2013年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 aims to convert cropland to grassland and forest across western China, and evaluating ecological risk is essential to its implementation. Because few recent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eco-risk changes of land use in the areas affected by significant policies, this paper took Zhengning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 as our focal area, and studied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in ecological risk before and after policy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indices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ArcGIS and Fragstats was done. The regional gravity center model and l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 were also used to enrich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divisional eco-risk and its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coun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has contributed to an overall reduction in ecological risk in Zhengning County, with a divisional degree order reduction following the pattern: eastern Zhengning 〉 western Zhengning 〉 central Zhengning. The gravity center for eco-risk shifted 4288 m southwest from 1995 to 2010 due to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The study implies that greate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restoration in eastern Zhengning, cropland protection in central Zhengning,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western Zhengning.
申建秀王秀红
生态退耕前后甘肃正宁县农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估被引量:1
2014年
科学评判生态退耕区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特征,对相关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甘肃正宁县为案例区,从土地投入水平合理度、土地产出效益、环境支持力、政策补贴4组准则出发,选取了影响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15个指标,构建了基于1995-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测算体系,并通过相对接近度法(TOPSIS),来多层次衡量农业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时序变化特征。最后采用层次聚类法,基于全部指标对研究年份进行聚类,进而区分研究区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变化的时间节点。结果表明:①构建的土地投入水平合理度指数C(I)、土地产出效益指数C(O)、环境支持力指数C(E)和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C(T)时序曲线都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上升的趋势,C(T)最大值为2002年的0.77,最小值为1995年的0.20;②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将正宁县退耕前后16年的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特点划分为:1995-2002年的波动调整阶段、2003-2007年的稳定增长阶段和2008-2010年的巩固预警阶段。
申建秀王秀红
关键词:TOPSIS法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of Cropland Use in Cropping-Pastoral Ecotone before and after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A Case Study from Yanchi County in Ningxia被引量:1
2013年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sustainability of cropland use in cropping-pastoral ecotone before and after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 [Method] Using Yanchi County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s a case study area, this investigation used the annual transfer rate of land use types, cropland suitability and emergy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major pressures affecting the sustainable use of cropland before and after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 [Result] The expansion of con- struction land onto cropland was significant; the annual cropland area was still larger than the land area suitable for cropping after the policy; agrochemical inputs used for crop production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unit crop outputs required more agro- chemical inputs. Cropland use sustainability showed a fluctuating downward trend.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protection of high quality cropland, further im- 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and control of agrochemical inputs according to precipita- tion are the main measures needed for sustainable cropland use in cropping-pastoral ecotone.
王秀红申建秀
伊犁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时空分异规律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能值和GIS方法的耦合分析,以伊犁地区为例,探讨了温带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时空演化特征与总体趋势,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研究结论如下:①1989—2008年,伊犁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总投入和总产出均呈持续增长趋势。②目前伊犁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仍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但亦呈现出恶化的趋势。③研究区在农业系统发展水平方面,大致呈现出"东北—西南"梯度格局;在系统可持续发展方面,大致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④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进程中,伊犁地区应通过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农业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等手段,促进农业系统的结构功能优化和可持续发展,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张伟王秀红申建秀张宏业
关键词:干旱区绿洲能值分析GIS空间分析可持续发展
生态退耕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甘肃正宁县为例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为了深入研究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生态退耕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位于黄土沟壑区的甘肃省正宁县为例,选择生态退耕前后1995年、2000年和20...
申建秀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前后甘肃正宁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9
2012年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研究位于西北黄土沟壑区的甘肃省正宁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思路和区域质心迁移模型,分析了1995—2010年正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响应。结果表明:(1)在退耕还林前后,林地面积变化表现为先减后增,耕地和水域面积一直在减少,同时建设用地保持不断增长。(2)正宁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后,总生态服务价值先减少(-6.512%)后增加(29.369%),有林地ESV在退耕后的大幅度增加是退耕还林的明显效果。正宁县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等为主。各功能生态服务价值在退耕后的显著增加,这是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增强的体现。(3)正宁县生态服务价值质心的迁移在退耕后表现出"东进南下"的趋势,东、中、西部单位面积ESV增长不均衡。正宁县应重视调整及优化西部、中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而发挥区域生态服务的最大综合效益。
申建秀王秀红刘羽张伟姚丽娜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服务价值退耕还林
中国生态退耕重要阶段耕地面积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为了兼顾生态退耕过程中的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开展中国生态退耕政策实施重要阶段(1999—2008)的耕地时空变化特点的研究十分必要。根据各省市级耕地增减变化数据,利用分布重心计算模型和分区比较方法,探讨了中国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从区域尺度分析,研究时段内耕地面积减少幅度排序为:西部>东部>中部;生态退耕政策实施的重要阶段可划分为2个时期:一是生态退耕前期,以耕地面积急剧减少、面积分布重心向东移动为特征;二是生态退耕后期,以耕地面积缓慢减少、面积分布重心向北迁移为特点;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用地占用所造成的耕地变化,对耕地面积分布重心迁移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提示,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是制约中国耕地整体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而耕地分布重心向北移动使生态退耕的成效面临挑战。
王秀红申建秀
关键词:耕地建设用地生态退耕
生态退耕背景下甘肃省正宁县耕地保护压力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以甘肃省正宁县1995,2000和2010年1∶10万的土地利用图和1995—2008年有关耕地利用的统计数据作为分析依据,以ENVI,ArcGIS和SPSS软件为主要工作平台,对案例区生态退耕前后的耕地分布格局变化及耕地保护压力进行了分析。生态退耕实施后,大部分坡耕地转为林地,建设用地占用平原耕地明显。耕地空间分布表现为由分散向集中,由不规则向规则方向转化。因子分析显示,耕地保护压力主要涉及3方面因素:人们生活和生产水平主导的人文因素,退耕补贴水平体现的政策因素以及成灾面积体现的自然因素。为了缓解生态退耕区的耕地保护压力,需要控制建设用地占用平原耕地,稳定生态补偿水平以避免已退耕地的复垦。同时需注意控制农资投入水平,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风险。
申建秀王秀红张伟
关键词:耕地保护生态退耕
非洲大陆生态地理格局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问题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探讨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问题,开展非洲大陆生态地理格局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根据非洲大陆温度带、干燥度、地形、植被等格局分布数据,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态地理格局的划分,并利用景观指数模型分析了各生态地理区的基本特征,最后对非洲大陆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了宏观探讨。结果表明:(1)非洲大陆可划分为:西北山地区、北部荒漠区、中北过渡区、中部盆地区、东部裂谷高原区、南部高原区6个生态地理区,进一步可划分出32个亚区;(2)干旱化空间走向(干旱核心区)为北部荒漠区中部、东部裂谷高原区东部和南部高原区西南部;(3)在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增强的前提下,围绕中部盆地湿润地区的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发生沙漠化的风险极大,而地形起伏较大而且降水丰沛的地区发生土壤水蚀的风险极大。
王秀红申建秀张镱锂
关键词:生态风险农业可持续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