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老年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外科
  • 2篇外营养
  • 2篇结石
  • 2篇老年急性
  • 2篇化疗
  • 2篇腹腔
  • 2篇腹腔化疗
  • 2篇肠癌
  • 2篇肠外
  • 2篇肠外营养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胆结石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形成
  • 1篇胆囊运动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0篇秦朝晖
  • 4篇程爱群
  • 4篇陆琪
  • 3篇李蔚萍
  • 3篇朱捷
  • 2篇葛睿
  • 2篇袁祖荣
  • 1篇李翔
  • 1篇庄瞬久
  • 1篇庄舜玖
  • 1篇方仲雄
  • 1篇李黎
  • 1篇吴素芬
  • 1篇戚韶红
  • 1篇蔡端
  • 1篇杜卫东
  • 1篇胡天华
  • 1篇郑卫平
  • 1篇刘军
  • 1篇宋晓华

传媒

  • 4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上海医药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诊治分析
2006年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特性及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科收治的56例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病例。结果7例行ERCP+EST取石或ERCP放置胆道支架,余49例急诊手术,25例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中2例因ARDS死亡,3例发生急性心衰,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外科并发症较少发生。结论老年ACST患者器官功能衰退,术前合并症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只要积极术前准备,及时手术,术后加强监护,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便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陆琪秦朝晖杨勇卫宋晓华袁祖荣
关键词:胆管炎胆结石
夹闭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中心静脉置管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和慢性疾病的治疗,特别是肿瘤患者的化疗。1982年,MD安德森肿瘤医院的Niederhuber等[1]首次报道了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IVAP,简称PORT)应用于临床。1992年,Morris等通过介入方法完成了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除了肿瘤患者的化疗,胃肠外营养,输血,采血均可以通过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2]。而此项在国外已有30多年应用经验的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于1988年引进并首次被报道[3]。近十年来,国内各大医院也已经广泛开展此项技术。
秦朝晖刘军李蔚萍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综合征中心静脉置管术夹闭ACCESSMORRIS
视黄醇结合蛋白7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7(RBP7)调控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GEPIA网站用于分析乳腺癌组织的RBP7表达,实时定量PCR(qPCR)用于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SKBR-3、BT474、T47D、BT549和MDA-MB-231)的RBP7表达。将MDA-MB-231细胞分为pcDNA3.1组(阴性对照)、pcDNA3.1-RBP7组(上调RBP7表达)和pcDNA3.1-RBP7+3BDO组(上调RBP7表达且增强mTOR活性)。qPCR和Western blot用于检测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mTOR(p-mTOR)和c-Myc的表达。MTT法、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RBP7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RBP7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pcDNA3.1-RBP7组p-Akt、p-mTOR和c-Myc的表达低于pcDNA3.1组(P<0.05);而pcDNA3.1-RBP7+3BDO组p-Akt、p-mTOR和c-Myc的表达高于pcDNA3.1-RBP7组(P<0.05)。此外,pcDNA3.1-RBP7组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弱于pcDNA3.1组(P<0.05),而pcDNA3.1-RBP7+3BDO组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强于pcDNA3.1-RBP7组(P<0.05)。结论RBP7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干预手段。
秦朝晖李蔚萍胡天华程爱群洪丽霞
关键词:乳腺癌
腹腔静脉联合化疗对老年进展期结肠癌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腹腔静脉联合化疗对老年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腹腔静脉联合化疗组40例采用氟脲苷、喜树碱腹腔化疗联合草酸铂、氟脲苷、CF静脉滴注方案,静脉化疗组40例采用草酸铂、氟脲苷、CF静脉滴注方案,4 wk为一疗程,连用6个疗程,然后评定疗效。结果:腹腔静脉联合化疗组40例,总有效率为65.0%,无进展中位生存期14.3个月;静脉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为42.5%,无进展中位生存期10.8个月。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无进展中位生存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静脉联合化疗是治疗老年进展期结肠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秦朝晖庄舜玖戚韶红李黎吴素芬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化疗草酸铂氟脲苷亚叶酸钙
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52
2004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1~2002年外科收治的年龄超过或等于70岁的45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胞胀或不适(74.3%),以及消瘦(53.3%)和食欲下降(47.1%)。临床Ⅲ、Ⅳ期患者占63.9%。413例患者予以手术治疗,胃切除316例(76.5%),其中根治性切除231例(73.1%),姑息性切除85例(26.9%)。并存有重要器官慢性病变238例(52.7%),出现术后并发症194例(47.0%)。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32.9%,其中胃切除患者为43.0%,根治性切除患者为57.9%,姑息性切除患者为2.7%。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多为临床Ⅲ、Ⅳ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提高早期诊断率;适宜的手术治疗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应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程爱群李翔朱捷葛睿杜卫东秦朝晖
关键词:老年胃癌外科治疗围手术期
肠外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研究肠外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老年人腹部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48例老年外科患者接受大、中腹部手术后,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研究组补充 0.5g· kg- 1· d- 1的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溶液共 5天。于术后第 1、 6天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及白细胞介素- 2(IL- 2)水平,临床观察握力水平、肛门排气时间、术后 2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第 1天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第 6天研究组的 AKP均值为 97.5± 34.7U/L,对照组为 135.6± 53.9U/L,前者较低( P=0.043) ;IL- 2水平研究组为 9.5± 1.7μ g/L,对照组为 7.2± 2.1μ g/L,研究组 IL- 2水平较高( P=0.035) ;研究组平均握力为 269.3± 56.5N,较对照组 198.4± 86.1N有明显增高( P=0.018)。两组的 ALT、 SB、 Alb、 BUN及 Cr值差异不显著。肛门排气时间研究组为 75.8± 8.6h,对照组为 82.4± 9.9h,前者较早( P=0.029)。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有 9例,无患者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 37.5%;对照组为 14例、 58.3% ,有 1名患者死于 MOSF,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Fisher精确检验: P=0.0185)。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给予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是安全的并有助于改善其临床预后。
朱捷方仲雄秦朝晖
关键词:谷氨酰胺肠外营养老年人腹部外科手术
胆囊运动失调与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3年
近几十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胆石成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 ,对胆汁成分的改变、胆固醇磷脂泡、促成核因子和抗成核因子的失衡病理因素作了较多研究 ,而对胆囊运动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外研究发现 ,胆囊的运动受激素及神经双重调节。促进胆囊运动的激素主要有 :胆囊收缩素 (CCK)、胃泌素 (GAS)、蟾皮素 (CER)、胃泌素释放肽 (GRP)、胃动素 (MOT)、P物质等 ;抑制胆囊运动的激素主要有血管活性肠肽 (VIP)、生长抑素 (SOM)及胰多肽家族等。神经调节中副交感神经活动保护正常胆囊的紧张性 ,介导胆囊收缩。胆囊中α受体较少 ,β受体较多 ,交感神经作用于α受体表现为兴奋性刺激 ,作用于 β受体则呈抑制性刺激。胆石形成是胆汁成分发生病理变化的结果 ,胆汁成分异常改变了正常胆汁的流变特性。深入研究胆囊运动和胆道流变学 ,对了解胆石成因和预防胆石形成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秦朝晖蔡端
关键词:胆囊运动胆囊结石激素神经调控
营养治疗在老年急性胰腺炎伴高脂血症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和单独肠外营养对老年急性胰腺炎伴高脂血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淀粉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急性胰腺炎伴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EN+PN)组和肠外营养(TPN)组,每组20例。入院后,即开始予以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1周,检测入院后第1天和第8天的营养指标以及淀粉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入院后第8天的营养指标均较入院第1天下降(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的血浆白蛋白水平均下降,但TPN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淀粉酶亦有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均有下降(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胰腺炎伴高脂血症的病人中,EN或PN均不能避免机体的分解代谢状态。适量应用中-长链脂肪乳剂并不加重高脂血症。随着急性胰腺炎病情的逐渐缓解,EN、PN均能使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
秦朝晖程爱群袁祖荣陆琪
关键词:高脂血症胰腺炎营养支持血液流变学
添加1,6二-磷酸果糖的肠外营养在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添加1,6-二磷酸果糖(FDP)的肠外营养在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所有病人术后第1-6d接受等热量83.6kJ/(kg·d)和等氮0.2g/(kg·d)的肠外营养。研究组不用甘油磷酸钠,手术当天开始每天用FDP10g。于术前和术后第1、7d检测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磷,并做心电图。术后第1、3、5、7d测尿3-甲基组氨酸(3-MH),并计算氮平衡。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磷平均值正常,术后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值较术前均降低,对照组前清蛋白水平下降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尿3-MH排出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累积氮平衡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DP具有补磷、肠外营养增效及维护心功能的作用,适合老年腹部手术病人。
程爱群朱捷葛睿陆琪李蔚萍秦朝晖
关键词:二磷酸果糖肠外营养
腹腔化疗在大肠癌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腹腔化疗在大肠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993年 6月至 1997年 6月我院大肠癌术后行腹腔化疗 (5 5例 )、静脉化疗 (87例 )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腹腔化疗组 1,2 ,3年生存率分别为89.0 9% ,75 .96 % ,6 5 .83%。术后静脉化疗组的 1、2、3年生存率为 79.0 7% ,6 1.77% ,46 .5 0 %。差异显著。结论 手术后腹腔化疗对防治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显著疗效 。
陆琪郑卫平庄瞬久秦朝晖
关键词:腹腔化疗大肠肿瘤肿瘤转移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