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可明

作品数:24 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关节
  • 12篇骨折
  • 9篇股骨
  • 6篇疗效
  • 6篇关节置换
  • 5篇膝关节
  • 4篇单髁
  • 4篇单髁置换
  • 4篇置换术
  • 4篇髋关节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老年
  • 4篇股骨颈
  • 3篇韧带
  • 3篇手术
  • 3篇胫骨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老年股骨
  • 3篇股骨粗隆

机构

  • 24篇佛山市中医院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24篇肖可明
  • 10篇陈希聪
  • 10篇周观明
  • 7篇刘少华
  • 5篇刘效仿
  • 3篇冯宗权
  • 3篇余海波
  • 3篇卢绍燊
  • 3篇陈金雄
  • 2篇阮卫钧
  • 2篇杨匡洋
  • 2篇张念军
  • 2篇陈志维
  • 2篇许挺
  • 2篇陈金雄
  • 2篇黄金龙
  • 1篇张间霞
  • 1篇王刚
  • 1篇霍智铭
  • 1篇罗璇

传媒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2014广东...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输血策略比较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可能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这类患者经常出现术后失血,而红细胞输注量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红细胞输注量与髋部骨折术后身体恢复程度或死亡率的关系。方法纳入本院住院115例年龄大于65岁且Hb<113 g/L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限制性输血策略组(Hb<97 g/L)或开放式输血策略组(Hb<113 g/L),在术后30d内给予红细胞输注,随访时间为90d。结果重复测量两组受试者日常活动情况或90d内死亡率,限制性输血策略组(30%死亡)和开放式输血策略组(16%死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限制性输血策略组而言,开放式输血策略组30 d的死亡率较高[风险比(HR)=1.7 95%CI 0.6-3.4; P=0.02]。结论根据Hb阈值,限制性输血策略和开放式输血策略在体弱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恢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开放式输血策略有提高生存率的潜力。
邓秋萍肖可明郑宇浩张间霞
关键词:髋部骨折输血老年患者
三种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技术,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技术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因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佛山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53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外固定支架组(49例);PFNA组(52例);半髋置换组(52例)。分别经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手术并发症(骨不连、静脉血栓、手术部位感染、压疮、坠积性肺炎及死亡率)。结果:(1)外固定支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少于PFNA组及半髋置换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半髋置换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早于另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三组患者在术后1年死亡率,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半髋置换组患者发生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几率较其它两组患者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骨科医生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医生自身的擅长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肖可明管明强黄金龙蔡剑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粗隆间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96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研究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以及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行PFNA治疗作为PFNA组。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引流量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负重时间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FNA组优良率分别为89.58%、77.08%,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8.75%,明显高于PFNA组的6.25%,对照组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明显低于PFNA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更佳,但创伤较大,短期并发症较多。对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可采用PFNA治疗,但晚期并发症较多,需进行针对性干预。
刘少华周观明卢绍燊肖可明陈希聪
关键词:高龄骨折
关节镜下内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股关节软骨软化症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软骨软化症更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同时松解术式治疗56个关节.结果56个关节随访8个月~4年2个月,平均2年9个月.所有关节的髌前疼痛缓解或消失.结论与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式相比,本术式更能纠正髌股关节的病理运动轨迹,使髌股关节内外侧间隙平衡更为容易,对髌前疼痛的缓解更有效,术后无关节内血肿、髌骨坏死和髌骨脱位等并发症发生.
刘效仿阮卫钧杨匡洋肖可明
关键词:髌股关节松解外侧支持带松解髌股关节松解治疗手术治疗方法
Pilon骨折术后踝穴形态改变与踝关节功能关系分析
目的 研究Pilon骨折术后踝穴形态改变与踝关节功能关系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Mazur评分法对患者患侧的踝关节功能实施评分分组.优组(...
肖可明许挺
关键词:PILON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
半腱肌转移加强修复内侧副韧带损伤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半腱肌转移加强修复膝内侧副韧带断裂疗效。[方法]68例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断端直接修补,半腱肌转移技术修复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方法,加强修复内侧副韧带。[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采用改良Lysholm scale[1]评分标准,分优、良、可、差4个等级,优良率93.4%,疗效好。[结论]半腱肌接近内侧副韧带,强度好,转移加强修复内侧副韧带损伤,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良好的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
肖可明冯宗权王全兵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内侧副韧带半腱肌疗效
股骨内收肌结节作为膝关节翻修术中关节线定位标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在膝关节翻修术中选用股骨内收肌结节作为关节线定位标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完成的膝关节翻修手术20例,从X线正位上测量股骨内外上髁宽度(FW)和股骨内收肌结节(AT)至膝关节线(JL)的垂直距离(ATJL),计算比值,将比值接近正常膝关节生理比值(0.53)的10例归入匹配组,其余10例归入不匹配组,对比分析两组在术后6周、3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KSS临床和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匹配组在膝关节活动度和KSS临床评分方面优于不匹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KSS功能评分、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AT作为膝关节翻修术中确定JL的标志点这一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成为临床医生的一种新思路,但其准确性仍需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肖隆艺禤天航肖可明王刚付忠泉霍智铭
关键词:再手术解剖学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3月~2009年6月对12例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12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术后随访6~12个月,X片提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方法简单、可靠,创伤小,可避免再次手术。
肖可明杨匡洋周观明
关键词:关节镜儿童可吸收螺钉
RIGIDFIX固定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Rigidfix交叉钉代替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胫骨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胫骨端,观察组采用Rigidfix交叉钉固定胫骨端。结果对照组有1例患者自体腘绳肌取材不足,无法满足手术要求,后改为用Rigidfix系统固定胫骨端,手术获得成功,另1例患者鞘管试模难以从四股肌腱的中央插入,改为用Rigidfix系统固定胫骨端,手术获得成功。两组成功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均不能达到90°,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均满意,3个月时对照组26例(92.9%)膝关节活动度达到或超过120°,仅2例(7.1%)患者恢复欠佳,但也能达到90°~120°;观察组术后仅1例患者未能达到120°,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均满意,术后3个月轴移实验和Lanchman试验阳性患者均为Ⅰ度阳性,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轴移实验和Lanchman试验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但两组之间术后同期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有少许病例出现患膝疼痛、滑膜炎、骨化性肌炎,但症状均较轻微,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igidfix交叉钉固定胫骨端与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相比,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二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肖可明冯宗权邹勇根罗璇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
活动与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随访被引量:15
2020年
背景:单髁置换假体主要分为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2种类型,由于两种平台假体的设计理念和手术操作方法上的不同,对于两种平台假体的选择还有一定分歧和争议。目的:比较活动与固定平台单髁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154例,男54例,女100例,年龄56-81岁,其中100例接受活动平台单髁假体置换治疗(活动平台组),54例接受固定平台单髁假体置换治疗(固定平台组)。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膝关节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与临床KSS评分,复查X射线片(胫股角、髋-膝-踝角度、胫骨后倾角)评估下肢力线矫正情况。研究符合佛山市中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fsz20130642)。结果与结论:①154例患者术后获得60-72个月的随访;②两组末次随访的膝关节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与临床K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末次随访的胫股角、髋-膝-踝角度、胫骨后倾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活动平台组胫股角与髋-膝-踝角度的矫正值大于固定平台组(P <0.05),两组间胫骨后倾角矫正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间下肢机械轴位置Kennedy和White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④活动平台组出现1例假体松动,2例衬垫脱位;⑤结果表明,两种平台单髁置换假体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中期随访临床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活动平台单髁假体置换下肢力线矫正角度较固定平台大,对于恢复下肢解剖轴线更有优势;2种单髁假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活动平台单髁置换后中期随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固定平台,活动平台中期并发症主要是假体松动、衬垫脱位。
刘少华刘少华陈希聪周观明蔡剑陈希聪
关键词:假体单髁置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