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亚敏

作品数:35 被引量:22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神话
  • 7篇越南战争
  • 4篇文化
  • 4篇小说
  • 3篇战争
  • 3篇文学
  • 3篇文学评论
  • 2篇代文
  • 2篇敌人
  • 2篇意识形态
  • 2篇越南人
  • 2篇越战小说
  • 2篇战争小说
  • 2篇身份
  • 2篇女性
  • 2篇文明
  • 2篇现代文
  • 2篇现代文明
  • 2篇美国文学
  • 2篇华裔

机构

  • 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33篇胡亚敏
  • 3篇李公昭
  • 1篇王爽
  • 1篇周艳

传媒

  • 7篇解放军外国语...
  • 6篇外国文学
  • 3篇外国语文
  • 2篇四川外语学院...
  • 2篇国外文学
  • 2篇外国文学评论
  • 2篇外语研究
  • 2篇外语与翻译
  • 2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复旦外国语言...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话与象征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作为美国研究的第一个重要学派,神话与象征研究努力从美国文学作品中发现一些反复出现的神话和象征,认为其体现了美国独特的民族精神。20世纪五六十年代,神话与象征研究达到鼎盛,通过列举美国文化中种种有代表性的形象,强调美国文化的独特性。60年代末至70年代以来,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神话与象征研究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被质疑其否定了美国其他种族和群体的特点和经历。21世纪又掀起新一轮神话与象征研究热潮,与当前的文化研究相结合,从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对早期美国中心主义的倾向进行了批判。
胡亚敏
关键词:文化研究
美国越战叙事文学的独白性
2009年
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大多属于巴赫金所说的独白小说,作者没有跳出自我意识,与小说人物之间缺少对话,小说人物的意识被纳入了作者意识的框架,作者意识决定了笔下越南人的言行举止。这种独白性使得美国作家难以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和美国文化。作家与小说人物的高度一致也使这些越战叙事作品在艺术上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然而,还有一些美国越战作家虽然对越南人仍然不甚了解,却表达了与之对话的愿望,在努力了解越南人的过程中,他们对自己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胡亚敏
关键词:复调理论越南人
“9·11”文学与评论中的美国天真神话
2016年
"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早期文学作品主要是幸存者和目睹者对灾难的叙述,反映该事件带来的创伤。随着时间的流逝,无论是美国作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作家,都力图从自己的角度反思恐怖袭击爆发的原因,及其对美国文化和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的冲击。美国对"9·11"文学的评论,也从最初沉溺于创伤,到后来试图抛弃美国的天真神话、更深刻地审视美国文化的过程。不少评论家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揭示美国天真神话的虚假性,以及恐怖袭击事件带来的新东方主义倾向。"9·11"文学及评论说明,美国人只有抛弃笃信的天真神话,才能对恐怖袭击有更为客观的认识。
胡亚敏
传统的桎梏,文化的陷阱——论美国越战叙事文学中传统文化的作用
2010年
越战初期,很多美国年轻人充满幻想地来到越南,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渴望做文化的继承者,续写美国神话和传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一笔;有的年轻人即使不情愿在越战中徒劳地牺牲,但在传统文化强大的压力之下,别无选择。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充分表现了美国传统文化在战争期间对年轻人的深远影响。
胡亚敏
关键词:越南战争
美国越战文学中的越南人形象被引量:1
2008年
美国越战文学中的越南人常常是愚昧、肮脏、懒惰、充满奴性而忘恩负义。美国人强调美越两国人之间的差异乃自然形成,各自的生物学特征已经决定了本身的优劣。因而,越南人的黄皮肤、黑眼睛、黑牙齿就自然代表着他们愚昧落后的本质。形成的这种越南人的刻板形象充分反映了美国人的自我和意识形态。一方面,美国人以主人自诩,竭尽全力地否定越南人这一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试图将之客体化。另一方面,美国人以东方主义的目光去凝视越南人时,眼中的越南人形象与其意识形态不谋而合。
胡亚敏
关键词:美国人凝视
库柏的《间谍》与美国亚当神话的建构被引量:1
2013年
在被誉为美国第一部战争小说《间谍》中,詹姆斯·库柏帮助建构了在美国社会影响深远的亚当神话,通过表现美国亚当的纯真质朴、高大英勇和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了美国人浪漫的民族主义情感,强调了美国独特的民族性格,在建国初期对美国民族国家的建构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作家之所以没有深入探讨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冲突,也是因为他渴望用独立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来激励当代美国民众,因而回避了美国亚当在面对现代文明时的失落和痛苦。
胡亚敏王爽
关键词:库柏间谍
坍塌的“山巅之城”——论唐·德里罗的“9·11”小说《坠落的人》被引量:3
2016年
唐·德里罗的"9·11"小说《坠落的人》反映了"山巅之城"神话在美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该神话破灭之后对美国民众的巨大冲击。以尼娜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深信美国是一座"山巅之城",其光芒普照世界。他们沉浸于自身的伟大和正义之中,却看不到美国给他人带来的伤害。然而,马丁却试图指出美国在"9·11"事件中的责任和"山巅之城"神话的虚幻性。行为艺术家杰尼阿克则通过表演高空坠落,迫使美国民众正视"9·11"事件的恐怖,走出政治上的"天真",认识到他们笃信的"山巅之城"已经坍塌。
胡亚敏
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被引量:45
2001年
:2 0世纪上半叶 ,老一代移民美国的华人为适应新的环境 ,不得不刻意融入美国强势文化 ,但对处于弱势的中国文化仍依恋不舍。他们的子女们则向往成为美国社会中真正的一员 ,渴望完全融入美国强势文化。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移民在全球经济文化交往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新一代华裔对处于弱势的本族文化开始从一味排斥转而表现出好奇和兴趣 ,对其文化身份有了新的认知。移民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反映了华裔们的这一微妙的态度和观念的变化。
胡亚敏
关键词:《喜福会》华裔移民强势文化弱势文化文化身份
理智与情感在现代文明中的撞击——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被引量:25
1999年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反映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理智与情感二元对立,冲突激烈,人们很难在两者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这种冲突是现代社会堕落的根源,导致人性的分裂。只有将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才可能获得完整的人性。
胡亚敏
关键词:理智情感
二十世纪的神话仪式——读劳伦斯的《太阳》被引量:4
1999年
DH劳伦斯的作品中蕴含了大量人类学、神话学的材料和典故,涉及了许多原始思维、信仰和仪式。他曾长期研究过泰勒、弗雷泽、哈里森和默里等人类学家的著作,深受其影响,这在他的后期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如基思·萨加(KeithSagar)指出的,劳伦斯的...
胡亚敏
关键词:太阳神《太阳》《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女性意识现代文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